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吉
耐吉(Nike,官方發音為/ˈnaɪki/,但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常被發音為/ˈnaɪk/),但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常被發音為/ˈnaɪk/),也有人稱之為耐克,是一家美國體育用品生產商,前身為成立於1964年1月25日的Blue Ribbon Sports,1971年5月30正式成為Nike, Inc.。主要生產運動鞋、運動服裝、體育用品,以自己的品牌銷售,包括Nike、Air Jordan、Nike Golf 、Team Starter等,亦包括屬下全資擁有的品牌匡威等。品牌最為人熟悉的商標包括Just Do It及Swoosh標誌。
耐吉公司 | |
---|---|
Nike, Inc. | |
公司類型 | 上市公司 |
股票代號 |
NYSE:NKE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成分股 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 |
成立 | 1972年 |
代表人物 |
菲爾·奈特:主席及創辦人之一 Bill Bowerman:創辦人之一 Mark Parker:首席執行官及總裁 |
總部 |
美國俄勒岡州華盛頓郡 |
標語口號 | Just Do It |
業務範圍 | 全世界 |
產業 | 體育用品 |
產品 | 運動鞋、運動服裝、體育用品、時裝飾物 |
營業額 | ▲ US$253億 (FY 2013)[1] |
稅前盈餘 | ▲ US$30.40億 (FY 2012)[2] |
稅後盈餘 | ▲ US$22.23億 (FY 2012)[2] |
總資產 | ▲ US$154.65億 (FY 2012)[2] |
資產淨值 | ▲ US$103.81億 (FY 2012)[2] |
員工人數 | 44,000 (2012)[2] |
網站 |
www |
Nike為世界多個足球會及國家地區足球隊提供球衣套件,包括車路士,巴黎聖日耳曼、巴塞隆納、曼城、國際米蘭、巴西、中國、法國、英格蘭、荷蘭、葡萄牙、香港和美國等。
Nike的總部於俄勒岡州波特蘭市近郊的比弗頓(Beaverton),韓國、台灣等設分部。Nike的名稱源自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尼刻。
目錄
歷史
- 1962年,Phil Knight在斯坦福大學編寫論文,估計日本製造的廉價運動鞋可與德國製造的高價格運動鞋競爭。在取得MBA學位後,Knight前往日本,與生產商Onitsuka Tiger的管理人員會面,試圖說服他們讓Knight擁有的藍帶體育公司(Blue Ribbon Sports)成為Tiger在美國西岸的代理商。
- 1964年,Knight把Tiger鞋子的樣板送到俄勒岡大學傳奇田徑教練Bill Bowerman,Knight在本科生時曾參加中距離跑步。 Bowerman建議和Knight建立夥伴關係,Bowerman則提供endorsement clout及運動鞋設計意念。兩人握手並各出資500美元開設新公司。
- 1965年,Jeff Johnson,Knight從前在田徑場上的競爭對手,加盟成為公司首位營業員。他在自己的小型貨車車尾售賣運動鞋予高校學生。
- 1966年,Johnson 在加州聖蒙尼卡開設公司首家零售商店。Knight與Bowerman把他們的握手協議變成正式的合約。
- 1967年,Knight與Bowerman開設藍帶體育公司,註冊成BRS, Inc.。
- 1969年,Knight辭去當時的會計師工作,全身投入BRS, Inc.。
- 1970年,Bowerman以橡膠spikes作實驗,把液態的橡膠混合物倒進妻子的鬆餅器內,其後創作出成鬆餅鞋底('waffle' sole)。
- 1971年,BRS公司與Onitsuka Tiger的關係轉壞,令Knight開始創造一隻運動鞋新品牌。Knight聘請了波特蘭州立大學一位平面設計學生Carolyn Davidson設計新品牌,並把品牌放在鞋的側面。她獲得35美元的薪酬,在Nike工作了數年,直至Nike需要一家廣告公司的服務為止。12年後,也就是1983年,Davidson在一頓午餐上收到一隻鑲有鑽石及Swoosh標誌的金指環,一張證書,及數量未知的Nike股票,以表揚她設計Swoosh標誌對Nike的貢獻。
