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劉因(1249年閏2月9日-1293年4月16日),字夢吉,號靜修,雄州容城(今河北省容城縣)人。元朝大儒,理學家、詩人。

  • 少有大志,熟習儒家經典。師從北方名儒硯彌堅,以朱熹為宗,不嚴守朱熹門戶。
  • 主張「專務其靜,不與物接,物我兩忘」。至元十九年(1282),應太子真金徵召,入朝為官,起家承德郎、右贊善大夫。因為母親生病,辭官回鄉。
  • 至元三十年(1293 年),去世,獲贈資善大夫、翰林學士、容城郡公,病逝,諡號文靖。
  • 劉因勤於著述,生前曾自選詩五卷,號《丁亥集》。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已有二十二卷本的《劉因文集》流傳。除《靜修文集》外,劉因的著作還有《小學》、《四書語錄》(門生所錄),《易繫辭說》(病中親筆),已佚。劉因還選編過一本《四書集義精要》,此書今天能見到的版本有《四庫全書》影印本(二十八卷)和元至順年間刻本(北京圖書館藏,殘存二十二卷,九冊)。[1]

基本信息

姓名    劉因  
別稱    靜修先生     
字號    字夢吉,號靜修、樵庵,又號雷溪真隱      
民族    漢族      
官職    承德郎、右贊善大夫  
爵位    容城郡公  
追贈    資善大夫、翰林學士     
諡號    文靖     
出生地   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
出生時間  1249年閏2月9日   
去世時間   1293年4月16日
所處時代   元朝   
主要作品   《四書精要》、《易繫辭說》、《靜修集》    
主要成就   元代重要的儒學代表人物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 劉因出生於宋理宗淳佑九年(1249年)閏二月九日,蒙古滅金後的第十五年。[2]劉因的故鄉容城地處冀中平原腹地,劉因的祖輩世代居住於此,長期身為金朝的臣民,高祖父、曾祖父和叔祖父曾三世仕金,其父劉述親身經歷了金朝末年的戰亂,而後曾短期在元朝做官,但主要過的是隱居不仕的處士生活。時代的風雲,家業的盛衰,祖父輩的經歷,都在他的心靈中烙上深深的印跡,給予他的思想和性格以重要影響。
  • 劉因在故鄉出生時,已是戰亂初寧的元蒙初年。劉因幼年,就全國範圍說,戰爭雖有,但劉因生活的今河北一帶,倒是一派昇平氣象。這期間,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久亂初寧的年代。元朝初年,由於社會安定,政策得當,北方農業生產得到進一步恢復和發展,「民間墾闢種藝之業,增加數倍」。全國的統一,交通的暢達,也促進了商業和手工業的繁榮,城市貿易、農村集市以及對外貿易都有了巨大發展。劉因的青少年時代正是恰逢這樣一個難得的和平時期,它對劉因思想的形成有巨大影響。 [1] 

少有大志

  • 劉因自幼受儒學家世薰陶,其父劉述興趣廣泛,對天文、歷數、陰陽、醫方、性學、史學等都有研究。劉因出生後,父親對他十分鐘愛珍視,杜絕交遊,一門心思傳授劉因讀書識字。 劉因天資聰慧,穎悟過人,在父親的啟蒙教育下,三歲讀書識字,每天讀千百言,過目成誦;六歲開始學習作詩,七歲(一說十歲)就能寫文章,文筆不俗,落筆驚人。
  • 劉因少有大志,十五歲時就曾作詩明志「鴻鴿凌雲志,燕雀安能知。」青年時代的劉因抱着積極入世的態度,在詩篇中常坦率地表露自己的志向和遠大抱負。二十歲時所作《希聖解》,即以"希賢、希聖、希天"為主旨,並以"天地間一清才"自命。
  • 中統元年庚申(1260年),劉因隨父親遷往真定,師從北方名儒硯彌堅,學業大進,同學中無人能及。硯彌堅不僅才華出眾,而且慧眼識人才,在他所教學生之中,力推劉因,預言劉因會成為名儒。
  • 劉因從硯彌堅處學習的是經學,鑽研訓詁疏釋之說,但他很快便不滿足了。宋金兩代文壇注重「以辨博長雄」的詞章和「誕漫坐雜」的經義,「南北崇尚幾無所分別」,中統年間前後,經許衡竇默姚樞等人的提倡,在南方被公認為「正學」的程朱理學也規模日廣地傳播到北方。劉因對早年研習的「訓詁疏釋之說」本來就心存疑惑,接觸到了理學著作,為學方向及思想面貌便發生了巨大變化,開始專心研讀程朱諸書。[3]

