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帝国制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帝国制糖株式会社
图片来自糯米星球

帝国制糖株式会社[1] ,为1910年在台湾台中创立的制糖会社,在1941年被大日本制糖所并购。

简介

帝国制糖株式会社,于日治时期台中州新竹州拥有多处制糖工场。

帝国制糖的原料采取区域以台湾中部水田地区为主,在台中州计47,573、新竹州81,369甲,面积多达128,942甲。[2]

帝国制糖在最初成立时,因强迫农民种植甘蔗而引起公愤,使得农民向官厅投诉,而林献堂林燕卿亦前往台中厅长以处理此事。因农民可选择种植水稻或甘蔗,帝国制糖一开始以发放与作比较的补偿金,以弥补农民种植甘蔗的差额;其后来以向地主承租土地,再分租给农民种蔗的方式,以确保甘蔗产量。由于帝国制糖支付予地主的租金较一般佃租高,多数地主皆乐意将土地承租给制糖会社。对佃农而言,其逐渐只能租到制糖会社的土地种甘蔗[3]

现况

  • 台中本社:原营业所为台中市历史建筑
  • 历史建筑“帝国制糖厂台中营业所暨附属设施”前身为日本帝国制糖株式会社之台中工场,本建物位于区内,兴建于昭和10年(1935年)4月,二战后作为台湾糖业公司台中办公处。
  • 因受到国际糖价及台湾产业结构转型影响,台中糖厂早于民国79(1990)年11月关厂,并逐年拆除原厂区内多数房舍,本栋建物是全区仅存日治时期之建筑。
  • 建筑本体屋面采五脊四披顶。建筑构造为钢筋混拟土造,屋身贴以国防色面砖墙搭配米色斩石子基座,车寄开口部则有几何形饰带,为1930年代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之见证。本建筑可说是见证中部地区制糖产业的重要文化资产,亦为台中市日治时期公共建筑代表作之一,拥有工业发展及专卖制度史的历史意涵,具文化资产保存及建筑研究之价值。
    • 糖厂的右边是一大片的生态湖,水生物种丰富,还可以眺望整个乐业路的建筑。
    • 糖厂内部常有展览免费开放,新整理好的古迹,两旁展示了书面印刷的糖厂历史。
  • 台中第一工场与台中第二工场:原址现为帝国糖厂湖滨生态园区
  • 潭子工场:原址现为潭子加工出口区
  • 新竹工场:来自南日本制糖,原址现为竹南科学园区一部分
  • 竹南工场:来自南日本制糖,原址现为竹南科学园区一部分
  • 崁子脚工场:原址现为远东纺织厂区

交通

帝国制糖还经营了从台中制糖所出发至南投的中南线铁道,在1918年全线通车。其在战后并入台湾糖业铁路南北平行预备线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

  1. 帝国制糖厂台中营业所暨附属设施台中市文化资产处-历史建筑,台中市文化资产处,2020-09-07
  2. 帝国制糖株式会社概况. 帝国制糖株式会社. 1939-03. 
  3. 何凤娇. 日治时期台湾新式制糖会社的土地政策 (PDF). 师大台湾史学报 No.10. 201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