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動的木刻字、金屬或膠泥字塊,用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複使用的雕版印刷。早在隋唐,雕版印刷大行於市。傳至宋代,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圖為畢昇。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動的木刻字、金屬或膠泥字塊,用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複使用的雕版印刷

目錄

發明

雕版印刷術起源於古代中國。早在隋唐,雕版印刷大行於市。傳至宋代,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歷代出現各種活字,包括膠泥木活字、陶活字、瓷活字、銅活字等,不過活字印刷術在古代中國並未普及。漢字數量眾多,活字印刷不及西方文字便利,對技術和要求也較高;而雕版印刷容易體現漢字的書法美感,並且便於保存[1]

大約在1045年,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用以取代雕版印刷術。與畢昇同時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詳細記載:[2]

 
沈括:與畢昇同時代的沈括。關於活字印刷的記載首見於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畢升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鬆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着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然後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進行印刷。

畢昇用黏土製成字模,每字一模刻在突面反體,深度為1-2毫米,然後用火煅燒。製版時,在四邊有框的鐵板上放一層松脂、蠟及紙灰,在鐵框上排放鐵條,在兩根鐵條間植以活字,植滿後再置另一鐵條,再行植字,直至整版植滿為止。以火烘鐵板使松脂等融化,冷卻使活字固定在鐵板上。趁未冷前,以一平板在上面按平活字,印版即製成。[3]

印刷時,一般用兩塊鐵板。當第一塊印版植完字後,遂即上墨,覆紙刷印;同時,在第二塊板上繼續植字。第一塊印版印完,用火烘,使松脂等融化,取下活字再用;此時第二塊印版已植好,再刷印。二板輪流交替使用,活字也反覆利用。常用字造20個或以上,以備一版重覆出現時所用;冷僻字或臨時用膠泥刻出。印好後拆版,取下活字,各放入小木格內,外面按字韻分類,貼上紙標籤,以便檢索。[4]

畢昇的活字原料「膠泥」,指燒陶器用的黏土,製成活字後在陶窯中燒,燒成後的泥活字堅硬光滑。[5]畢昇的活字印刷術完整包括製活字、排版、拆版、刷印、活字貯藏及檢索等工序,適用於印製篇幅及印數大的刊物。

法國漢學家儒蓮曾將《夢溪筆談》中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一段史料翻譯成法文,他是最早將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史實介紹到歐洲的人。

膠泥活字

考古學家在溫州發掘出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間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本、在河西走廊發掘出12世紀早期,即晚畢昇約100年的大量西夏文佛經,包括泥活字印刷的孤品《維摩詰所說經》實物。西夏文物專家孫壽嶺燒制出了泥活字2002年到2005年,中國印刷博物館研究室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研製出了可以實際使用的泥活字,同樣證實了泥活字的可行性。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間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本於1965年在浙江溫州市郊白象塔內發現。經寬13厘米,殘高8.5-10.5厘米,紙色發黃,但質地堅韌柔軟,經文按迴旋形排列。經與宋版書比勘,特異之處殊多,而具有活字版特徵:字體較小;字體長短大小不一,筆畫粗細不均;字距極小,緊密無間;排列不規則(呈迴旋形排序,有縱有斜有橫);漏字;紙面可見到字跡有輕微凹陷,墨色亦濃淡不一。

有學者認為,「溫州發現的印本殘頁……考古學家金柏東將此本鑑定為北宋泥活字本。這說明畢昇之後50年(1103)北宋仍以泥活字印書……溫州發現的印本是現存最早的泥活字印刷品,這個結論仍然成立,它是畢昇活字技術的最早歷史見證。」[6];有學者認為,「儘管這一文獻還不能確定為真正意義上的活字印刷品,但它卻不失為當時活字印刷的一個特例,它可以證明活字的存在、活字印刷技術的存在。」[7]

西夏時期採用畢昇泥活字印刷術創製的西夏文泥活字排印的《維摩詰所說經》,印製時間約為公元12世紀前期,只比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晚一百多年,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泥活字印本。[8][9]

西夏(1032-1227)時期的《妙法蓮華經集要義鏡注》某卷末頁有6行題款,記錄了參加印刷該經書的人名及其工作分工,如「印面校者」、「印取字者」、「作字兼丁者」等,僅十餘字,但已概括了活字印刷所經歷的必要工序,有校對、取字、作字兼作字丁、刷印。「取字」、「作字兼丁」等工序,是雕版印刷中根本不需要的工序。

