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珠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珠算

中文名 : 珠算

外文名
reckoning by the abacus,
calculation with an abacus

起源时间 : 汉朝

流行地区 : 中国

遗产编号 : Ⅹ-119

遗产类别 : 民俗

遗产级别 :  国家级

批准时间  : 2008年6月7日

保护单位 :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

《数术记遗》
传统结构上二下五珠

口诀总述加减法﹐
明代称“上法”“退法”

计算方法五升十进制。

中国珠算是指用算盘计算,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统称珠算法则。珠算以算盘口诀控制珠算过程,惟熟练后不用加减口诀。各种算盘有不同的指法和口诀,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刘洪(约公元129年~210年),字符卓,东汉泰山蒙阴县(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东汉鲁王刘兴后裔,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珠算发明者和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发现者,被后世尊为“算圣”[1]

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2008年6月14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申报的珠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中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2]

历史渊源

珠算之名最早见于汉朝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现在说珠算有1800多年的历史,应该就是根据这个时间点计算出来的。不过,那个时候的算盘运算法与今天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可以清晰看到“赵太承家”药店柜台上放着一把算盘。现代珠算起于元明之间。元朝朱世杰的《算学启蒙》载有的36句口诀,即与今天的大致相同。明朝时逐步传入日本朝鲜泰国等地。元代刘因(1248年~1293年)《静修先生文集》中有题为《算盘》的五言绝句。元代画家王振鹏《乾坤一担图》(1310年)中有一算盘图。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1366年)卷二十九“井珠”条中有“算盘珠”比喻。里更记载了一段有趣的俗谚:“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把这里的“婢仆”换成职能部门的某些工作人员,同样熨帖。元曲中也提到“算盘”﹐由这些实例﹐可知宋代已应用珠算。

明代商业经济繁荣﹐在商业发展需要条件下﹐珠算术普遍得到推广﹐逐渐取代了筹算。现存最早载有算盘图的书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新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闽建(福建建瓯县)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1573年)。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则是明朝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国务院已将“算盘”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013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2013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备选名单,中国的珠算位列其中。

2013年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幕。为期6天的会议将审议近30个非遗申报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的珠算。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传统结构

我国传统算盘为上二下五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盘进行计

算时采用“五升十进制”,即每一档“满5”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时便向前一档“进1”。依此每一档只要用上一下四珠就够了,为什么我国传统算盘是上二下五珠呢?

原因之一:我国古代计算重量时采用的是“16两制”即一斤等于十六两。现代人常说某两个人半斤八两,这是指他们彼此一样,不相上下。但是半斤是半斤,八两是八两,怎么会相等呢?原来,我国古代重量单位制中规定一斤等于十六两,所以半斤就等于八两了。上二下五珠,每一档可计算到“15”,这样“满16”就向前一档进一,所以我国传统的上二下五珠算盘是为适应十六进制而形成的。

原因之二:古代乘法采用“留头乘”,上一珠不够用,必须要上二珠,一些老财会人员受了长期习惯影响,仍喜爱使用上二下五珠算盘,但国内外使用的均是上一下四珠算盘。

算法口诀

口诀总述

珠算四则运算皆用一套口诀指导拨珠完成。加减法﹐明代称“上法”和“退法”﹐

其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年)。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应用。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卷十八中介绍“增成法”时说:“唯增成一法稍异﹐其术都不用乘除﹐但补亏就盈而已。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但一位一因之”。“九除者增一”﹐后来变为“九一下加一”﹐“八除者增二”后来变为“八一下加二”等口诀。可见“增成法”就是“归除法”的前身。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四句“古括”上﹐添注了新的口诀三十二句﹐与现今口诀接近。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 ﹐卷上)载有九归口诀三十六句﹐和现今通行的口诀大致相同。14世纪中丁巨撰算法八卷(1355年)﹐内有“撞归口诀”。总之﹐归除口诀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了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了下来。中国珠算﹐从明代以来﹐极为盛行﹐先后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后在美洲也渐流行。由于算盘不但是一种极简便的计算工具﹐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所以仍盛行不衰。

