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克麗奧佩脫拉一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

圖片來自itsfun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忒婭·埃庇法內婭·敘拉希臘語Κλεοπάτρα Α' Θεά Επιφανεία η Σύρα拉丁化Kleopátra I Theá Epiphaneía ē Sýra;約前215年—約前176年),希臘化時代敘利亞塞琉古王朝公主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共治王后女王(女法老,約前193年起在位至逝世)、攝政女王或太后(前180年起在位至逝世),敘利亞國王安條克三世大帝)與王后拉俄狄刻三世的女兒,埃及國王(法老)托勒密五世的妻子,國王托勒密六世托勒密八世的母親,也可能是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二世的母親。她是托勒密王朝第一位以國王母親的身份統治埃及的女王,也是繼阿爾西諾伊一世以後第二位外來的女王,並且是第一位握有實權的女王。

名字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全名克利奧帕特拉·忒婭·埃庇法內婭·敘拉。其中她的第一個名字克利奧帕特拉意為「父親的榮耀」,即指她是她的父親安條克大帝的榮耀,據說取名自亞歷山大大帝的胞妹馬其頓的克利奧帕特拉;馬其頓的克利奧帕特拉在其生命的最後時刻與托勒密王朝的建立者、埃及國王法老托勒密一世訂婚,雖然兩人沒有真正結婚,但托勒密一世以此宣稱自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合法繼承人;塞琉古王朝諸王也不甘示弱,也宣稱自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合法繼承人,所以安條克大帝為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取了這個名字;她是第1位獲此名字的塞琉古王室和托勒密王室成員,故被後世史學家稱為克利奧帕特拉一世;而相對的,克利奧帕特拉一世的哥哥塞琉古四世本名亞歷山大,所以他們兄妹倆被視為亞歷山大大帝和馬其頓的克利奧帕特拉兄妹的再世,顯然這個名字具有政治意義;以後托勒密王朝的很多女王都取這個名字,最後一位、也是最著名的一位就是埃及艷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而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則是托勒密王朝諸位克利奧帕特拉女王中唯一一位外國人。克利奧帕特拉一世的第二個名字忒婭在希臘語中是「女神」的意思,而第三個名字埃庇法內婭有「顯赫的」之意,這兩個名字合在一起意為「顯赫的女神」,是在她結婚時的王室祭祀儀式上所獲得的尊號,帶有宗教神學色彩;她的夫君托勒密五世也同時獲得了一個與之相對的男性尊號——忒俄斯·埃庇法涅斯,意為「顯赫的(男)」;他們夫婦倆顯然已經被尊為人間的神。她的最後一個名字敘拉綽號,意為「來自敘利亞的」,因為她出嫁前本是敘利亞塞琉古王朝的公主

作為埃及女王(女法老),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和其他歷代法老一樣擁有5個代表其神之化身的王銜,但如今她的王銜中只有荷魯斯名(或稱荷魯斯銜,即假名)和拉名(或稱拉之子名,即真名、本名、出生時取的名字)留存於世。她的何魯斯名在埃德富神廟的牆壁上被发現,其意為「年輕的女孩、君王(指其父安條克大帝)之女、君王所創造、被埃及眾神所喜愛、被赫努姆(這裡指其子托勒密六世)的攝政(或共治者)、使兩地(指上埃及下埃及)滿意、把人民完全獻給使人強壯的塞易斯夫人奈特和大眾稱頌的哈托爾『兩夫人』(指保護上、下埃及的兩位女神)」;而她的拉名即其本名「克利奧帕特拉」