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大臣周必大用沉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的銅版膠泥活字法[2],印製所撰的《玉堂雜記》[10]

安徽人翟金生制膠泥活字十萬枚,在1844年印製自己的詩集《泥板試印初編》,在1857年又印《翟氏宗譜》。原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11]

木製活字

王禎在《農書》中敘述木製活字:「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為行,雕版木為字,用小細鋸鎪開,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試大小,高低一同。然後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夾之。盔字即滿,用木榍榍之,使堅牢字皆不動。然後用墨刷印之」。王禎用木活字在1299年印刷六萬字的《旌德縣誌》100部。[12]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縣尹馬稱德,用十萬木活字,排印《大學衍義》四十三卷二十冊[13]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問會元》、《四友齋叢說》、《晏子春秋》、《小字錄》、《欒城集》等。

  •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詔令制木刻活字。253500個木刻活字,在一年內全部完成,排印了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叢書》。金簡在圖文並茂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書中記述造木活字的程序。[14]

金製活字

金屬活字起源於宋代銅板紙幣,紙幣票面印有料號、字號;這些防偽的部分,每張鈔票不同,在鈔票銅版上留出四方空位,填植活字形成完整的鈔票銅版:每個字取自《千字文》,兩個銅活字可得499500種編號。1914年出版的羅振玉《四朝鈔幣圖錄》收錄1215年鑄金代「貞佑寶卷」五貫八十足陌拓片,其中字料行有銅活字「輶」,但字號行上卻留出一個四方孔。上海博物館藏有1215年金代「貞佑寶卷」五貫八十足陌銅版,其中字料和字號行上各留出一個四方孔未植字。對比這兩張鈔幣,可見銅板上留的方孔9為植入字粒,因為鈔幣版是銅版,植入的字粒必是銅活字;鈔幣銅板上除字料字號外還有印造庫使、寶卷庫使、寶卷副使、攢司、督造庫掐等八個銅活字。金代在1154年就開始印銅版寶鈔,因此金代在1154年就有銅活字;北宋用銅版活字印鈔票應早於金朝,但未有早於1154年的北宋實物,現存最早的北宋行在會子庫是1161年印的,其中有三個字歪斜排列,與其它字大小不同,應當是植入的銅活字。不容置疑中國最遲在12世紀初就通行銅活字,最最當在11世紀北宋銅版活字交子[15]

元朝王禎造活字印書法提到南宋有人使用做為活字:「近世又鑄錫作字,以鐵條貫之作行,嵌於盔內界行印書」。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安徽旌德縣尹王禎,製造3萬餘木活字,排印6萬餘字《旌德縣誌》100部。並余此後不久,刊行所著《造活字印書法[16]

1287年起發行的貳貫至元通行寶鈔上有銅活字「劭」,文物現存內蒙古自治區額齊納旗文物管理所[17]。1341年至1345年刊行的《御試策》銅活字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18]

1375年大明通行寶鈔一貫銅版有「泉字參拾號」5個銅活字,文物現藏貴陽市博物館[19]。*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江蘇無錫印書家華隧,用銅活字排印書籍千餘卷。台北中央圖書館所藏的1490年華燧銅活字《宋諸臣奏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全金屬活字印刷品。[20]1502年華呈尚古齋刊行銅活字本渭南文集50卷劍南集8卷[21]

1500年-1508年常州人用鉛和銅活字排印書籍[22]1517年浙江刊行銅活字諸葛孔明心書,現藏上海圖書館[23]1521年無錫商人安國用銅活字刊行《東光縣誌》6卷,1524年刊行銅活字《吳中水利志》17卷,1524年至1534年刊行銅活字版《古今合璧事類考》69卷[24]1552年明嘉靖刊銅活字蘭墨印本《墨子》15卷,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25]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年),銅活字排印《太平御覽》1000卷。明代銅活字本包括《宋諸臣奏議》、《渭南文集》、《石湖居士集》、《曹子建集》、《蔡中郎文集》、《吳中水利通志》、《唐人集》、《玉台新詠》等。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在常州刊行的銅活字本《文苑英華律賦選》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26]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內府製造25萬枚銅活字,排印66套《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共萬餘卷,1.6億字。內府製造的銅活字,中間也有小孔,用鐵絲貫穿,和元代王禎所述宋代錫活字中有小孔一脈相承[27]

