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夏志清(1921年2月18日-2013年12月29日),江蘇吳縣人,生於上海浦東,中國文學評論家,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曾任教北京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等校。[1]
夏之父為銀行職員,夏於1942年自滬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時,已大量閱讀了中國文學名著。1946年9月隨長兄夏濟安至北京大學擔任助教,醉心於歐西古典文學,因研究威廉·布萊克檔案(William Blake Archive)論文脫穎而出,取得留美獎學金至耶魯大學攻讀英文碩士、博士。[2]
夏志清1947年到美國計劃學習英國文學,然後回中國教英國文學。1951年,他在耶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的主題是現實主義詩人喬治·克拉布(George Crabbe)。
在紐約州立學院任教時,獲得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又稱洛氏基金會)贊助,完成《中國現代小說史》一書,成為第一本嚴肅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英文著作。數年後,他又發表《中國古典小說史論》,進一步奠定他學者評論家的地位。[3]
1961年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席。2006年7月,當選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是該院成立以來當選時最高齡的院士,夏志清表示「好像在作新娘子」。
「夏氏兄弟」夏濟安、夏志清,兩人啟蒙了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等重要作家。
夏志清2013年12月29日在曼哈頓去世,享年92歲。[4]
中國文學研究
夏志清快人快語,評斷作家作品眼光獨特、利落敢言,從不拐彎抹角。夏志清發表的《中國現代小說史》為中國文學研究制定了新規則,一些被忽略或因政治原因被貶斥的作家,因為他的評價而被重新估量;而另一些人則被拉下了神台。夏志清極推崇張愛玲、沈從文、錢鍾書與張天翼,認為《金鎖記》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而《圍城》則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亦是最偉大的一部」。他對魯迅和老舍卻頗有微辭,認為魯迅「膽子太小」,一直以來被過渡追捧評價過高,比魯迅更具諷刺能力的左翼作家張天翼,卻長久地被大家所忽略。他也喜愛蕭紅,認為她是繼張愛玲之後最厲害的女作家。[3]
著作
- 《中國現代小說史》
- 《中國古典小說史論》
- 《文學的前途》
-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 《夏志清文學評論經典》
- 《愛情.社會.小說》
- 《人的文學》
- 《新文學的傳統》
- 《雞窗集》
- 《歲除的哀傷》
參考資料
- ↑ 慧眼識張愛玲夏志清病逝 享壽92歲現代文學重要評論家. 蘋果日報. 2014-01-01 [2019-01-30] (中文).
- ↑ 沒有他們就沒有白先勇 私密書信這樣談女人…. UDN. 2016-10-06 [2019-01-30] (中文).
- ↑ 3.0 3.1 尉瑋. 憶.夏志清. 文匯報. 2014-01-06 [2019-01-30] (中文).
- ↑ WILLIAM YARDLEY. 夏志清超越的,是中國的邊界. 紐約時報. 2014-01-11 [2019-01-3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