授徒明道

  • 劉因家境貧寒,經常家無餘糧手無餘錢,雖然自己學有所長,遠近知名,但他仍能安貧樂道,不苟合於世,也不亂結交朋友,不義之財更是一分不取。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父親劉述病逝,經濟更加窘迫,無力安葬,劉因無奈之下寫信給父親的好友楊恕,在其資助下才得以完成喪事。
  • 至元十一年(1274),元朝下詔伐宋;大軍浮漢入江,水陸並進,順流而下。不到兩年,宋亡。劉因頗傷宋朝為奸臣所誤,拘留元朝國使以挑兵釁,終致國亡,遂作《渡江賦》以哀之。他曾欲南遊江湖,覽觀南宋諸先儒名跡,但未能成行,反而北上易州(今河北易縣),到當時辭官家居的何瑋家館課授徒。何瑋曾參與伐宋之役,藏書中有不少是從南宋舊境攜回的理學書籍,這些書在北方不易搜尋,劉因教書三年,得以實現「館於藏書之家而肆其檢閱」的宿願。
  •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劉因三十歲,元初沒有科舉取士,知識分子無由進入仕途。劉因身為布衣,雖抱負不凡,但建功立業實難。為了謀生,劉因只得在家開設學館,授徒教學。他自編教材,見解獨到,將理學貫穿教學之中,講究師道尊嚴。他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讓每個人都有所成就,因此聲名日隆。 朝中公卿官員過保定的很多,聽到劉因的名聲,往往登門拜見。劉因謙虛謹慎,深居簡出,拜訪的官員,他大都遜避,不與相見,非常有個性和操守。
  • 至元中葉,忽必烈長期倚信以「理財」固寵的回回大臣阿合馬,日益疏遠「諱言財利事」的朝中儒臣。劉因遂採取超脫於政治的處世態度。劉因非常欣賞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就將居所題名為「靜修」,以自表心志。[4]

東京執教

  • 至元十九年(1282),權傾一時的阿合馬被殺,元廷的政治鬥爭形勢發生了變化。被蒙古、色目和漢族高級官僚中的漢法派所一致擁護的新政治領袖、太子真金,更加積極、直接地參與各種有關的政治活動,一時間在漢族士人中引起對於「朝政更新」的強烈樂觀情緒。
  • 由於士大夫對劉因多所稱譽,名聲越來越大,丞相文貞王不忽木尤其極力薦舉,太子真金下詔,征劉因入朝,授給他承德郎、右贊善大夫的官職(五品)。這時的朝野對真金改革朝政的過度希望,無疑也感染了劉因,且真金甚重儒臣,關懷備至。劉因受教之後,便與使者通行。
  • 當時,真金在宮中建立大學,原由贊善王恂執教。劉因入朝時,王詢剛剛去世,於是就接替他的職位,教授宮廷子嗣讀書。劉因一介儒生,教授鄉里,忽然受到朝廷的徵聘,一躍而成為朝官,且成為大學的教授,這表明,劉因此時在學問上已經成熟,並有相當建樹,是以聲名遠播。劉因入朝為時不長,因繼母病重,辭官歸家。第二年繼母去世,依當時風俗,劉因要居喪守孝,為官的事遂被擱置。 [5]