現存清代活字刊本還有〈常州府志》、《近台記聞》、《無錫縣誌》、《精訂綱鑑二十一史通俗衍義》、《紅樓夢》、《萬曆野獲編》、《續資治通鑑長篇》、《學海類篇》、《南疆譯史勘本》、《仙屏書屋初集》、《音學五書》、《琳琅秘室叢書》等。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福建林春祺的福田書海費銀20萬兩鑄造20萬枚銅活字刊印顧炎武《音論》和《詩本音》共12冊及《軍中醫方備要》2冊[28]。1850年廣東佛山鎮唐氏用錫活字印刷彩票和《文獻通考[29]

1907年,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敦煌發現1300年的幾百枚全套維吾爾文字母活字。1928年中國考古隊在吐魯番地區發現帶漢字的維吾爾文活字印本[30]

陶瓷活字

王禎在《農書》中敘述陶製活字[31]。1719年山東泰安舉人徐志定用瓷板印刷《周易說略》[32]

傳播

朝鮮半島和日本

元世祖忽必烈將高麗變為屬國後,最遲在1287年就通行元代鈔幣,1290年元朝寶鈔在高麗全境流通,13-14世紀元朝更在高麗設寶鈔提舉司督印鈔票掌管其發行,使銅活字技術傳入高麗[33]。13世紀末,高麗用金屬活字印《清涼答順宗心要法門》,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金屬活字本。1376年,朝鮮出現木活字《通鑑綱目》。1436年朝鮮用鉛活字刊印《通鑑綱目》。

16世紀末,日本用活字刊行《古文孝經》、《勸學文》。

菲律賓和越南

西班牙占據菲律賓以後,便利用當地華人(主要是福建移民)印刷宗教書籍。早期菲律賓主要的拉丁文和西班牙文書籍以及中文譯本皆出自華工之手。中國活字印刷術和雕版印刷術因此傳入菲律賓。

歐洲

約翰尼斯·古騰堡在十五世紀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學界普遍認爲,他獨立發明,沒受其他文化的影響[34] 。但是1584年西班牙歷史學家傳教士胡安·岡薩雷斯·德·門多薩在所著《中華大帝國史》中提出,古騰堡受到中國印刷技術影響;中國的印刷術,通過兩條途徑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經俄羅斯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通過蒙古商人及阿拉伯商人攜帶書籍傳入德國,古騰堡以這些中國書籍,作為他的印刷的藍本[35]。漢學家安田朴René Étiemble曾以「歐洲中心論欺騙行為的代表作:所謂古登堡可能是印刷術的發明人」為題,論證歐洲的活字印刷術來源於中國。[36]

意大利人則將活字印刷的發明歸功於威尼托出生的意大利印書家帕菲洛卡·斯塔爾迪Panfilo Castaldi,傳說他見到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回來的雕版印刷,受其啓發,他發明了活字法印書。意大利人為此特地在他的出生地樹立他的雕像作為紀念。[37]

1440年左右,約翰內斯·古騰堡的鉛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1463年傳入意大利。1479年傳入法國。1476年傳入英國。到1500年時,就基本傳遍了歐洲大大小小的商業中心,實質上推進了印刷形成工業化。

在電腦排版流行以後,活字印刷逐漸消聲匿跡。

西式鉛字印刷傳入中國

18世紀初,巴黎曾刻出一套十萬餘字的木刻漢字,但規模過於龐大,難以使用。19世紀初英國的瓦茲曾造出一套淮確的活字,但成本如此之高,普通漢字印刷沒有希望能夠使用。所幸1827年至1835年,英國倫敦傳道會熱心的傳教士撒母耳·台約爾馬六甲,結合歐洲的工藝和華僑工匠的手藝,研究和設計了漢字活字陽文鋼模、陰文銅模,鑄造漢字金屬活字三千餘字,他的漢文活字既價廉又物美。他第一次成功地用金屬活字印刷了漢字聖經[38]。1839年,英國倫敦傳道會傳教士理雅各馬六甲英華書院及其印書廠的華文活字和印刷機器,遷往香港。香港首份華文報章《遐邇貫珍》就是用英華書院的漢字活版印刷廠印刷發行的。當時英華書院鑄造的中文活字,世界聞名:俄國沙王欽差大臣、法國巴黎學會、新加坡政府、太平天國、兩廣總督、上海道台、清廷總理衙門等,都先後購買過英華書院鑄造的中文活字,或全套活字銅模,是為西人鑄造的中文鉛字傳入中國之始。

