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华夏文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华夏文化是以诸子百家文化为主流,兼收并蓄,百花齐放,是全方位的文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和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言有礼仪之大,有服章之华也。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

华夏文化的思想核心是神道设教、礼乐教化,严华夷之辨,推崇仁义礼智信。易学'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根本。距今约五千年,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黄帝,是中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相传他们以铜作兵器,勇猛异常。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诼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原为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河南一带)居民的自称,后演变为指古代中国。

华夏族历史,从炎黄二帝开始,之后是颛顼、帝喾和夏商周三代。在周朝之前便有"华"或者"夏"的单称。从西周开始出现华与夏的连称。华夏两字并称,在使用之初,是指中原(河南)一带,或有中原地区生活方式的地方。

华夏文化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距今约五千年以前,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中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那时候,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相传他们以铜作兵器,勇猛异常。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诼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即后来的汉族。华夏族历史,从炎黄二帝开始,之后是颛顼、帝喾、尧、舜、禹和夏、商、周三代。在周朝之前便有“华”或者“夏”的单称。从西周开始出现华与夏的连称。发展至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1]

华夏释义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意思是说无论是中原地区的民族,还是边远地区的民族,都对周武王表示顺从。其中的“华夏”是指中原地区的民族,即后来的汉族。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华人、华族、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华、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华与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炎黄集团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九黎族首领蚩尤带领的东夷集团联军,将华夏联盟的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并与山东境内的东夷集团的其他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流基本固定。公元前2100~前770年华夏族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汉族于先秦时期自称华夏,从汉朝开始又逐渐出现了“汉人”这个称谓。但华夏这个称谓仍然延续至今。二十世纪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称谓是”华夏人“。比如汉朝多以”华夏人“自居,而明朝即以“汉人”自居也以“华夏人”自居,两个词为同义词。总之,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到现在最普遍的。

介绍

华夏文化是古代汉民族创造的文化。华夏是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

华夏文化的名词之中,“文化”一词是“人文化成”的意思,所重视是“人文”方面,即使涉及到物质方面,也是把物质化的东西当作文化的载体之一,或者说是文化的体现,纯粹自然的物质是谈不上“文化”的。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身并不是文化,但是,文化却融入在历史之中。

“人文”来自哪里呢?来自对天文、地理、万物的观察与感悟而得到的天道、地道的效法。这种效法是不是强调人的因素呢?当然也包括,因为伏羲氏当初就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旁及万物、近取人身而创造出华夏文化的,但是,在华夏文化中却把人看作是与天地一体的东西,因此,人无论如何努力,都是力求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在社会理想方面体现为无为无不为的境界,在文学创作上体现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浑然天成”的境界。“人文”主要体现在礼乐政刑之中,尤其是礼乐。所谓“化成”是用什么去“化”、如何“化”、“化”成什么。华夏文化主张“以礼乐为主、以政刑为辅”去“化”;通过教育而使人们潜移默化;礼乐政刑表现为“雅”,而不符合礼乐政刑的则属于“俗”,因此,“人文化成”也就是化俗成雅。

“华夏”一词(华与夏的合称)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左传》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注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此即“华夏”本意。可见,华夏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象征物

三辰旗

华夏有九旗。“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据《周礼》记载,这九种旗帜分别是:“日月为常,交龙为旗,通帛为旜,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而在九旗之上有一大旗名为三辰。三辰旗就是日月星辰旗,算是在古代代表华夏文化的顶配国旗。

源头

据先秦文献的记载与夏、商、周立都的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即为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华夏文化源自大地湾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

发展

八千年前华夏文明正式形成,并在地理位置上与传说中的伏羲文明正好相符。大地湾遗址创下了6个中国之黄帝最: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中国最早的彩陶;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中国最早的绘画。五、六千年前,华夏族学会了种植小米的农业技术。粮食渐渐充足,不再像游牧民族那样缺乏食物,使得华夏族的人口很快的增长。于是华夏族开始为生存空间而扩张,向四方的其它民族掠夺土地,土地的争夺也发生在华戎之间。但是对华夏族更有吸引力的是东方适于农作的肥沃土地。