重歸隱淪

  • 由真金所發動的更新朝政的改革,還來不及等劉因母喪服除,就因與元世祖忽必烈政見不合而中途夭折。這次事件給予劉因很深的刺激,使他對於元朝政治再也不抱什麼希望,而且反過來,對於自己輕易應詔、一聘而起十分後悔,遂隱居以教學為生。
  • 此後的幾年間,因遭荒年,糧價上漲,他的生活頗為桔據,有時不得不以一些代食品糊口。此時期的詩作中對這種清貧生活多有反映,並流露出比較濃重的隱逸情調。劉因的生活不僅是清貧的,而且是孤寂的;不幸接連而至:早失父母且不說,兩個姐姐又相繼亡故;四十歲後喜生一子,卻又不幸早夭。劉因身體本來就比較羸弱,喪子的憂傷更使他受到沉重打擊,以致百病纏身,"形體癯瘁,鬚髮斑白"。[6]

二次被征

  •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劉因四十三歲。元世祖忽必烈殺權相桑哥,「朝政又一更新」。又有朝臣薦舉劉因,忽必烈下詔以集賢學士、嘉議大夫徵召劉因,這個職位屬於"三品清要之職",授給一個平民,在當時是被人看作"不次之寵"的。但此時的劉因,身體已經惡化到"不能扶病而行"的地步,且不願再仕,於是上書"以疾固辭",寫下了著名的《上政府書》(一名《上宰相書》)表明心跡。
  • 上疏呈至朝廷,忽必烈甚感遺憾,惋惜地說:「古時有不肯受召的臣子,就是這樣的人吧。」[7]

因病辭世

  • 至元三十年(1293 年),國子助教吳明又陳書朝廷,薦劉因為國子祭酒。但就在這年夏季四月十六日,劉因竟因病與世長辭,終年四十五歲。元仁宗延祐年間贈翰林學士、資善大夫,追封容城郡公,諡號文靖。 [8]

人物紀念

  • 劉因墓在容城縣北易水(拒馬河)南岸,後為容城八景之一,中有碑,內塑先生像,庭前植柏。經過"四清"和"文革",遭到徹底破壞,遺蹟今已蕩然無存,碑蠍也已不知下落。
  • 在容城縣城內,還建有一靜修祠。 [9]該祠民國初期尚存,日偽統治末期,在美機轟炸中被毀。遺址在今容城縣委招待所院內。

理學思想

天道思索

  • 程朱理學是以理作為最高範疇,理無所不包,無處不在,是天地萬物的本原,劉因繼承了程朱的理本論思想,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他的天道觀。
  • 劉因認為,理是天地萬物的本體,天地萬物皆由理所生,萬物形體消滅後又復歸於理。宇宙天地之中,只有一個共同的理,即天理,具有天地萬物之本原的涵義。劉因關於理的闡釋,不僅言明理具乎乾元之始 ,是先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獨立的本體,而且強調理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在劉因的思想中,理既是一種超然的神秘實體,又是萬物產生、變化的根據,體現在萬物之中,並主宰萬物。
  • 程朱論道 ,不同於老莊,他們是以理為道。 在劉因這裡, 道是與理同一的範疇。劉因以道為宇宙萬物的本體和生產萬物的本原。劉因並不是孤立地論道,而是從道與物的關係中釋道的,劉因堅持物以道為體,舍道則物無所依據的思想。顯見,這個道只能是一種抽象的絕對本體。[10]

