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慕尔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慕尔堂(Moore Memorial Church)是中国上海市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由美南监理会创建,后来加入卫理公会,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后改名沐恩堂。慕尔堂位于上海的闹市中心——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汉口路西口),正面向西,正对着上海跑马厅——今上海人民广场

沐恩堂前身为“三一堂”,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美国监理会传教士蓝柏在法租界郑家木桥(今福建中路延安东路附近)建造。光绪十三年(1887年),传教士李德另在今云南中路汉口路建造“监理会堂”。光绪十六年(1890年),改名“慕尔堂”,以纪念美国堪萨斯州捐款人慕尔去世的女儿。

1929年,监理会将汉口路云南路口的原址卖给人开扬子饭店,而在西侧西藏路口的中西女塾(已经迁往西区忆定盘路)原址上动工兴建新堂,由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筑面积3138.5平方米,于1931年落成。教堂两边回廊上有楼,供唱诗班用。大堂仿哥特式,内顶部及四周门窗皆呈尖拱形。红砖外墙。

1936年,锺楼顶上竖起一座5米高的旋转霓虹灯十字架。该堂早期主任牧师多是美国人。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慕尔堂被日军占领,作养马场之用,到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回,座椅大多被破坏。1958年,慕尔堂成为黄浦区联合礼拜场所,改名“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

文革时期,该堂被迫关闭,宗教活动停止。1979年9月2日,沐恩堂恢复礼拜,是上海恢复宗教活动较早的基督教堂。

1993年,慕尔堂列为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

建筑历史

教堂坐东朝西,占地面积为134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38平方米,砖木混合结构。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担任建筑设计,邬将建筑平面和造型设计得自由组合,外墙以凹凸红砖相拼,体现了他设计的特性。建筑群正中为大堂,三跨空间,其中中央跨度特大,三面围有挑台,共设1000个座位。西南角有塔楼一座,毗邻有4层附屋和附属学校。外立面为深褐色面砖,墙角和窗框镶嵌隅石,显得古朴和神秘。教堂建成后,被当时称为“建筑雄伟,居全国各堂之首”。1936年有位美国教徒捐款,在塔楼顶部安装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底座装了马达,可使闪亮的十字架四面转动,使教堂名气更大。1958年开始,黄浦区基督教各教派实行联合礼拜,定名“沐恩堂”,意为沐浴于主恩之中。

2009年三月初,上海基督教沐恩堂计划启动修复工程,该工程计划于2009年9月2日沐恩堂复堂30周年之际完成并对外开放。据沐恩堂主任牧师姜茜莉透露,已有80年历史的上海沐恩堂已经开始按“修旧如旧”的标准全面修缮,将首次配置现代化消防装备和安全监控设施,在牧师讲道的圣台安装多媒体系统,并在建筑上安装照明泛光设施。钟楼顶部霓虹灯十字架也将按旧貌复原,并恢复旋转[2]

多年来上海沐恩堂的外面和内部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据悉,这次修缮将对外墙红砖进行彻底检查、整修,对损坏严重的砖块进行更换。供牧师讲道、唱诗班献唱的圣台将进行扩展,并安装多媒体和同声翻译系统,以满足国内外信徒的需求。由英国人生产的消防装备已经使用多年,功能早就退化,修复后将首次全部更换成现代化的消防装备。即将安装的安全监控设施将确保沐恩堂的安全。考虑到人民广场的整体风格和世博会的需要,沐恩堂还将首次安装照明泛光设施,为人民广场增加一座“亮堂”建筑

视频

慕尔堂 相关视频

邬达克的得意之作!1931年建成的慕尔堂,在抗战期间挽救了很多生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