华夏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华族从而占据了中原,开始创造华夏文明。后来华族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后又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基本固定。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期就有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问世。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 其中如张衡(78~139)、祖冲之(429~500)、一行(俗名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举世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在文学方面,诗歌、散文的创作,占有显著地位,涌现了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如小说创作,到明清时,获得很大发展,《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均享有盛名。在绘画书法、里阿尼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都有不少蜚声中外的名家,他们获得了令人赞叹的艺术成就。尤其表现了汉族人民在这些艺术的发展中,发展其艺术,形成了特有的风格。西汉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别是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军事著作的精华。注重史学也是汉族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自司马迁撰《史记》,历代都有纪传体史书,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编年体以《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为代表;其他各种纪事本末体史书及古史、杂史、地方史志、史学理论等官私撰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古代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出于汉族学者的手笔。

古代农学往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间,包括已经散佚与流传至今的农书达370余种,其中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是古代农学著作的代表作。 在古代汉文文学发展中,诗歌的发展占显著地位,如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而屈原(约前340~前278)、李白(701~762)、杜甫(712~770)、柳永(约987~约1053)、 苏轼(1037~1101)、 陆游(1125~1210)、辛弃疾(1140~1207)等人的名字与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公认的名家。散文有著名的秦汉古文,至唐中晚叶,由韩愈(768~824)、柳宗元(773~819)等倡导恢复秦汉古文运动,到欧阳修(1007~1072)、苏洵(1009~1066)、 曾巩(1019~1083)、王安石(1021~1086)、苏轼、苏辙(1039~1112)时,古文运动大获全胜,号为“唐宋八大家”。小说创作,到明清时获得很大发展,长篇巨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短篇集如:《聊斋志异》均素负盛名。在一些类书巨著的编纂方面,也是由来已久。唐、宋时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特别是明清的《永乐大典》、《图书集成》可称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书,显示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光辉成就。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常常深刻的影响。

文化体现

在道德修养方面,华夏文化重视:"天人合一"、“心物合一”、“止于至善”、“复归于朴”。心若有私,便不能与物合一,便不能达到至善,更不可能反朴归真。《周易·文言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人之初生之时,本无私欲,一派天然纯真,此是“先天”状态;既生之后,进入“后天”状态,随着对外物的接触,名利美色的诱惑常常蒙蔽我们的先天之性,因此,私欲就会出现了。人心本无私,但是,因为肉体的欲望而使人容易产生私心,所以,要回归自然,就需要自觉地修养,修养的过程也就是存其天理、灭其私欲的过程,也就是心物合一的过程、达到至善的过程、复归于朴的过程。

十二花神

在器物制造方面,华夏文化也重视把礼乐精神融入进去,而不是只求实用性,尤其重视不过分突出人工的技巧。中药材一般是直接从自然之中而来,不去进行提炼加工;中国建筑强调风水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建筑材料也是以自然之中的石头和木头为主,即使所用的砖瓦是经过人工烧制的,这些砖瓦时间长了也可以再转化为土;衣料采用兽皮、棉麻、蚕丝之类的东西;文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一直没有改变过。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崇尚自然的精神。

华夏文化的“文”在经典之中,而“化”则把经典与现实联系了起来,至于“化”的成果却弥漫在与人有关的所有事物之中。“文”是“化”之本,“化”是“文”之用。华夏文化之“文”经三皇、五帝、三王、五伯时代而由孔子集大成,《孟子·万章下》说:“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由此而使华夏之“文”确定下来,成为“天之经、地之义”,“文”也就成了“化”的依据和原则,“化”的方法很多,“化”的范围几乎无所不至,因此,华夏文化不再对“化”的范围加以详细区分,因为分不胜分。但是,西方“科学”是追求“分析”的,因此,有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比如“丧葬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厕所文化”等等,几乎没有什么不是“文化”了。如果按照华夏文化的“文”来看待西方文化,那么,他们的“文”是什么呢?因为西方文化的前提预设是“天人相分”,因此,纯粹天然的东西只是“物”,只是“客”,所谓“客观”也就是把这些“物”作为“人”的“客”去努力保持其本来面貌,也就是力求保证其“真”的程度,所以,“客观”是把“人”于“物”连接起来的桥梁。“人”对“人”与“物”加以分门别类、条分缕析,然后产生了西方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因此,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是“人”的认识的产物,都带有“主观”的特征。在“主”、“客”两分的过程中,“人”成了“主”,而“物”成了“客”,而且在主客之间,没有华夏文化中“宾至如归”的观念,它是“主是主,客是客”,在这里,“人”是站在“主宰”位置的,所有的“物”都是“为我所用”的,一旦不能为我所用,便要改造或者消灭。我们可以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便是他们的“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他们的“文”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华夏文化--水车