加法口诀

加数 不进位加 进位加
直加 满五加 进十加 破五进十加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进一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进一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进一  
五上五   五去五进一  
六上六   六去四进一 六上一去五进一
七上七   七去三进一 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上八   八去二进一 八上三去五进一
九上九   九去一进一 九上四去五进一

减法口诀

减数 不退位减 退位减
直减 破五减 退位减 退十补五减
一去一 一上四去五 一退一还九  
二去二 二上三去五 二退一还八  
三去三 三上二去五 三退一还七  
四去四 四上一去五 四退一还六  
五去五   五退一还五  
六去六   六退一还四 六退一还五去一
七去七   七退一还三 七退一还五去二
八去八   八退一还二 八退一还五去三
九去九   九退一还一 九退一还五去四

乘法口诀

就是《九九歌

除法口诀(主力)

可以是《九九歌》,同时结合减法计算。

别有源自筹算的“九归诀”如下:

二一添作五 逢二进一
三一三十一 三二六十二 逢三进一
四一二十二 四二添作五 四三七十二 逢四进一
五一添作二 五二添作四 五三添作六 五四添作八 逢五进一
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十二 六三添作五 六四六十四 六五八十二 逢六进一
七一下加三 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十二 七四五十五 七五七十一 七六八十四 逢七进一
八一下加二 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 八四添作五 八五六十二 八六七十四 八七八十六 逢八进一
九一下加一 九二下加二 九三下加三 九四下加四 九五下加五 九六下加六 九七下加七 九八下加八

撞归口诀

* 撞一:见一无除作九一;
* 撞二:见二无除作九二;
* 撞三:见三无除作九三;
* 撞四:见四无除作九四;
* 撞五:见五无除作九五;
* 撞六:见六无除作九六;
* 撞七:见七无除作九七;
* 撞八:见八无除作九八;
* 撞九:见九无除作九九;

除法增商口诀(辅助)

二: 二一6去2, 二一7去4, 二一8去6, 二一9去8,
三: 三一4去2, 三一5去5, 三一6去8, 三二7去1, 三二8去4, 三二9去7
四: 四一3去2, 四一4去6, 四二6去4, 四二7去8, 四三8去2, 四三9去6
五: 五一3去5, 五二5去5, 五三7去5, 五四9去5,
六: 六一2去2, 六一3去8, 六二4去4, 六三6去6, 六四7去2, 六四8去8 六五9去4
七: 七一2去4, 七二3去1, 七二4去8, 七三5去5, 七四6去2, 七四7去9, 七五8去6, 七六9去3
八: 八一2去6, 八二3去4, 八三4去2, 八四6去8, 八五7去6, 八六8去4, 八七9去2
九: 九一2去8, 九二3去7, 九三4去6, 九四5去5, 九五6去4, 九六7去3, 九七8去2, 九八9去1

日用算法

南宋数学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的歌诀。

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更被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记;(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两价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转身变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3]

注: 此歌诀又叫“斤两歌”,是专为十六两秤珠算而编制的。因为算盘只便于十进位,而十六两秤是以16两进为1斤的,用珠算只得改为十进位才方便。要打算盘,“斤两歌”是必须烂熟如泥的。1958年开始实施衡器计量改革,六十年代还有部分使用十六两秤的,到七十年代以后普遍使用十两秤,此歌诀就用不着了,但作为文化遗产,应当永载史册。

十六两秤改为十两秤时,该歌谣用于口头换算,民国时期及解放后,还叫“金水流歌”。歌谣去掉中间那个“求”字,更容易背记上口,甚至不识字的人都会背。(引自《曹县董家祖传•经典珠算术集萃》第93页)

《曹县董家祖传•经典珠算术集萃》第93页“金水流歌” 《曹县董家祖传•经典珠算术集萃》第93页“金水流歌”

气煞斤两歌

“气煞斤两歌”,其实是不用斤两歌的一种珠算方法。当然此法必须用7珠算盘(不适用5珠算盘),因为中档以上的一个算珠当做5,两个算珠够10,再加中档下边五个算珠,正好够15,也就足够记15两用的,如果再加1两,正好可以向前进位,成为1斤。此法根本用不着“斤两歌”,所以叫“气煞斤两歌”。而且使用此法比用斤两歌快得多,因为打“两”可以少拨两三位算珠。