天人合一

  • 劉因把「化」(宇宙間的化育)區分為「天化」(天地的化育)和「人化」(人群的教化)。天化表現為陰陽五行運行於天地之間的自然界的秩序、生成萬物、繁衍生息、綿延不絕、運動不停;人化則表現為五倫為代表的綱常倫理所維繫的社會秩序。他認為,這種社會秩序是與自然秩序完全相符合的,而要由聖人來完成。天化人化的根源都是「天」,天化的理在世界一開始就已具備,人化的理則是在人類產生之後才出現的。
  • 劉因由「天化」引出「人化」 ,並認為 「人化」源於「天化」,主張「天人合一」。 在劉因看來,人倫物理,皆來源於天地造化自然之理。劉因強調要順天化,盡人道,主張事在人為,不要因為「時運」的變化而放棄自己的努力、無所可為。.天道,主要指自然規律(也有某些神秘意味);人道則指社會制度、倫理規範、政治措施等。劉因認為,這二者是合一的、一致的。天道是人之行事必須遵循的至理,又是人事最終成敗的關鍵。人性由天道所決定,人心又是人性的樞機,只有做到人心、人事暗合於天道,才能成功。
  • 劉因所謂 天人合一 ,就是以天道為依據,為準則,要人道合於天道。從本體上講,天道是人道的根本,即自天而人;從作用上說,必須用人道去符合天道,即自人而天。聖人根據天道來確立人道,是天道的體現者和人道的完成者,所以說聖人是兼體用的。無論是自然還是社會,違反了天人合一的原則,就會出亂子;實現了天人合一的原則,一切就都會有良好的秩序。劉因的這些說法,表明了他為解釋天人關系所做的努力。他主張的天道不可違反說,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他強調的"執天之行"說,也沒有忽視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但他以人事比附自然,突出聖人的作用,則不免有些牽強。[11]

觀物思想

  • "觀物"是北宋邵雍的哲學用語,其主要哲學著作有《觀物內篇》、《觀物外篇》。其所謂"觀",既指感官對外物的認識,又指心靈的體認和理性的反觀。因此,"觀物"是有不同層次的,既有認識論意義,又有方法論意義,尤其指一種修養境界意義。劉因對"觀物"說十分欣賞,直接提出"觀物"的詩就很多,表達的都是一種感受("受用")、意境。
  • 劉因在《退齋記》中談到道與物的關係,他堅持物以道為體,舍道則物無所依據的思想。他所講的物是指有形可見的客觀事物。對這種物的實在性、真實性,劉因在認識上表示懷疑,進而認為由於人們對外界現象的認識是不真實的、不可靠的,所以人們不能認識物的本來面目,應當放棄對客觀事物的認識。
  • 劉因把"觀物"作為一種修養境界、一種思想方法來運用,因而常表現出一些辯證色彩,劉因講到過事物矛盾對立的普遍性問題。堅持樸素的辯證觀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優良傳統,宋代理學諸大家在這方面亦做出了傑出貢獻,如張載講"一物而兩體",程頤講"動靜無端,陰陽無始",朱熹講"凡事無不相反以相成",都是很精彩的。劉因這一思想正是對這一優良傳統的繼承。[12]

心性修養

  • 劉因認為,太虛之氣(即元氣)是萬物之根源,因而也是人性之來源。人性善惡,取決於「陰陽」二氣。氣有剛柔,稟而為性,剛柔各有善惡,因而人性分為四種類型。在這裡,劉因是用物質性的氣來說明人性之善惡的。他認為善惡來源於陰陽二氣,而不是來源於理,也不是心。因此,他的人性說既不同於程朱的「以理為性」 ,又不同於陸九淵的「以心為性」,他用氣來說明人性。
  • 劉因強調「無待於外 ,自求本心」的求理方法。劉因強調養氣持守、不動心。這種不動心,基本上是沿襲周敦頤的「主靜」 到程顥的「居靜」方法。不過周敦頤不是主張棄物求靜,而是主張遇物識物,以達到不為物誘。而劉因則視物若無,主張涵養自守,使氣不暴於外。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不動心」。這樣一來,不僅我遇物相忘 ,而且物遇我,一如相忘。[13]

