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彰化北门福德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彰化北门福德祠
图片来自pixnet

彰化北门福德祠,是位于台湾彰化县彰化市长乐里巷弄内的土地祠,祭祀彰化县城的北门土地公,拥有多笔彰化市地产。

沿革

往昔,彰化县城的乐耕门(东门),庆丰门(西门)、宜平门(南门)、拱辰门(北门)内侧近处各有一座土地公庙。其中,位于北门的北门福德祠是嘉庆十五年(1810年)由仕绅吴拔英提倡捐募基金购置。最初庙地有四十馀坪,可举办酬神戏,1933年又因道路拓宽等因素被迫迁建。每年逢农历二月初二的头牙、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两天,都会举行大拜拜。四座城门土地公庙中,仅彰化西门福德祠留在原处。

1972年10月8日凌晨1点多,彰化市陈棱路34号的庄政达百货行发生火灾,因附近几处消火栓都无水源,火势蔓延,导致和平路与陈棱路闹区三十馀家木造楼房商店、住宅、和土地庙全部被焚,柯银汉等人成为受灾户。此庙因受木造店铺波及而毁,直到1983年才重建,该年重建完成。

新庙位在彰化市三角公园附近、小林眼镜后方小巷内的大楼底下,所处的巷弄只容两辆机车会车,庙址为和平路35号。据身为信徒的柯银汉指出,信徒有人主张重建得大一点,但有人认为地点位于地王,应兴建商业大楼,庙可以建小一点,最后决定土地公庙建在商业大楼后面,使得庙地占地只数坪,相当不起眼。

庙所处的福德商业大楼,为地下一层、地上七层、总坪数六百多坪的建物。庙方在该楼中保留一层当办公室与聚会场地,供信徒参拜。

地产

北门福德祠所地点虽不醒目,但被记者挂上“大地主”的称呼。2006年报导时,庙方单以土地、店面的租金收入一年就达千万元。

早期,管理委员们担心大笔的香油钱现金不易管理,便决定以买土地方式理财,陆续在彰化市郊区购置大量农田鱼塭用地,再以出租方式,收取微薄租金。自清治就开始以只买不卖的方式购买土地。经过都市重划,当初所买土地成为彰化市的精华区,庙方随后又在这些土地上盖起店面,出租房屋,资产包括民权市场菜市街约两百坪土地、十三家店面的产权,及平和路彰化银行左侧至富城宾馆大楼间的十多间店家,还有另外其他乡镇、甚至台中县市的土地。如有彰化段北门段北门小段的部份土地,即和平路27号与29号的房子,但1964年7月遭到租屋者抗缴房租并转租他人,闹上法院,遭县府地政科用《实施都市平均地权条例》以租金过高,强制执行裁定庙产,因此庙方管理员赖粗皮、叶旺在1965年4月13日向县长吕世明陈情。1978年,市公所订定《寺庙庙产土地同意第三人建筑办法》,寺庙地承租人申请建筑经核准后,一年内只要缴交承租基地面积公告现值半价,给市公所寺庙室充作捐献款,市公所即出具地上权建筑使用同意书,供承租人向县府申请建照兴建房屋,此后承租人即使把房屋转让或转租给别人,原承租人只会受到市公所处年租五倍的罚款,因此承租人虽无土地所有权状,但既能永久使用,又不必每年缴交一再调高的地价税,就可获大利。

庙方除以租金收入从事一些公益活动外,也为信徒子女开办奖助学金。但,信徒采取世袭制,不允许外人加入,采父死子继由长子继承信徒资格。因信徒只作内部连系工作,平日不愿招摇,所以知道此神明会内情的人并不多。

土地祠

土地庙,又称土地公庙福德庙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1949年以前,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在中国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著“改革开放”和开始信仰自由[1] 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民间信仰和社会的逐渐发展,便有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这些土地庙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的信仰中心,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这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就以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为借口和理由,来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但仍旧无法破坏民间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区官方就以破除迷信为借口而进行强行拆除,这股土地庙信仰复兴的热潮最终还是被大陆官方镇压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因为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当多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爷”,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般称为“大伯公”。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

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中国大陆土地庙

潮汕土地庙

土地神在潮汕俗称为伯公。土地庙亦称伯公庙或写作福德老爷庙、福德古庙。每家每户家中都会有伯公神位,商铺也不例外。伯公庙规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为普遍,田野、山岭、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信仰自由,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