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德里達
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公元1930年7月15日-公元2004年10月8日),法國哲學家。是20世紀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國思想家之一,西方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著名的哲學家。1983年起任巴黎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EHESS)研究主任,還是國際哲學學院創始人和第一任院長,法蘭西公學名譽教授。
雅克·德里達 | |
---|---|
出生 | 1930年7月15日 |
國籍 | 法國 |
職業 | 哲學家 |
知名於 | 西方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著名的哲學家 |
知名作品 | 《論文字學》 、《書寫與差異》 |
雅克・德里達生於阿爾及利亞。19歲時回法國就學,1956~1957年在美國哈佛大學深造。60年代成為《泰凱爾》雜誌的核心人物。60年代末與該雜誌分裂。後一直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任教。曾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和耶魯大學的訪問教授。
德里達是解構主義哲學的代表人,他的思想在上世紀60年代以後掀起了巨大波瀾,成為歐美知識界最有爭議性的人物。德里達的理論動搖了整個傳統人文科學的基礎,也是整個後現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論源泉之一。主要代表作有《論文字學》(1967年)、《聲音與現象》(1967年)、《書寫與差異》(1967年)、《散播》(1972年)、《哲學的邊緣》、《立場》(1972年)、《喪鐘》(1974)、《人的目的》(1980年)、《胡塞爾現象學中的起源問題》(1990),《馬克思的幽靈》(1993)、《與勒維納斯永別》(1997)、《文學行動》等。[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雅克·德里達
外文名稱:Jacques Derrida
國籍: 法國
民族:猶太
出生日期:1930年7月15日
逝世日期:2004年10月8日
畢業院校: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出生地:阿爾及利亞
信仰:猶太教
代表作品:《書寫與差異》,《論文字學》,《播撒》
職業:哲學家
人物生平
1930年,德里達出生在法屬殖民地阿爾及利亞郊區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大約20歲時,他考入"法國哲學家的搖籃"--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並留在這裡進行教學和研究。他受教於梅洛-龐蒂、阿爾都塞和福柯等人,也深入研究過胡塞爾、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受索緒爾影響的法國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及薩特、巴塔耶、布朗肖的文學等等。後來,這些人大多成為他的解構對象。
雅克·德里達是當代法國知識分子中最有名、最具爭議的睿智人物之一。他開創了「解構」的哲學方法,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很多領域的理解,特別是文學研究。
雅克1930年出生在阿爾及爾郊區的比阿爾,當時的阿爾及爾還是法屬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他出生在猶太家庭,父親是當地酒廠的銷售。剛開始他學業落後,還幻想以後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
1942年投誠法國的政權頒布新法,德里達和其他所有猶太孩子被迫退學,大部分時間和母親呆在家裡。阿爾及利亞的穆斯林占多數,他們的反猶主義讓德里達受了很大的苦,處於低人一等的位置在他心靈深處打下深深的烙印。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說自己傳播的是真理,卻缺乏對其他宗教基本的尊重。
