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位於南昌市新洲,占地60畝,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3萬平方米,下分將歷史館、自然館、革命館三個博物館。現為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1]、江西省第一批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目錄
館舍介紹
坐落在南昌市贛江、撫河環抱的新洲上,東臨撫河,南接中山橋,西面贛江,北依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環境優美;占地60畝,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3萬平方米;將歷史、自然、革命三個博物館合在一起,組成一座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這在全國尚屬首創。
館舍主體建築造型取材明代景德鎮御窯出土白瓷三管器,歷史館、革命館、自然館三館合一,將古代陶瓷藝術與現代建築風格巧妙地融於一體;莊重典雅,別具一格。館內中心廣場矗立大型青銅雕塑《時空》,由3根仿商代青銅器上的扉棱提梁、仿國寶級文物商代立鹿四足青銅甗和伏鳥雙尾虎以及火炬4個部分組成,寓意燦爛文明,源遠流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初,江西省省委、省政府對博物館事業極為重視,決定在原省科學館的基礎上,籌建江西省博物館。
1953年3月成立江西省博物館籌備處。
1957年7月開始在南昌市八一廣場南端建造陳列大樓。
1961年7月1日,江西省博物館正式開館。
1978年江西革命歷史博物館改稱江西革命博物館,江西省博物館改稱江西歷史博物館。
1981年兩館合併,仍稱江西省博物館。50年來,經過開拓者篳路籃縷,經過幾代人不懈努力,江西省博物館已成為蜚聲海內外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
1999年10月1日,江西省自建國以來投資最大的一項文化基礎設施-江西省博物館落成並正式對外開放,這標誌着江西省博物館以嶄新的姿態邁向新世紀。
館藏作品
該館藏品 3.4萬餘件。展品以江西各地出土的歷代陶瓷器數量最多,如商周時期的印紋陶器、六朝的青瓷器、宋代的影青瓷器、元代的青花釉里紅瓷器以及明清時期的粉彩、五彩、鬥彩瓷器等。洪州窯、吉州窯、景德鎮窯等名窯的產品更具特色。除陶瓷器外,還有一大批金銀器、青銅器、玉石器和古字畫等藏品。展品中還有五四運動時期出版的《新江西》、《紅燈周刊》(趙醒儂主編),以及蘇區石印本《共產黨宣言》、黃公略、滕代遠贈送給地方幹部的銅墨盒、 萬太縣曾招秀送丈夫當紅軍的獎牌、 鑄有「打倒帝國主義」 字樣的地雷、印有「紅軍勝利萬歲」字樣及鐮刀、斧頭、紅軍行軍圖案的青花瓷碗、解放軍橫渡長江時使用過的航標燈等。
該館還曾舉辦《井岡山革命鬥爭展覽》、《貴溪崖墓考古展覽》、《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明清書畫展覽》。《歷代藝術陶瓷展覽》曾赴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展出。《江西古代文物展》曾赴日本展出。
該館編有刊物《江西革命文物》[2]。
基本陳列
江西省博物館新館展示面積13000平方米,分歷史、革命、自然三大展區,全館共設十個基本陳列。歷史館中一件件精美的珍貴文物再現了江西古代先民的偉大創造,印證了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輝煌。革命館裡一座座熱血鑄就的豐碑展示了無數革命志士和先烈前仆後繼、英勇犧牲的大無畏精神;自然館裡一個個生命的故事凸顯了江西獨特的自然風貌和動植物資源。
江西古代陶瓷
陳列了從新石器時代至晚清數千年間的300多件陶瓷精品,其集陶瓷展示、藝術鑑賞和科學研究為一體。
江西客家風情
展出文物近300件,多角度、多層面地展示了客家人的社會生活、風土人情。
革命鬥爭史
反映了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江西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史,特別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在黨的領導下,江西這塊紅土地上演出的一幕幕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史詩。觀眾將受到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海洋生物
陳列了近千件海洋生物標本,如珊瑚、貝、烏賊、蝦、蟹、海馬、鯊魚、中華鱘、鱷魚、龜、海豚等。形態奇特,色彩斑斕。
恐龍世界
採用全生態布展方式,重現中生代茂密的植物景觀、瀑布、火山噴發等場景,利用現代聲光電技術模擬恐龍吼叫、對話,肉食龍與植食龍搏鬥的場面,以及慈母龍下蛋、翼龍滑翔、蛇頸龍戲水的情景。
視頻
江西省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江西新增一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大江網,2017-2-14
- ↑ 南昌紅色景點之《江西省博物館》,江西旅遊,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