生平

出生與早年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出生於敘利亞塞琉古帝國首都安條克(今土耳其安塔基亞),具體的出生時間不確定,大約在公元前219年至前210年之間,也有可能在前212年之前,現大多認為是在前214年。她的父王是安條克三世(被尊為「大帝」),母親可能是安條克三世的第一任王后拉俄狄刻三世,因為沒有任何原始資料表明她的母親究竟是誰,只能以她懂得出生時間來推測,而推測的前提是——她是嫡出(王后所生)的公主,而不是庶出的(即不是私生女)。她是安條克三世五個子女中的第三個,她有兩個哥哥(即塞琉古四世安條克四世)和兩個妹妹。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雖然是敘利亞的公主,實際上沒有任何敘利亞血統,她是古希臘馬其頓王國的後代,所以說她是希臘化的馬其頓人。在這一點上,塞琉古王室和埃及托勒密王室一樣,都是以異族身份進行統治的。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的早年正值塞琉古帝國逐漸強大、而埃及托勒密帝國日益衰敗之時。年輕的法老托勒密五世統治下的埃及成為其他希臘化各國的侵略對象。安條克三世與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締結密約,圖謀瓜分托勒密帝國的海外領地。腓力五世奪取了一些島嶼,而安條克三世則在第五次敘利亞戰爭中把整個小亞細亞巴勒斯坦攫為己有。

在前196年或前195年或前194年,埃、敘兩國媾和。根據條約,埃及方面,托勒密五世承認失去所有被占領土(除塞浦路斯昔蘭尼加保有);敘利亞方面,安條克三世而把克利奧帕特拉公主嫁給托勒密五世,作為兩國和解友好的表示。這顯然是一場政治聯姻

出嫁與為妻

公元前194年或前193年,托勒密五世與克利奧帕特拉一世的婚禮拉菲亞(今巴勒斯坦國拉法赫)舉行。在結婚時的王室祭祀儀式上,托勒密和克利奧帕特拉被尊為「兩位顯赫的神」,他們的尊號也由此而來。婚後遵照托勒密王室的傳統,克利奧帕特拉一世成為托勒密五世的王后共治女王

克利奧帕特拉一世在與托勒密五世的共治時期,關於其活動的記錄不多,主要有:前187年,克利奧帕特拉一世被指定為維齊爾(相當於首相),約前189年(前187年以前)或前185年或前184年生獨生女克利奧帕特拉二世,前186年或前182年生長子托勒密六世,前184年或前183年或前182年或前181年生幼子托勒密八世

攝政與逝世

前180年,托勒密五世遇刺,年僅5歲或6歲的長子托勒密六世繼位。由於國王年幼,無法處理政務,其母克利奧帕特拉一世便以「太后」身份攝政,繼續獨自統治埃及。她也被認為是攝政女王或依舊是共治女王,因為在希臘化時代的國家(主要是馬其頓帝國及其繼承者如埃及托勒密帝國、敘利亞塞琉古帝國),女性王室成員的地位和男性不相上下。當托勒密帝國的朝臣們傾向於和塞琉古帝國為敵時,女王的立場比較尷尬,因為塞琉古帝國畢竟是她的娘家,她不可能和娘家人作對;而塞琉古帝國的君臣們也希望女王成為他們在埃及的代理人,不過他們很快失望了,因為女王也不可能置夫君和兒子的基業於不顧。

女王替兒子統治的時期也是她生命的最後階段,在此期間,埃及十分平靜,沒有戰事。她沒有與羅馬共和國絕交,也沒有將他的亡夫托勒密五世晚年進攻敘利亞的計劃付諸實施。

女王的後半生一直致力於使埃及在羅馬與敘利亞的衝突中維持中立。女王於前176年春季或前178年到前177年之間駕崩,非常突然,不過也有學者猜測,她在彌留之際已經準備好讓另外一位宮廷要員在她死後接管她的攝政統治權,所以她的死可以說並不突然。隨後在前175年,在女王的娘家敘利亞發生了流血政變,國王塞琉古四世被殺,本應傳位給他尚在羅馬當人質中的兒子德米特里,但他的弟弟安條克在帕加馬國王的軍隊支持下篡奪了塞琉古王朝的王位,是為安條克四世。因兩國政局先後發生劇變,女王在世時對塞琉古親善政策策也立即變換,雙方關係變得非常緊張。

女王的長子托勒密六世獲得了菲洛墨托爾希臘語Φιλομήτωρ)的綽號,意為「篤愛母親的」,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他統治的早期是在女王的監護或攝政之下度過的。可能是女王唯一的女兒的克利奧帕特拉二世後來按照古埃及王室近親結婚傳統嫁給了弟弟托勒密六世,並成為弟弟兼丈夫的共治女王。女王的幼子托勒密八世後來也成為了國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