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世界植被和地圈生物圈生态系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世界植被和地圈生物圈生态系统》,研究植被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开创性著作。海·沃尔特著。德国1964年出版。以后联邦德国斯普林杰·弗莱格有限公司出版。乌尔莫公司等多次再版。本书已译成5种文字。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绪言,一般部分(含1章),专门部分(共9章),总结和结论,约320页。在气候土壤框架内通过植被研究全面考察了整个地球上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绪言,解释了作者对陆地生物圈进行气候主系列、土壤亚系列和地形亚系列生态系统分类的概念和方法。一般部分,总结了历史因素对陆地生物圈的影响,气候条件及其生态气候图表述,气候和土壤等环境因子对不同植物种竞争能力的影响,生态类型、群落生境的变化规律,变水分、恒水分及喜盐植物的生理特性。专门部分,详细讨论了赤道湿润周日气候带(ZBⅠ)、热带湿润干旱夏雨气候带(ZBⅡ)、亚热带干旱气候带(ZBⅢ)、干旱湿润冬雨气候带(ZBⅣ)、暖温和湿润气候带(ZBⅤ)、典型温和气候带(ZBⅥ)、干旱温和气候带(ZBⅦ)、北部山区冷温和气候带(ZBⅧ)、极地冻土苔原气候带(ZBⅨ) 9个生物群落带区的常见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植物群落特征与分布,生物地理群落生态系统的特征与类型、分布等。此外,有些章节还讨论了相应生物群落带区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些方面,如ZBⅠ中的赤道区的反常气候与植被、热带山区地形生物群落,ZBⅡ中的水分生物群落、喜盐喜阳生物群落、热带山区季节气候地形生物群落,ZBⅢ中的适应缺水条件的控制论解释,亚热带荒漠山地生物群落、纳米勃多雾生物群落,ZBⅣ中的干旱地中海亚生物群落带、ZBⅣ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与ZBⅤ间的关系,ZVⅦ中的沙漠、半沙漠及荒漠亚生物群落带,ZBⅧ中的山地冻土地形生物群落、北部山区泥沼、高位沼泽和西西伯利亚沼泽的典型研究,ZBⅨ中的冻土苔原动物等。并简要讨论了半常绿林、气候稀树干草原、半荒漠、森林—干草原、准北部山区带、森林—冻土苔原等6个过渡带。总结部分评述了整个生物圈(含陆地和水生生物圈)、各个植物带区的植物生物量与初级生产量,以及各植物带区在生物圈中占有的比例。结论部分,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强调了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和工业国家过度技术开发这两大危险,解决这类全球战略问题的紧迫性。

本书自初版以来,一直受到评论界的注意。提供了用生态生理数据描述区域植被生态特征的框架,证实了生态学法则的存在和可预见性,植物的适应引起的形态和功能的转化,通过世界植被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揭示了植物占主导地位的生态过程中的一系列因果关系链。对于从事植被与生态研究和管理的工作者颇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海·沃尔特(HeinrichWalter,1898年— ),德国斯图加特·霍恩姆大学荣誉教授。曾为美国亚利桑那、内布拉斯加和科罗拉多3所大学的洛克菲勒学者,土耳其安卡拉大学和美国犹他大学访问教授,先后担任过史达加植物研究所和植物园主任,霍恩海姆大学教授,曾为4个科学院的成员。1929—1975年分别在北美、南美、非洲、中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从事过实地生态研究。主要著作还有《植物科学导论》(多卷系列教材)、《东欧,北亚和中亚植被》、《不同大陆气候图与地球生态气候系统》(合著)、《大陆生态系统——陆地生物圈》、《陆地生物圈的生态系统》(合著,共3卷)、《一个生态学家的宣言》等。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1],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2]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大多数著作反映实际情况,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不正确的、非科学的;但都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对所收著作,从其特征、版本、作者生平、规模、主要内容、学术或艺术价值、社会作用等方面作出了简要的诠释。

视频

世界植被和地圈生物圈生态系统 相关视频

36植被与环境
远古的植被变成如今的地下财富,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