1949年,德里達剛滿19歲就去了巴黎,就讀於聲名顯赫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他是個才華橫溢的學生,學業非常出色,但身為阿爾及利亞猶太人,他被法國的城裡人排擠,處境尷尬。儘管德里達沒有寫自傳,但他的著作很難不被看成是他用抽象語言對自己被排擠經歷的回應。
1960年之後,德里達開始發展他的思想,這些思想後來讓他聲名鵲起。他最終成了歐美知識分子中的名人。他外形出眾、充滿魅力,對雨衣和髮型的品位令人激賞。他的愛情經歷豐富而複雜。
1980年他莫須有地被指控販毒而被捕。有法國總統和左右翼政治家支持,他才被釋放。他喜歡打斯諾克,下午的時間他通常都打斯諾克,技藝高超。2004年德里達死於胰腺癌,享年74歲。[2]
德里達寫了40本書,都很精深。我們可以通過三個名詞來了解它們的重要性,它們聽起來都有點怪:解構、困惑、邏各斯中心論。這些高深的詞背後有着非常重要的思想。
主要思想
德里達的核心觀點是,這種無根據的偏見會導致看不到等式中較弱方的益處和價值。德里達不是泛指任何事都沒有價值,他是強調,我們主要反對的一些東西被忽略的部分值得我們的關注和愛。德里達在他的40本著作中解構了一系列對立的詞彙:理性和激情、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逐利和慷慨、文化層次高和文化層次低。他希望我們看到這些概念背後的衝突,從而理解成對的概念中每一方都不完美,而且需要彼此,而這種必要的緊張無法改變,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們會活得更睿智。
德里達一直運用解構來挑戰傳統和自由市場,看似是推行左翼的觀點,但其實他的思想比這個更為精深。比如在對平等概念的解構中,德里達主張平等永遠比不平等更好。儘管這看起來是一個現代自由派公認的道理,其實這種思想並不深入人心,他指出我們所知的人類境況顯然沒有做到平等。解構一種思想就需要展示這種思想的混亂和邏輯缺陷,並且我們得謹記這種混亂。
德里達批評了人的一種傾向,想象在所有問題背後都有一個完美解決方案在那兒等着。人類是一種註定要帶着很多沒有明顯答案的問題生活的生物,而渴望得到答案是人生問題的根源。他想把我們從對過分簡單化的執着中解脫出來,去理解智慧有不斷搖擺的特性,從而獲得輕鬆一點。比如他說,也許我們很自然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優點、或是愛和性的關係感到困惑,但我們不應該匆忙地對這些問題下結論。等式兩邊都有很多可說的。如果下結論說資本主義要麼極好、要麼罪惡,或者說愛和性要麼緊密相聯、要麼完全無關,這都忽視了真相變化無常的特點。對這些概念感到困惑、不確定,並不表示你很弱或者很蠢,對德里達來說,這反而是成熟的重要標誌。[3]
主要作品
主要代表作有《論文字學》(1967年)、《聲音與現象》(1967年)、《書寫與差異》(1967年)
《散播》(1972年)、《哲學的邊緣》、《立場》(1972年)、《喪鐘》(1974)
《人的目的》(1980年)、《胡塞爾現象學中的起源問題》(1990)
《馬克思的幽靈》(1993)、《與勒維納斯永別》(1997)、《文學行動》。[4]
社會評價
德里達的思想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爭議。由於它的思想和英美哲學主流的分析哲學格格不入,因此他從來不被美國的哲學系所重視。他的思想影響非常廣泛,被用作女權主義運動、同性戀抗爭、黑人運動等的理論武器。而他的思想也不被許多傳統學者所接受,認為他破壞了西方文明。
2004年,德里達與世長辭,法國總統希拉克發表聲明高度評價了德里達畢生對法國思想文化和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正是有了他,法國才給了整個世界一位最偉大的哲學家和對當代知識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的人物。"
德里達既是任教於世界頂尖大學的地位崇高的教授,也是愛打斯諾克、踢足球的阿爾及利亞猶太人,他對現代知識分子世界觀的整個基礎都抱持懷疑態度。和很多重要的思想家一樣,我們重視德里達的思想是因為他糾正了某些偏執看法,在他這兒,偏執是對理性和明確定義過於熱切的追求。德里達並不想去掉所有帶等級的看法,他知道我們應該讚揚善行而非殘忍,機智而非愚鈍,慷慨而非吝嗇。
中國之行
2001年,德里達依次訪問北京、南京、上海、香港。北京大學、南京大學與復旦大學分別在這次訪問中授予雅克·德里達名譽教授榮譽,上海社會科學院授予他名譽研究員稱號,復旦大學中文系與哲學系分別邀請他擔任學術顧問。
參考來源
- ↑ 「只用自己的觀點去理解萬物就是一種暴力」 ,搜狐網,2018-12-16
- ↑ 大哲學家:雅克·德里達,個人圖書館網,2017-04-21
- ↑ 大哲學家:雅克·德里達,個人圖書館網,2017-04-21
- ↑ 認識雅克·德里達,豆瓣網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