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帝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帝嚳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本名: 姬俊(夋)

別名: 帝嚳

號: 高辛氏

所處時代: 上古時期

帝嚳(kù),姬姓,名俊。五帝之一。生於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故號高辛氏 。司馬遷說他是黃帝的曾孫。 姬俊5歲時(前2270年)受封為辛侯,15歲(前2260年)輔佐叔父顓頊,前2245年(顓頊78年)顓頊死後,時年30歲的姬俊繼承帝位,成為天下共主,以亳(今安徽亳州)為都城, 以木德為帝,號高辛氏,當年改元為帝嚳元年,深受百姓愛戴。享壽100歲;死後葬於故地高辛,建有帝嚳陵。

帝嚳是帝嚳部落的首領稱號,帝嚳部落是夷人的一個分支,與顓頊部落有近親關係,帝嚳後來繼承顓頊為東夷部落集團的首領。 由於神話的發展演變,帝俊化身為帝嚳、帝舜,都有他們各自的神話傳說流傳下來。嚳保持了其東方鳥夷商遠祖地位,大都說他與簡狄因玄鳥生契。舜除《國語》(韋昭已改為嚳)中仍保持其為商族始祖神地位外,其餘文獻皆與堯並舉,失去商祖身份。後因與夏禹、后稷等全境諸族融合成華夏族,帝嚳便被編排入黃帝世系中為玄枵之孫,成為與顓頊並列兩系中重要的一系,而且把他編排為堯、摯、契、稷之父,即堯族、商族、周族都成了他的子孫。[1]

生平

早年經歷

由於古代神話世代口口相傳的特徵,加上民族遷徙、社會變遷、文化發展,中國古代神話也隨時代而流變。神話流變是以民族意志和王權政治需要為前提的,有的大神被逐出神壇,故帝俊被後世遺忘;有的大神被創造出來,故帝嚳躋身於五帝之列。 帝嚳少小聰明好學,德行高尚,聰明能幹,十二三歲便有盛名,十五歲時,被堂叔父帝顓頊選為助手 ,因有功被封於辛。

即位亳都

顓頊死後,侄子高辛即位,是為帝嚳,時年三十歲。 因他出生並興起於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 ,故史稱高辛氏。 帝嚳即位(部落首領)後,以木德為帝,以亳為都城。帝嚳明察秋毫,順從民意,為老百姓着想,仁威兼施,提升自我,使天下人民信服。可見帝嚳也是一位恩惠雨露、兆民誠服的帝王。後訂立節氣,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深受百姓愛戴。

為政舉措

遷都於亳

帝嚳遷都於亳(今安徽亳州),民生上使得人民免於洪水之患,政治上便於徹底解決不安分的共工氏餘部。共工氏餘部一直從黃河中上游跑到長江中上游發展。建都於亳。

訂立節氣

傳說帝嚳以前,人們雖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事農藝畜牧沒有一個科學的時辰順序,嚴重製約了農業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帝嚳科學探索天象,物候變化規律,劃分四時節令,指導人們按照節令從事農畜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華夏農業出現一次偉大的革命,農耕文明走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知人善任

帝嚳以仁愛治國,生活儉樸;他平常神色莊重靜穆,品德崇高如山。他廣施恩惠、仁愛,講究信譽。他了解民間的疾苦,對天下人都一律平等。他絕不違背自然規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靈降福萬民。由於他德行崇高,因此深受百姓的愛戴。在他的治理下,社會富足,人民安居樂業。帝嚳亦能知人善任。羿的射箭技術天下無雙,帝嚳選拔他擔任射官,賜給他彤弓和蒿矢。羿也不負帝嚳深望,當白難反叛時,他一舉將其平定。咸黑、柞卜長於音樂和製作樂器,帝嚳命他們為樂官,終於創作出《九韶》之樂和鼙鼓、笭、管、塤、簾等新樂器。

締造盛世

帝嚳的部落,《春秋緯》中一本叫《命歷序》的書,說傳10世,400年,《易緯》中的《稽覽圖》說是350年。帝嚳時代可謂上古時期的太平盛世。他的治國方略是:一要博愛於人,二要讓民獲利,強調以誠信、仁德使天下治,帝嚳在人民群眾中尤以誠信而著稱。帝嚳作為一代帝王,不僅能養性自律,大公無私,而且倡導誠信,明察善惡,為歷代帝王所推崇,到了現代,仍有積極意義。

後世評價

司馬遷《史記》:"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鬱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嚳溉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曹植《帝嚳贊》:"祖自軒轅,玄囂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撫寧天地,神聖靈賓,教訖四海,明並日月。"

劉勰:"昔帝嚳之世,咸墨為頌,以歌《九韶》。"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漢以前人相信黃帝、顓頊、帝嚳三人為華族祖先,當是事實。"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