退商口诀共9句:

无除退一下还一,无除退一下还二,无除退一下还三,

无除退一下还四,无除退一下还五,无除退一下还六,

无除退一下还七,无除退一下还八,无除退一下还九,

商九(又叫撞归,是对除数是九开头的数,试商的时候用数大了,退商的时候用的)口诀共9句:

见一无除作九一,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见四无除作九四,见五无除作九五,见六无除作九六,

见七无除作九七,见八无除作九八,见九无除作九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叫“单归”;除数是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除法叫“归除”,除数的首位叫“归”,以下各位叫“除”。如,除数是534的归除,叫“五归三四除”.即用五归口诀求商后,再用34除.

田亩飞归

进一除二四

进二除四八

进三除七二

进四除九六

一作五,下除二

一作六,去四四

一作七,去六八

一作八,去九二

二作九,去一六

见一加三,隔位生四

见二加六,隔位生八

飞归是专为计算土地面积而编写的。古人以步丈量土地,秦朝统一每240步为一亩,后改用相当于一步的“竿子”丈量,240平方竿子为一亩。上一世纪中期改为用公尺丈量,666.7平方米为一亩,飞归随即成为历史。用飞归计算地亩,比用普通归除法快得多,因此叫“飞归”。

飞归法在一些珠算典籍和民间应用中也被称为“答法”, 答法是从步换算成亩;对应上面的口诀中,“进”在答法里为“答”。与答法相对应还有“留法”,则从亩换算为步。有一个专门练习答法和留法的口诀,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先留法打两边,得七一一一一一一零四六四,在珠算上呈现一个钟和一个带手把(七)的钟绳(六个一),故此得名“老和尚撞金钟”;之后再打两遍答法返回(摘自《曹县董家祖传•经典珠算术集萃》)

新飞归

一退一五

二退三

三退四五

四退六

五退七五

六退九

七是一0五

八是一二

九是一三五

“新飞归”是我在实践中独创的。是根据每亩约等于666.7平方米(每公顷等于15亩)归纳推算出来的。普通算法是在计算出平方米以后,再乘以0.015,得用乘法口诀,被乘数的每一位数字都得乘以一和五,很麻烦。新飞归则完全抛开乘法口诀,直接拨得数,比普通乘法快一倍。有兴趣者请试试看。——由玉山松补充。

常用术语

空档:某一档的上、下都离梁的时候,叫做空档。空档表示这一档没有记数,或者表示0。

空盘:算盘的各档都是空档是,表示全盘没有记数,叫做空盘。

内珠:靠梁记数的算珠,叫做内珠。

外珠:离梁不记数的算珠,叫做外珠。

拨上:是指将下珠拨靠梁。

拨下:是指将上珠拨靠梁。

拨去:是指将上珠或下珠拨离梁。

本档:是指正要拨珠记数的这一档。

前档:是指本档的前一档,也叫左一档(位)。

后档:是指本档的后一档,也叫右一档(位)。

漂珠:拨珠时用力过轻,不靠梁不着框,浮漂在档中间的算珠。

带珠:拨珠时,把本档或邻档不应拨入或拨去的算珠带入或带出叫带珠。

实珠:靠梁表示正数的算珠。

虚珠:也叫负珠,是指算珠拨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负数的悬珠。

置数:也叫布数,按照计算的要求,把数字拨入算盘,为计算作准备。

档位:也叫档次,是指档的位次。

错档:也叫错位,是指运算过程中未将算珠拨入应拨的档位。

隔档:也叫隔位,是指本数位左右空一档的第二档(位)。入隔位乘法中两数相乘,积的个位打在被乘数的右两位上;隔位除法中隔位商几,指的是被除数首位的左两位。

进位:是指本档加上一个数后,大于或等于10,须向前位加1,叫做进位。

退位:是指在本档减去一个数时本档不够,许向前面一位减1,叫做退位。

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字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最后一个数字。如3275中的5,一二○中的0,481.29中的9。