- 1971年,除了新標誌外,BRS公司亦需要為其新產品定一個新名字,十多個建議,包括Knight最喜愛的「Dimension Six」皆遭受拒絕,直至Jeff Johnson想到Nike,希臘勝利女神的名字。
- 1972年,首件Nike產品,以Swoosh為記認,送到俄勒岡州Eugene,供參加美國奧運田徑選拔賽的選手使用。
- 1973年,美國紀錄保持者史提夫·普方坦尼成為首位穿著Nike跑鞋的主要徑賽運動員,並使不少他的隊友轉用Nike鞋,直至他在1975年5月30日逝世為止。
- 1974年,推出The Waffle Trainer,很快成為美國最暢銷的訓練鞋。
- 1977年,Nike印刷廣告引入標語「There is no finish line」,大受歡迎,並因應顧客需求推出海報版本。
- 1978年,網球選手「壞孩子」約翰·馬克安諾與Nike簽約。
- 1979年,Nike的空氣軟墊「Air」技術,由發明者M. Frank Rudy取得專利,首次應用在Tailwind跑鞋上,把充氣的膠膜放入跑鞋的鞋底以提供軟墊的保護。
- 1980年12月2日,Nike完成首次公開招股,發行2,377,00股B級普通股。
- 1981年12月31日,BRS公司與Nike公司合併,公司以Nike為名。
- 1982年,Dan Wieden與Dave Kennedy開設自己的廣告公司,在4月1日把 Nike帶至新公司。10月,Nike在紐約馬拉松直播時段播出首個全國電視廣告。
- 1982年,Air Force 1 籃球鞋成為Nike首隻採用空氣軟墊的比賽場地用籃球鞋。
- 1984年,Nike 與籃球員邁克爾·喬丹簽約。為邁克爾·喬丹推出的第一代籃球鞋Air Jordan,原本被NBA禁制,並引來公眾廣泛關注。引入Air Jordan籃球鞋系列是Nike其中一個關鍵性成功因素。同年Nike亦簽下巴克里及在手动语言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
- 1986年,全年總銷售額首次超越10億美元。
- 1987年,首次推出Nike Air Max運動鞋,使用更大的空氣軟墊,並首次設計成在鞋底中間側面亦可看到。這成為了第一代Air Max品牌技術,其後並推出更多代產品。第一代Air Max的電視廣告,使用披頭四樂隊的歌曲Revolution,是披頭四的歌曲首次及唯一次被電視廣告使用。
- 1988年,Nike首次推出「Just Do It」口號。
- 1989年,Nike推出一款專為訓練而設計的運動鞋,並有一系列名為「Bo Knows」的紀念性廣告,由參與兩項運動的運動員博·傑克遜(Bo Jackson)擔任主角。
- 1990年,世界上首間Niketown店舖在波特蘭市中心開幕,並取得多項零售設計及商業獎項。在此後10年,Nike在美國、英國及德國共開設了14間Niketown商店。
- 1990年,Nike在波特蘭市西面的華盛頓郡開設世界總部,佔地74畝(0.3 平方公里)。
- 1993年,Nike引領了革新的永續經營計畫「Reuse-A-Shoe」,回收所有的運動鞋加以分割磨碎,用來鋪設球場和田徑場的地板。
- 1993年,巴克里在一個具爭議性的Nike電視廣告出現,聲稱「I am not a role model」。
- 1994年,Nike與巴西國家足球隊簽下長期合約。
- 1995年,Nike推出電視及平面廣告計劃,名為「If you let me to play sports」,指出鼓勵年輕女性參與運動的多項益處。
- 1996年,Nike與高爾夫球選手老虎·伍茲簽約,老虎·伍茲使用Nike Golf產品。當時伍茲剛由業餘轉為職業球手。
- 1996年,Nike在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廣告惹來爭議,當時的宣傳口號「You Don't Win Silver — You Lose Gold」(你不是贏得銀牌,而是失了金牌)引來不少人,包括多位前奧運銀牌及銅牌得主的猛烈批評。
- 1998年,曾經有段時間,Nike在民意調查之後將「Just Do It」的宣傳口號改成了「I Can」。
- 1998年,Phil Knight正式的建立Nike的產品生產設備標準,包含最小用工年齡;空氣品質;強制教育課程;小額貸款促進;工廠監督和進一步透明化的耐克企業社會責任.