1843年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麥都思美魏茶慕維廉艾約瑟等在上海創建墨海書館,是上海最早的擁有西式漢文鉛印活字設備的印刷機構。墨海書館刊行的鉛活字本,包括脾治文的《大美聯邦志略》等。

1873年英華書院校長理雅各返回蘇格蘭的家鄉;王韜買下英華書院舊址的中文活字印刷厰,在荷李活道29號,創立中華印務總局-世界上第一家採用西式中文鉛字排印書籍的華本印刷廠。1874年王韜創辦的《循環日報》是世界上第一家採用西式中文鉛活字的華資中文日報。

相關文化遺產

2010年11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國瑞安的木活字印刷術被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9]

參考文獻

引用

  1. 存檔副本. [2015-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徐仁雨《印刷術未能廣泛使用的原因》
  2. 2.0 2.1 見《夢溪筆談卷十八 技藝,原文:「……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版,其上以松脂臘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餘印,以備一板內有重複者。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3. 潘吉星:《中國、韓國與歐洲早期印刷術的比較》(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頁65-66。
  4. 潘吉星:《中國、韓國與歐洲早期印刷術的比較》,頁66。
  5. 潘吉星:《中國、韓國與歐洲早期印刷術的比較》,頁75。
  6. 潘吉星:《中國、韓國與歐洲早期印刷術的比較》,科學出版社,1997年
  7. 史金波、雅森·吾守爾:《中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和早期傳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8. 孫壽嶺:《西夏泥活字版佛經》(1994.3.27版)《中國文物報》
  9. 武威孫壽岺與西夏泥活字版《西夏文維摩詰所說經》(2002.8) 《中國印刷》
  10. 徐憶農著 《活字本》 2002 第11頁 ISBN 7806437959
  11. 錢存訓著 《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 187頁
  12. 錢存訓著 《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 191頁
  13. 張秀民 《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 1958 人民出版社 83頁
  14. 錢存訓著《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193頁
  15.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史》 第二章 《金屬活字印刷的發展》 41-54頁
  16. 同上
  17.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史》 第二章 《金屬活字印刷的發展》 75頁
  18.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史》 第二章 《金屬活字印刷的發展》 79頁
  19.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史》 第二章 《金屬活字印刷的發展》 81頁
  20. 錢存訓著 《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 196頁
  21.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史》 第二章 《金屬活字印刷的發展》 88頁
  22.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史》 第三章《金屬活字印刷的發展》 2001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89頁
  23.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史》 第三章《金屬活字印刷的發展》 2001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89頁
  24.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史》 第三章《金屬活字印刷的發展》 2001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89頁
  25.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史》 第三章《金屬活字印刷的發展》 2001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91頁
  26.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史》 第三章《金屬活字印刷的發展》 2001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98頁
  27.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史》 第二章 《金屬活字印刷的發展》 52頁
  28.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史》 第三章《金屬活字印刷的發展》 2001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99頁
  29. 錢存訓著 《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 200頁
  30. 《王禎的木活字版與轉輪排字盤》[失效連結]
  31. 錢存訓著 《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 188頁
  32. 錢存訓著 《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 187頁
  33. 潘吉星 《中國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史》 第六章 《中國印刷術在朝鮮的傳播》 169-170頁
  34. 《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 作者:[美]邁克爾·H·哈特 著 http://www.cidianwang.com/wenxue/xiandai/3303.htm
  35. 錢存訓《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 第八章 《紙與印刷術的西傳》
  36. 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法]安田朴著,耿異譯,商務印書館2000年7月
  37. Curzon, Robert. 《意大利圖書館簡介(A Short Account of Libraries in Italy)》 pp. 6ff. Quoted in Henri Cordier's annotations to Marco Polo (Yule, Henry; Cordier, Henri,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The Complete Yule-Cordier Edition, reprint by Dover, 1993), 138.
  38. 偉烈亞力原著 倪文君譯《1867年以前來華基督教傳教士列傳及著作目錄》第005頁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
  39. 活字印刷術被列入急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11-13.

來源

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