次位:实质一个多位数的第二个数字。入3865中的8,0.4178中的1。

实数:古算书中通称被乘数和被除数为实数,简称实。

法数:古算书中通称乘数和除数为法数,简称法。

乘加:是指被乘数每位乘以乘数各位,在算盘上一边乘一边加积数。

乘减:也叫减积,是指每位商数同除数相乘,乘积在被除数里减去。

除首:是指除数的最高位数。

积首:是指积数的首位数。

商首:是指商数的首位数。

估商:在除法中,需求得每一个商数,就要用心算,估出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这种心算过程叫做估商。

试商:也叫初商,是指在估商时初步求得偏大或偏小的商数,叫做试商。

置商:也叫立商,是指把试商拨入算盘。

调商:置商后,经乘减证明,试商不正确,需要调整初商。

确商:置商后,经乘减证明,试商不大也不小。

除尽:是指被除数除以除数,除到某一位,刚好无余数,叫做除尽。

除不尽:是指整除出现无穷循环或不循环小数时,不能除尽的除算。如:1÷3=0.333……;1÷7=0.142857142857……。

余数: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数求到各位或预定的某数位时,被除数中减剩的数叫做余数。在运算过程中,往往被除数郊区每次商与除数的乘积都有剩余的数,通常也叫做余数。

退商:初商过大,把它改小叫“退商”。

补商:初商过小,把它改大叫“补商”。

假商:在除法运算中,为了计算便捷,先确立一个商,再经过调整取得确商。先确立的商,叫做假商。

清盘:拨去各档靠梁的算珠,使全盘成为空盘,叫做清盘。

全盘练习:算盘所有档上,或大部分档上作拨珠练习,以及按基本运算法则进行全面练习,叫做全盘练习。

一四珠算盘

(或一五珠算盘):两个手指的基本分工是:

  • 食指拨上珠向下靠梁。
  • 食指拨上珠向上离梁。
  • 拇指拨下珠向上靠梁。
  • 食指拨下珠向下离梁。

开平方

开平方必须至少三副都是至少十三档算盘, 一副是根, 一副是廉, 一副是隅

一五珠算盘

两个手指的基本分工是:

  • 食指拨上珠向下靠梁。
  • 食指拨上珠向上离梁。
  • 拇指拨下珠向上靠梁。
  • 食指拨下珠向下离梁。

验算

还原验算法

一、交换律

加法算式:被加数+加数=和数

验算公式:加数+被加数=和数

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数

验算公式:被减数-差数=减数

乘法算式:被乘数*乘数=积

验算公式:乘数*被乘数=积

二、逆运算

加法算式:被加数+加数=和数

验算公式:和数-加数=被加数 或 和数-被加数=加数

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数

验算公式:差数+减数=被减数

乘法算式:被乘数*乘数=积

算公式:积/被乘数=乘数

除法算式: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

验算公式:(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三、尾错复尾

只再计算最后几位数一次

九余数法

只能验加法,减法,乘法和乘幂

范例一、 123+456=599

123=1+2+3=6(mod 9)

456=4+5+6=6(mod 9)

599=5+9+9=5(mod 9) 因6+6=3(mod 9)不等于5(mod 9), 所以计算错误,正确答案是579

范例二、 123*456=68934

123=1+2+3=6(mod 9)

456=4+5+6=6(mod 9)

68934=6+8+9+3+4=3(mod 9)

因6*6=0(mod 9)不等于3(mod 9), 所以计算错误, 正确答案是56088

范例三、 22*68*53=369780

22=4(mod 9)

68=5(mod 9)

53=8(mod 9)

369780=3+6+9+7+8+0=6(mod 9)

因4*5*8=7(mod 9)不等于6(mod 9), 所以计算错误, 正确答案是79288

范例四、 23^4=367981

23^4=(-4)^4=4(mod 9)

367981=34=7(mod 9)

因4(mod 9)不等于7(mod 9), 所以计算错误, 正确答案是279841

九余数法不能查到答案是换位错误(error of transposition)的问题, 例如计算岀567, 但正确答案是576便会显示正确。勿过度倚赖九余数法。

九除法

十一除法

二除法

珠算竞技

珠算竞技可分为珠算竞技和心算竞技两大类,心算竞技是运用珠算式心算技巧。

毛泽东与巧用算盘谚语[4]