- 1999年,Bill Bowerman,Nike創辦人之一,在12月24日逝世,享年88歲。
- 1999年,雖然初時被批評會引致對千禧年的憂慮,Nike的電視廣告「Morning After」贏得2000年艾美獎最佳電視廣告。廣告內容是一個年輕人在2000年1月1日出外跑步時,經過一個又一個人們憂慮在2000年會發生意外及問題的場面。
- 2000年,Nike推出Shox吸震及支撐系統,首先由在手动语言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等美國國家籃球隊隊員在2000年悉尼奧運穿著。
- 2001年,Nike創辦凱西·馬丁獎。該獎項每年皆頒發予在逆境中力求進步的運動員—不管困難是身體上的、意志上的、社會上的還是文化上的。獎項的名字取自凱西·馬丁(Casey Martin),一位因右腿的罕見毛病,與美國最高法院據理力爭,終得以在比賽中使用高球車的專業高球手。
- 2002年,NikeGO推出,大幅增加9到15歲的年輕人運動的時間。
- 2002年,饒舌歌手尼力發表了一首攻佔排行榜的歌曲,歌曲內容是關於Nike的鞋類產品之一「Air Force I」。
- 2002年,Nike憑名為「移動Move」的電視廣告第二次獲得艾美獎,這支廣告的特色是有多種不同運動項目,一個一個串聯起來。
- 2003年,Nike以3億5百萬美元收購曾經破產的運動用品公司Converse。
- 2003年,Nike創辦以來,國際產品銷量首次超越美國本土銷量,見證Nike繼續發展成一間跨國公司。
- 2003年,Nike在康城廣告節獲得全年最佳廣告客戶獎,是廣告節舉辦50年來首家獲得兩次的公司(1994年第一次獲獎)。
- 2003年,高校籃球新星勒布朗·詹姆斯與Nike簽約,亦於該年成為NBA最佳新人。
- 2004年,Phil Knight不再擔任總裁及CEO,但繼續擔任主席。CEO由William D. Perez於12月28日接任。
- 2004年,Nike創立Exeter Brands Group,為生產低價位的運動鞋和運動用品的子集團,品牌囊括Starter、Team Starter、Asphalt、Shaq和Dunkman。
- 2004年,全年總利潤超過123億美元。
- 2004年,Nike推出「LIVESTRONG」宣傳運動,為單車手在手动语言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的基金會籌款。以1美元出售黃色的橡膠手環,希望能夠激勵癌症患者堅強地活下去,至2005年9月,已售出超過5500萬條。
- 2004年6月,筆名小小的中國動畫製作人朱志強起訴耐克在商務中剽竊其卡通《火柴人》。耐克的代表否認這一指控,聲稱火柴人形象缺乏原創性,是在公共領域。朱志強最終贏得訴訟,耐克被命令向這位漫畫家支付3.6萬美元。
- 2005年,Nike推出「Air Jordan 20代」。Nike亦推出Nike Free系列,在保護腳部之餘,亦為穿著者提供像赤腳訓練的優點。
- 2005年,Nike截至5月31日止全年總利潤有137億美元,較上一財政年度增長12%。
- 2006年6月13日,對於Nike的上訴,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黑棍小人」不構成侵權,駁回了朱志強的訴訟請求。[1]
- 2012年10月25日,以2.25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品牌茵寶出售給艾康尼斯品牌集團公司(Iconix Brand Group, Inc., NASDAQ:ICON)。
- 2012年11月7日,以5億美元(約38.75億港元)作價,向私募基金Apax Partners出售旗下手袋及鞋履品牌Cole Haan。
- 2015年12月10日,和美國職業籃球(NBA)天王球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簽下一紙「終身合約」,這是NIKE公司44年歷史上開出的第一份終身制合約[3]。
- 2018年6月,請來LV和Dior Homme的男裝總監維吉爾·阿伯拉赫及Kim Jones為Nike設計名為「Football, mon amour」的世界盃球衣系列[4]。
- 2018年,Craig Green與nike推出聯乘系列,把Nike Flyknit的球鞋布料用於男裝設計上[5]。
參考文獻
- ↑ Nike, Inc. Reports Fiscal 2013 Fourth Quarter and Full Year Results, Transworld Business
- ↑ 2.0 2.1 2.2 2.3 2.4 2012 Form 10-K, Nike, Inc.. 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 ↑ http://news.cnyes.com/20151208/20151208062713552690610.shtml
- ↑ Virgil Abloh與Kim Jones 出手︰史上最潮世界盃球衣
- ↑ Craig Green 重新創建犯罪現場,破天荒與球鞋品牌 Nike 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