象數思想

  • 「象數」是用「象」和「數」解釋《周易》的一種學說。「象」指卦父的象徵意義,如乾坤分別象徵天地、君臣、男女、君子小人、剛健柔順等等。"數"指卦爻所表現的數量關係,有天數、地數、天地之數、等說法。「象」「數」是《易大傳》中固有的概念,西漢時期形成系統的象數理論,終東漢之世,易學中象數派占主流。魏晉時期,以王弼為代表的義理派興起,倡導"得意忘象"之說,一掃象數而只談義理,象數之學遂一蹶不振。宋代理學興起,周程張朱諸大家,雖都以義理為主,但對象數之學也有一定繼承。
  • 劉因探討了有關"河圖"的一些問題。朱熹寫的《周易本義》一書,有很高的權威性,本該有廓清的作用,但在元代初年,種種不同的說法仍然存在,並有一定影響。劉因維護朱熹的觀點,對於紛紛然的種種議論,持明確的批判態度。劉因還探討了太極圖的作者問題,劉因認為周子的太極圖是自己的創造,但對於邵雍之學,則承認是發於陳傳。他在這方面的學術批評,對於宋元之際污漫的學術空氣,具有一定的澄清淨化作用;對於保護和延存傳統文化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11]

人物評價

  • 硯彌堅:(劉因)經學貫通,文詞浩瀚,當為名儒。
  • 忽必烈:「古有所謂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歟!」
  • 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①「立朝不愈數月,而清節可表於千年。」②「負卓越之才,蘊高明之學,說經奚止於疏義,為文務去乎陳言。行必期於古人,事每論乎三代。漢唐諸子莫之或先;周邵正傳,庶乎可繼。」
  • 黃宗羲:有元之學者,魯齊(許衡)、靜修(劉因)、草廬(吳澄)三人耳。
  • 黃百家:自趙江漢以南冠之囚,吾道入北,而姚樞、竇默、許衡、劉因之徒得聞程朱之學,以廣其傳,由是北方之學郁起。
  • 蘇天爵:鄉間老儒,說經止傳疏義,為文盡習律賦,聞先生講貫,閱先生論著,始則謗訕,久亦敬服。
  • 歐陽玄:「微點之狂,而有沂上風雩之樂;資由之勇,而無北鄙鼓瑟之聲。於裕皇之仁,而見不可留之四皓;以世祖之略,而遇不能致之兩生。烏乎!麒麟鳳凰,固宇內之不常有也,然而一鳴而《六典》作,一出而《春秋》成。則其志不欲遺世而獨往也明矣,亦將從周公、孔子之後,為往聖繼絕學,為來世開太平者邪!」


參考資料

  1. 1.0 1.1  商聚德.劉因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1日
  2. 《靜修集》(四庫全書本)中《先世行實》、《先君記事》二文及蘇天爵的《靜修先生墓表》,對劉因的生年均記為己酉,即1249年。
  3. 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八》:初為經學,究訓詁疏釋之說,輒嘆曰:「聖人精義,殆不止此。」及得周、程、張、邵、朱、呂之書,一見能發其微,曰:「我固謂當有是也。」及評其學之所長,而曰:「邵,至大也;周,至精也;程,至正也;朱子,極其大,盡其精,而貫之以正也。」其高見遠識率類此。
  4. 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八》:公卿過保定者眾,聞因名,往往來謁,因多遜避,不與相見,不知者或以為傲,弗恤也。嘗愛諸葛孔明靜以修身之語,表所居曰「靜修」。
  5. 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五十八》:未幾,以母疾辭歸。
  6. [元]李謙序,見《四部叢刊》影印元至順庚午本《靜修集》
  7. 書上,朝廷不強致,帝聞之,亦曰:「古有所謂不召之臣,其斯人之徒歟!」
  8. 三十年夏四月十有六日卒,年四十五。無子,聞者嗟悼。延祐中,贈翰林學士、資善大夫、上護軍,追封容城郡公,諡文靖。
  9. 《容城縣誌》:靜修飼在縣治西南。
  10. 沈瑩. 元人劉因研究[D].雲南大學,2012.
  11. 11.0 11.1  史仲文等.中國全史·第064卷·元代思想史: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年8月1日
  12. 王慧. 劉因理學教育思想評介[J].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01:87-96.
  13. 劉因《河圖辯》:然其自私者,必出於己而後是,是以致疑於其間者尚紛紛然也。有指伏羲八卦次序為之者;有指先天圖而為之者;亦有主劉牧而疑朱子取捨之誤者;近世大儒,又有自畫一圖為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