除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成果可以看作是西方文化的“文”之外,还有一项,那就是宗教的经典。在西方的宗教信徒来说,似乎上帝是不能被怀疑的,是超越于人与物之上的,但是,看看西方宗教(基督教)的演化过程,就可以知道,《旧约》的上帝耶和华信仰,到了《新约》之中已变成了“圣子”耶稣信仰,另外还有信仰“圣母”玛利亚的,虽然说“圣父、圣母、圣子”可以“三位一体”,但是,这种信仰也像“科学”一样“分门别类”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也像“科学”一样,使宗教信仰也要“不断创新”了。因此,这个宗教性的“文”也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宗教信仰也是“为我所用”的。

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宗教信仰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对“人工”的重视,这样的“文”如何去“化”呢?他们把天人分开,认为天地万物不是“人”的一部分,而是“人”之外的、可以用智巧加以利用的东西,所以,他们格外重视技术发明,因为技术水平越高就获利越多。他们把神人分开,所以,有了政教分离,在政治上讲究政府与公民之间签订“契约”,在宗教上讲究上帝与信徒之间签订“契约”,有了这样的“契约”才能保证各自的权利。他们说“人性恶”,所以用上帝、耶稣的神圣性来诱导人们去追求“博爱”,因为博爱可以人人获利;用法律的强制手段来防止各自的权利受到侵害。然而,他们又顺应并鼓励人们的私欲,在人与人之间讲究个人的权利和欲望,只要不违反法律就可以无所不为,因此,显得非常“自由”而且“平等”,具有一种瞑炫性的诱惑力;他们用人工的智巧来认识、控制天地万物,以此达到满足人的私欲的目的,因此,显得格外发达、强大,具有一种神奇性的诱惑力。这样,也就难怪人们常常要赞美西方文化了,可是,这种诱惑力的后面是什么呢?

历史发展

新石器时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前者是以手制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上具有彩绘和绳纹为特色,称为彩陶文化;后者以轮制黑陶为特色,称之为黑陶文化。一个是代表原始农业的母系氏族社会,一个是代表农业手工业建筑业冶铜业已有明显发展和开始的奴隶社会。它们分别出现于公元前5000~前3000年与公元前2900~前2000年。传说中的黄帝、尧、舜是该阶段后期的代表人物,表示已转入父系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初期国家阶段。传说人物来源不一,反映各氏族部落的融合过程 。它代表华夏文化核心区的出现。[2]

龙山文化

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几个王朝。它使黄河支流的汾、伊、洛、渭至河济之间及附近地区不同部落经过接近、交往、斗争、融合,形成华夏文化的核心区,并作为凝聚核向长江中、下游的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地区与北方的红山文化地区扩散并逐渐进行整合,最终纳入华夏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封建诸侯造成的长期纷争而留下的六国,统一了诸夏,开创了以后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由于秦采取了车同轨、书同文、立郡县和确定度量衡的标准等政策,对华夏文化扩散与华夏文化圈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从秦把岭南收入版图以后,汉民多次大规模地向长江、珠江以及云贵地区移民,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也带去了中原的华夏文化。从汉、唐以后,由于政治与经济等原因,使华夏文化有所扩大。

扩大交流

华夏文化'的发展与扩大是在汉族与周边民族不断交流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它不仅成为中国范围内的主体文化,而且对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文化有深远影响,其共同所在地域被称为儒家文化圈,而且还通过华人的海外移民而带到世界各地。它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尽管春秋战国时有诸子百家,但是从汉时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后,儒家思想居于统治地位。它的以“仁”为中心,对个人要求“一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周围的人,要“孝、悌、忠、信”;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则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完整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成为华夏文化核心,也是与世界上其他文化的重要差别。汉语文字亦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中包括的方言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尽管彼此互通性较差,但文字的统一却弥补了此缺点,对华夏文化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汉字的方块具有特殊的笔画,而且一字一义、一字一音节、加上声调不同、同音多字使其文学形式丰富多彩,在书写上也成为一种艺术。由于华夏文化包括的地域辽阔,各地环境差异较大,戏曲、饮食、建筑等都在具有共同特征基础上出现各种唱腔与乐器调合的地方戏,酸、甜、咸、辣、风味不同的菜系以及各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在节日上,春节是其文化区内的共同节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