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疹疫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風疹疫苗,是預防控制風疹疼疾病的疫苗,美國、英國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開始推廣風疹疫苗,以後世界各國開始相繼使用。
風疹疫苗株有4株之多,它們是HPV77-DE5疫苗、Condehilly疫苗、RA27/3疫苗、T0336疫苗。其中RA27/3疫苗已與麻疹、腮腺炎製成麻疹、腮腺炎、風疹三聯疫苗(MMR),並廣為使用。1995年中國已研製成功風疹減毒活疫苗株BRD-II[1],在1998年獲得國家正式文號,一些省份已應用BRD-II和RA27/3株疫苗並將其納入計劃免疫管理。
介紹
風疹減毒活疫苗(Rubella Vaccine Live)是由風疹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兒童常見,成人也可發病。其危害性在於可通過胎盤引起胎兒感染,發生先天性風疹綜合症(CBS),使胎兒畸形,造成家庭的不幸以及社會問題。
預防的疾病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1752年由德國醫生De Bergen首先描述了該病,但由於當時被誤認為是麻疹的變異型,所以又稱德國麻疹。 發病以1-5歲兒童常見,成人也可發病。風疹的臨床症狀較輕,以發熱、皮疹及耳後、枕後淋巴結腫大為特徵。皮疹一般三天即退,故又稱「三日麻疹」,且退後不留色素沉着。有些病例不表現發熱和皮疹[2],故易被人們忽視。年長兒童及成人偶可出現關節受累及紫癜。妊娠早期婦女感染了風疹,新生兒可出現先天性風疹綜合徵,包括心臟畸形、失明、聽力障礙和智力發育不全等畸形,以及發育遲緩、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肝脾腫大、溶血性貧血、間質性肺感染等非畸形表現。
引起的其他病症
風疹一般症狀多輕併發症少。僅少數病人可並發中耳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或心肌炎、胰腺炎、肝炎、消化道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腎病綜合徵、急慢性腎炎等。較重者有下述幾種:
(一)腦炎少見發病率為1∶6000,主要見於小兒。一般發生於出疹後1~7天有頭痛、嗜睡、嘔吐復視、頸部強直、昏迷驚厥、共濟失調、肢體癱瘓等腦脊液的改變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病程比較短,多數患者於3~7天後自愈少數可留後遺症。也可有慢性進行性全腦炎。
(二)心肌炎患者訴胸悶心悸、頭暈、萎軟心電圖及心酶譜均有改變。多於1或2周內恢復。可與腦炎等其他併發症同時存在。
(三)關節炎主要見於成年人特別是婦女患者,中國已有兒童風疹性關節炎的報道,發生原理尚未完全明確多系病毒直接侵襲關節腔或免疫反應所致。出疹期間指關節、腕關節膝關節等紅、腫、痛關節腔積液內含單核細胞。有時數個關節相繼腫痛,類似風濕性多發性關節炎但多數能在2~30天內自行消失。
(四)出血傾向少見由於血小板減少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常在出疹後突然出血,出現皮膚粘膜瘀點瘀斑、嘔血、便血血尿,多數在1~2周內自行緩解,少數病人顱內出血可引起死亡。
視頻
風疹疫苗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第十一講】一個名叫「小紅」的胎兒殺手 ,搜狐,2019-03-08
- ↑ 關於風疹的一些基本常識 ,搜狐,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