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天青窑变釉紫斑圆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青窑变釉紫斑圆盘
图片来自ifuun.com

天青窑变釉紫斑圆盘(Dish with greenish-blue glaze and purple splashes),为中国时期(约莫12~13世纪)钧窑制品,从瓷盘上的紫色彩斑可看出钧窑特有的幻化多变的釉彩,自然流淌形成的紫红釉也恰相呼应晚清文人们以“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钧窑瓷器[1] ,属钧瓷生活器皿类,在高温(约在摄氏1250~1270度)还原气氛的环境中烧制而成,特殊的釉彩,源于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效应,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

尺寸

  • 高2.9公分
  • 口径18.8公分
  • 足径12.2公分

定年-宋代钧瓷与元代钧瓷的差异

宋代钧瓷

宋徽宗将钧窑设作官窑后,同时也禁止民间钧窑的烧制,因而造就一系列宋代钧瓷独特的风貌。

  1. 造型规整:宋代钧官窑对瓷器外型的设计多有规范,也造就宋代钧瓷大多为陈设类瓷器(如花盆、尊、洗等等)的现象。
  2. 做工精细:对瓷器的制作过程,从水质、胎土、釉料的细致程度、火侯、甚至上彩、上釉的过程等等,钧官窑皆有其特殊的规范,也形成宋代钧瓷外型相当精致的现象。
  3. 器底多涂褐色(俗称芝麻酱色)护胎釉。
  4. 作品底部多有编号,象征意义有两说,一是数字越小的器型越大,二是奇数号为红色、偶数号则为蓝色做为作品主色。
  5. 吸水率低,瓷化程度高,叩之其声铿锵圆韵悦耳。

唐末宋初是“青一色”的,后来变成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在多窑瓷器的烧制过程中,对风向、温度和选料、窑址等方面都有很深的讲究,有人说“钧窑万变,难在烧成,贵在窑变”,十烧九不成,所以钧窑产品才显得名贵。经过窑变出来的瓷器,宛若“峡谷飞瀑菟丝缕,夕阳紫翠总成岚,绿如春水初升日,红如朝霞欲上时”,就像一幅天 然的绘画。所以,宋徽宗下旨,除了宫廷收藏外,禁止民间收藏钧窑瓷器。

元代钧瓷

元朝统治时期,北方定窑耀州窑已经走向衰弱,钧窑和磁州窑则继续发展。元代钧窑系的烧造仍在河南禹县,这时期钧瓷的影响比宋朝还大,烧钧瓷的窑口在河南广有分布,河北、陕西也有,形成了一个钧窑体系。

  1. 胎质较厚、粗糙、松散,胎土颜色深灰或土黄。
  2. 釉质略粗,釉层有大气泡和棕眼
  3. 胎釉结合不如宋钧 紧密。
  4. 颜色一般是月白色后蓝灰色,个别器物上有紫红色彩斑,是人工有意涂抹而不是釉中所含铜元素在高温中的自然晕散。
  5. 釉厚,自然垂釉多不到底,底足无釉,露深黄色或浅褐色胎。
  6. 瓷化程度较低,叩之声响低闷。

而观察此件作品的器形、釉质、釉彩剥落与满釉支烧等等的特征,皆相异于宋代钧瓷,此外,此作品与北京海淀区出土品雷同,釉中晕现的彩斑,也见于十三世纪墓葬之出土品,因而推测此作品应产烧于金元之际。[3]

特征

  • 外型:侈口,折沿,周壁极浅,平底,浅圈足,为仿金银器的器型。
  • 釉色:通体罩施天蓝色釉,蓝釉泛青,釉面为自然流淌形成的紫红色斑纹,釉质粗略,釉中含有气泡。
  • 开片:釉表开细纹片,因釉化冷缩,出现龟裂,然后升温又重新弥合,虽属弊病,但特殊的纹型反而成为钧瓷的特色。
  • 底缘及口部沿边,不同于汝窑镶边的设计,皆为裸露胎土而呈米黄色。
  • 支钉烧痕:全器满釉支烧,外底留有圆点状支痕三枚,因其釉层较厚,支痕较汝窑的芝麻支钉烧痕大。

釉色

乳光蓝色

乳光蓝色源自于二液相分相釉的物理化学现象[4] ,因其矽铝比比起不分相透明釉还高,且磷含量较高,因此在合理的烧成制度和较慢冷却进度下烧成时,会分成两个成分不同的、互不相容的液相,其中一相以无数孤立的小液滴的形式分散于另一连续的相(二氧化矽)中,使其产生廷得耳效应,进而形成其乳光的视觉效果。此外,瓷中孤立的小液滴,因其大小恰在微米等级,符合瑞利散射定律,也使其乳光釉带有浅蓝或天蓝的色泽。 此外,釉料中含有少量的铁,再还原气氛中会形成带有灰色、冷绿色的氧化亚铁(FeO),这样浅湖绿色釉,再加上乳光釉形成钧窑独有的青色光泽。

紫红斑

钧瓷多以氧化铜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氧化铜形成氧化亚铜,也成为钧瓷中特殊赭色的来源,此外,经科学分析与其相近的作品的破片,形成作品中红色斑纹来源的化学成分,可能还包含二氧化矽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锑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钠五氧化二磷氧化锡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等等,而在近代的钧红釉中,又多了氧化锌,而紫斑则是由于在青蓝色的釉上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