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伊予铁道

伊予铁道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来自pixnet

伊予铁道股份有限公司(伊予铁道株式会社),简称伊予铁道,是一个以日本爱媛县松山市为中心的铁路路面电车与道路客运(包括中予地方路线巴士出租巴士)业者,当地人经常使用伊予铁(いよてつ;Iyotetsu)的昵称称呼之。

伊予铁道同时也是经营范围包括百货公司旅行社观光相关、汽车维修、人力仲介等产业的伊予铁集团(伊予铁グループ)之核心企业。总公司位于爱媛县松山市凑町四丁目4番地1号。

目录

历史

开业~1945年

  • 1月26日:森松线开业。
  • 7月4日:南予铁道藤原郡中间开业。
  • 1899年10月4日:平井河原线由平井河原伸延至横河原,并改称为“横河原线”,全通。
  • 1900年5月1日:道后铁道、南予铁道合并。所属路线改称为道后线及郡中线
  • 1911年8月8日:道后线改轨距为1,067mm电化
  • 1916年12月31日:与伊予水力电气合并,改称为“伊予铁道电气”[1]
  • 1921年4月1日:与松山电气轨道合并。
  • 1923年6月30日:原松山电气轨道线改轨,由1,435mm标准轨改为1,067mm窄轨。
  • 1925年12月1日:与宇和水电合并,合并后名称保留[2]
  • 1927年11月1日:原松山电气轨道线萱町~江口间停止营业。
  • 1931年:
  • 5月1日:高滨线电化。
  • 10月6日:横河原线、森松线改轨为1,067mm。
  • 1935年11月4日:梅津寺游乐场开幕。
  • 1937年7月22日:郡中线改轨为1,067mm。
  • 1939年5月10日:郡中~郡中港伸延开业。郡中线全通。
  • 1942年4月1日:将发电事业转售予四国电力,另重新设立“伊豫铁道”管理铁轨道事业。
  • 1944年:
  • 1月1日:收购合并“三共自动车”,开始经营巴士事业。
  • 12月5日:接收由濑户内内运输的松山~汤谷口等2条路线。
  • 1945年:
  • 2月21日:受不要不急线指令,高滨线全线改为单线化。
  • 7月26日:受松山大空袭影响,本社事务所、主要车站、车辆工场等受到严重破坏,铁道、轨道及巴士全部停驶。
  • 7月27日:铁道郊外各线重开。
  • 8月1日:巴士全线重开。
  • 8月20日:城北线重开。
  • 9月8日:城南线重开。

1946年~2000年

  • 1947年3月25日:花园线开业。全通。
  • 1950年5月10日:郡中线电化。
  • 1951年1月9日:开始经营出租巴士业务。
  • 1952年2月5日:松山市内线采用50系电车行走。
  • 1954年2月1日:横河原线、森松线柴油列车化,蒸汽机车“少爷列车”(坊っちゃん列車)退役。
  • 1956年:
  • 加入为极东航空地域总代理、各种与松山机场相关的销售正式开始。
  • 8月15日:铁道提取货物服务废止。
  • 1958年4月1日:600系电车开始运行。
  • 1963年4月1日:梅津寺游园地翻新完毕、改称梅津寺公园重新开园。
  • 1965年12月1日:森松线废线。
  • 1967年:
  • 6月10日:横河原线松山市站~平井站间电化。
  • 10月1日:横河原线平井站~横河原站间电化。
  • 1969年:
  • 7月1日:获注资10亿日圆
  • 9月1日:设立百货店准备会社“伊予铁百货店”。
  • 12月1日:松山市内线环状线开业。
  • 1971年(昭和46年)7月 松山市站总站百货店“伊予铁崇光”开业。
  • 1981年(昭和56年)8月10日 高滨线与横河原线之间的直通运转开始。
  • 1991年(平成3年)8月1日 郡中线运行图的高滨线・横河原线在日中15分变更,松山市站的路线间连接改善。
  • 1993年(平成5年)6月12日 铁道线CTC之使用开始。
  • 1994年(平成6年)3月23日 铁道线ATS之使用开始(城北线除外)。
  • 1994年(平成6年)3月21日 巴士磁气式的“Bus-card”导入。9月11日“I-card”与改称市内线电车的利用可能。
  • 1995年(平成7年)1月15日 610系电车运行开始。600系电车引退。
  • 1998年(平成10年)2月1日 “い〜カード”铁道线利用可能。
  • 1998年(平成10年)7月18日 古町站衣山站间之高架工事完成。

2001年起

  • 2001年(平成13年)10月12日 松山市内线“坊っちゃん列车”运行开始。
  • 2002年(平成14年)3月19日 モハ2100形超低床电车运行开始。
  • 2003年(平成15年) 轨道之专用化完成(上一万站道后温泉站间专用化)
  • 2004年(平成16年)3月1日 ICカードシステム导入实证实验开始。实验期间至同年8月31日之184日间。
  • 2004年(平成16年)4月25日 道后公园站的乘降月台整备完成,该站没有了轨道线的安全地带。
  • 2005年(平成17年)8月23日 日本初的电车、巴士共通ICカードシステム“IC I-card”之本格导入开始。携带电话之电子マネー机能──iモードFeliCa全国初次使用。
  • 2005年(平成17年)10月31日 本日,い〜カード(磁气)之贩卖中止(利用至2006年(平成18年)10月31日)。
  • 2005年(平成17年)11月1日 定期券IC卡化。日本航空之提携JALマイレージバンクICい~カード开始运用。
  • 2006年(平成18年)4月 森本惇社长之退任发表。
  • 2006年(平成18年)9月1日 IC I-card、伊予铁道的关连店的支付可能。
  • 2006年(平成18年)11月1日 磁気式い〜カード的运用终结、ストアードフェアシステム和IC card方式一本化。同日,磁气カード使用途中的ICカード的剩额移行的可能发生。
  • 2007年(平成19年)2月1日 奥道后、汤之山ニュータウン~松山空港间(52・53系统)CNGバス之运行开始。
2013年:
  • 7月25日:伊予铁信用咭服务}(原收购自“日専连爱媛”)完全子公司化。
  • 12月17日:位于东温市、原伊予巴士训练中心的“伊予铁东温太阳能发电所”正式营运,71年来再次涉及电力供应事业。
  • 2014年:
  • 2月16日:因应IC卡普及,松山市站站内的闸机全部撤走,普通车票改为非磁性车票。
  • 2月28日:松山市站及古町站内原属子公司的便利商店全部闭店,后来改由7-11进驻。
  • 2015年:
  • 3月1日:市内电车加入了英语的车内广播[3]
  • 5月25日:采用以橙字英文“IYOTETSU”为新的商标,同时宣布一系列改革,包括将陆续将车队换换车身颜色为橙色、铁路车站站牌更新及加入英语标示及车站号码[4]

参考文献

  1. “合并契约书”‘五十年史’伊予铁道电気、1936年、pp.43-44(国立国会图书馆电子收藏资料库)
  2. “契约书”‘五十年史’伊予铁道电気、1936年、pp.102-104(国立国会图书馆电子收藏资料库)
  3. 市内电车车内放送の英语案内开始について - 伊予铁道、2015年2月23日
  4. IYOTETSUチャレンジプロジェクト - 伊予铁道、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