1958年4月19日,毛泽东主席在广州“小岛”召见卫生部副部长朱链。在谈话中,朱链说:“在中医工作方面过去是定盘珠,现在基本不同了,是算盘珠了。”朱链的话说得很有趣,毛主席好奇了:“什么是定盘珠、算盘珠?”朱链说:“定盘珠是你拨它也不动,算盘珠是不拨不动,一拨就动。卫生部的工作很繁重,但有些工作显得很被动。”毛主席笑了,他用右手比划着算盘的样子说:“对了,卫生部工作有些被动,他们连除四害也信心不足……算盘珠不拨不动,一拨就动。很好,我们大家都来拨。”

周恩来指示:不要把算盘丢掉

1972年10月14日下午5时30分至9时10分,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会见了美籍中国物理学李政道博士和夫人。在交谈中,周总理向李博士问到美国的计算机情况时,李博士首先回答了有关问话,之后又提到:“我们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最好的计算机,就是到现在还在全国通用的算盘。”周总理对李博士的回答,感慨良久,向在座的中央有关同志说出了珠算界奉为经典的名言:“要告诉下边,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子最危险。”他的关于“不要把算盘丢掉”的指示,从此成为激励和鼓舞中国珠算界积极开拓和发展珠算事业的巨大动力[5]

陈云打算盘

1976年11月的一天上午十时左右,陈云同志来杭州玉泉公园参观展览,当他走到

玉泉鱼池旁的大厅时,看到一位会计正在打算盘算帐,他走过去和蔼地要求会计让他来试试。陈云同志坐下来,兴致勃勃地拨动算珠,的的嗒嗒地打起算盘来,指法娴熟。新华社记者岳湖同志抓住机会,拍摄到一张珍贵的照片。他笑盈盈地打算盘的照片,不但生动地表明了他对算盘的肯定和珍爱,而且深刻地表明他对发展珠算寄予殷切的期望。1982年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同志见此照片,一时诗兴大发,挥笔作诗一首:“唯实是求,珠起还落,加减乘除,反复对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老谋深算,国之所倚。”诗句既是对陈云同志为国理财业绩的赞誉,同时也是对我国珠算工作者的勉励和鼓舞,尤其是“唯实是求”四字警句,更为一切财务工作者的座右铭。

江泽民关心珠算教育

1992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苏常州视察刘国钧职教中心时,对该校的珠算教育给予了特别关注。那天,江总书记来到该校第一财会模拟室,当听到该校8901班40名学生珠算技能全部达到普通一级以上水平,并有一名达能手级时,江泽民同志笑眯眯地问桂永贵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大算盘和这种小算盘比,哪一种打得快呢?”桂永贵回答:“小算盘快。”江总书记又问学生,学生也回答:“小算盘快”。江总书记拿过张乃蓉同学的算盘,弯下腰,一边拨打算盘,一边提问题:“我们男同志手指粗,不灵活,打这种小算盘能打得快吗?”男生朱澄宇同学站起来回答:“我是运算自如的。”江总书记又问:“计算加减法是电子计算器快呢还是算盘快?”张乃蓉回答道:“还是算盘快!”江总书记听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在2009年1月,中国珠算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当时申遗并未成功,中国珠算协会曾数次修改申报材料,直至2013年12月5日传来捷报。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在珠算申遗成功后对新华社记者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2013年12月5日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早在2008年,经国务院审核批准,珠算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式列入非遗名录

经过五年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珠算存在1800余年,

为“最古老的计算机”2013年12月4日晚,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4日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而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此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拥有者群体带来认同感和历史感,是确保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性的关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要求保护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及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

优点与缺点

优点:“珠心算”能够改变学习态度,增加孩子的专注力。 在学习珠心算时,往往需要独立专注的思维,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弊端:“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有冲突,不练习容易致混淆“小学学习的数学是从低位到高位的运算方式,而珠心算却恰好与小学教学相反,先计算高位,再算低位,这种相悖的计算方式可能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孩子学过珠心算后,只会机械地运用形象思维来运算,养成了相对比较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视频

中国珠算相关视频

中国人学中国珠算(正统心算)
中国珠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
中国珠算加入申遗行列
中国珠算博物馆“镇馆之宝”:紫檀大算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