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西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西遗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市岗上镇台西村东北,居台西、庄合、故城、内族四村之间,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3个土台“疙瘩”为中心,分布着商代中期居住遗存和墓葬。

台西遗址存有房址、器物和墓葬等;文化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角器、蚌贝器、漆器甲骨纺织品(麻布为主),植物种子以及陶文符号等;清理墓葬112座,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主以仰身或侧身直肢葬居多,随葬品有、蚌等器具及丝织品等4000多件;出土植物种仁(桃仁、郁李仁)30多枚;为商朝石家庄地区先民己掌握文字冶铁、酿酒等技术提供证明,对社会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6年5月25日,台西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仰韶文化时期,台西遗址已有人类居住活动。

商代中期,台西遗址已形成城市,台西村有一商代古井,井口直径2.95米,深5.9米,井底有用四层圆木搭成“井”字形的底盘,盘高0.82米,当时人们用绳纹灰陶罐取水。

1965年至1972年间,台西村民在西台南侧取土时,台西遗址被发现。

197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考古队,对台西商代遗址进行发掘。

遗址特点

台西遗址,位于藁城西10千米处,在台西村东北,居台西、庄合、故城、内族四村之间,以3个高大的“台疙瘩”(南台、西台、北台)为中心,分布着商代中期居住遗存和墓葬,14座商代房址中,早期房子清理出2座,为半地穴式,晚期房子清理出12座,大部分为木制梁架的地面建筑,有硬山顶式房子、平顶式房子和斜坡顶式房子等类型,房子的形制、结构以及建筑技术,比早期建筑有很大进步,以第2号房子为例,是一座南北向30平方米的双间建筑,南北全长10 35米,东西宽3.8米,中间隔墙将一房分为两室,房屋墙壁也已经脱离了仰韶、龙山和商代前期使用“木骨泥墙”阶段,下半部夯土筑起,上半部用土坯砌垒,在房屋山墙上留有风窗,同时在遗址发现2眼水井,周围商代文化层分布广泛,向南延伸到台西村东北路边,向西达故城道旁,长约130米。西台和北台,存文化层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西台,在台西村东北约260米处,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80米,高6米;北台,在南台北边约400米处,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60米,高6-7米,两端高,中间低,呈马鞍形,从北台北侧断崖上看,上层(除去顶层)属战国至汉代文化层,下层至底部全为商代文化遗存;南台,在台西村东约200米处,已铲平无存。

文物遗存

1965年至1972年间,台西村民在台西遗址西台南侧取土时,发现成组的青铜礼器和一件长达39厘米的玉戈,以及铜鼎、琉、匕、矛、石磨等。

1972年,从台西遗址中出土的铁刃铜钺,还发现铁矿渣、手术器械石质砭镰、平纹绉丝纺织品、利用人工技术纺制的脱胶麻织品[1]。还有酿酒作坊遗址,遗址出土酿酒用陶器46件,遗址内残瓮中出土8.5公斤酵母遗存。

197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考古队,对台西商代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889.75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14座,水井两眼,灰坑134个,墓葬112座(其中有奴隶殉葬墓10座),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等3000多件[2]

台西遗址存有房址、器物和墓葬等,房室多为地面建筑,亦有两座半地穴式,室内有灶、窖穴,房屋用夯土垒筑,巾间隔墙兼有草泥垛成和土坯混筑,内外涂抹草泥,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了人和三牲做为祭祀牺牲,灰坑较多,从属于房室和墓葬,形制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坑内出土数目不等的人及动物骨架;文化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角器、蚌贝器、漆器、甲骨、纺织品(麻布为主),植物种子以及陶文符号等,陶器多为夹砂和泥质灰陶,亦有其他彩陶,既有生活用器,又有生产工具,石器一般都经磨光,、镰最多,骨角器加工精细,表面有光泽,蚌贝器有镰、刀、铲、鱼钩、镞、环等,漆器表面呈浮雕式花纹,先雕刻,后涂漆,甲骨均钻、凿、灼兼施,纺织品以麻布为主,兼有丝品;清理遣址内墓葬112座,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主以仰身或侧身直肢葬居多,随葬品有陶、铜、骨、玉、蚌、漆等器具及丝织品等4000多件;出土的30多枚植物种仁(桃仁、郁李仁),是约公元前14世纪的药材标本,是中国早期的医药实物。

研究价值

台西遗址,主要包括商代中期的居住遗存和墓葬,处于中原文化和北方长城地带之间,发掘商代房址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出土物比较,分为早期和晚期,为商朝石家庄地区先民己掌握文字、冶铁、酿酒等技术提供证明,对社会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视频

台西遗址 相关视频

商代文明发展的标志:台西商代遗址的发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