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遠
李遠哲 (Yuan-Tseh Lee,1936年11月19日-) 台灣知名化學家,新竹市人。祖籍福建南安。[1]
1936年生,先後就讀於新竹國民小學、新竹中學、台灣大學化學系和台北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
1961年在台北清華大學獲碩士學位後,次年去美國深造,
1974年加入美國國籍,同年去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
1979年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1986年,因首先以分子角度來研究化學反應的動力學而與達德利·赫施巴赫及約翰·波拉尼共獲諾貝爾化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台灣人。
1994年1月15日,返國出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長至2006年10月19日卸任。[2]
現為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名古屋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會長。
目錄
人物簡介
家庭背景
李遠哲的父親是知名畫家李澤藩,出生於新竹市武昌街;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母親蔡配是小學教師,出生於台中縣梧棲鎮梧棲港街,畢業於彰化女中。
李遠哲與太太吳錦麗(Bernice Wu Chin-li)在小學時相識,他們育有兩子一女:長子Ted(1963年出生,新聞業)、次子Sidney(1966年出生,醫師)、長女Charlotte(1969年出生,社會學家)。
兄長李遠川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小弟李遠鵬為新竹國立交通大學教授,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小妹李季眉為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曾任國立中興大學副校長。
人物履歷
求學生涯
1943年入新竹公學校,是校棒球隊及乒乓球隊隊員。
1949年入新竹中學,是校網球隊隊員,並在學校樂團吹長號。
1955年保送進入「國立」台灣大學化工系,次年轉入化學系。學士論文由鄭華生(Hua-sheng Cheng)教授指導,研究用紙電泳分離鍶與鋇。
1959年「國立」台灣大學學士畢業。
1959年入「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原子科學研究所放射化學組碩士班,論文由浜口博(H. Hamaguchi)教授指導,研究溫泉沉積物礦質北投石(Hukutolite)含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1961年留清華擔任助教一年,跟從C.H. Wong教授,分析tricyclopentadienyl samarium的X線結構。
1962年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就讀化學系博士班,論文由馬漢(Bruce Mahan)教授指導,研究電子激發的鹼金屬原子的化學離化過程(chemiionization processes of electronically excited alkali atoms)。在此期間,李遠哲逐漸對離子-分子間作用以及分子散射的動力學(ion-molecule reac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molecular scattering),尤其是利用交叉分子束研究反應動力學(crossed molecular beam studies of reaction dynamics),產生興趣。
1965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畢業。
職業生涯
1967年2月前往哈佛大學,在赫施巴赫(Dudley R. Herschbach)教授處從事博士後研究。
1968年10月任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及佛蘭克研究所(James Franck Institute)助理教授。
1971年10月升為芝加哥大學副教授。
1972年返台擔任清華大學教授半學年。
1973年1月升為芝加哥大學教授。
1974年返回加州柏克萊分校,任化學系教授、勞倫斯柏克萊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同年,成為美國公民。
1975年任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Fellow,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
197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Member,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80年當選「中央研究院」數理組第十三屆院士。
1980年獲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1986年獲授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1986年與哈佛大學赫施巴赫教授及多倫多大學波蘭奕(John C. Polanyi)教授同獲諾貝爾化學獎。
1994年1月15日,放棄美國國籍,回到台灣接替他的老師吳大猷教授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並於2005年宣布2006年「院長」任滿後不再續任,他出任「院長」同時也兼任「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特約講座教授。
1997年6月14日,獲頒「國立」中山大學名譽理學博士。
2007年10月9日,天主教教宗本篤16世任命李遠哲為宗座科學院院士。
2008年3月21日起擔任T3大學聯盟召集人、諮詢委員會委員。
政治生涯
1994年9月應行政院連戰院長邀請入閣,擔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兼召集人,任期直到1996年12月教改會解散。蕭萬長院長任內,指定前教改會委員劉兆玄副院長實際執行教育改革。
1997年12月2日委員會完成階段性任務解散後卸任。
2006年10月19日,「中央研究院」院長任期屆滿,卸任,由翁啟惠接任。他說:回顧過去,最欣慰三件事:「教育改革」、「921大地震重建」、「跨黨派小組」。
2006年6月25日,李遠哲發表親筆署名的四點聲明,原文如下:
1、民主政治和政黨輪替是普世價值,也是本人的堅定信念。本人過去對台灣民主政治和政黨輪替所公開表達的各種主張,今日檢視,依然堅持。2、民主進步黨執政以來,政績有限,弊案不少。對於該黨未能堅持理想,未能謙卑執政,本人深感痛心。殷盼該黨深自檢討,以後功補前過,俾不負人民寄託。3、李遠哲談論陳水扁3、現行《憲法》對罷免總統的高門檻設計,應系當年修憲時着眼安定政局的縝密考量。本人認為,發動罷免的一方應當深切體察憲政之治的原理;但被罷免的人也應當再三推敲「止謗莫如自修」的精義。
2006年7月爆發自肥爭議,李遠哲發表兩點聲明如下:
1、中研院評議委員會決議修正組織規程,增列優遇條款,本人應可留待新任院長批准。惟經深思,本人若因自己也在優遇名單上,便遲不處理,以私害公,對名單上另外五位院士,事實上形成不公平,自非處理院務之所當為。2、本人一向以能為自己的國家服務為無上光榮,因此雖然美、日一些學術機構知道本人即將任滿,紛紛前來議聘,且報酬都在國內標準二倍以上,本人迄不考慮。至於本人是否自肥之人,社會應有公論;因此,對於某些惡意批評,本人並不在意。
2006年10月9日,李遠哲在接受台灣《聯合報》專訪時,承認:「大家對教育確實有很多不滿。但這十多年來,很多人受到誤導,認為教改會要負責;其實教育是大家一直要改革、討論的,要經年累月檢討,方向不對就要改進。」同時,對於台灣教育的問題,李遠哲說:「最大問題出在,大家盲目相信筆試才公平;所以高中老師應該幫忙學生作生涯規劃,就做得非常差,讓補習班可以營利。」
主要貢獻
[[李遠哲李遠哲主要從事化學動態學的研究,在化學動力學、動態學、分子束及光化學方面貢獻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門新技術,1960年才開始試驗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適用於鹼金屬的反應,後來由李遠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教授共同研究創造,把它發展為一種研究化學反應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後十多年中,又經李遠哲將這項技術不斷加以改進創近,用於研究較大分子的重要反應。他所設計的「分子束碰撞器」和「離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種化學反應的每一個階段過程,使人們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學反應的每一個階段過程,使人們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學反應所出現的各種狀態,為人工控制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過程提供新的前景。李遠哲在1986年與哈佛大學Herschebach博士及多倫多大學JohnPolany博士同獲諾貝爾化學獎的消息傳出後,他本人和華人學術界,以及他任教的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師生都很興奮,紛紛向他表示祝賀,讚揚他刻苦勤奮的鑽研精神。儘管李遠哲在政治立場上親綠,但還是對推動海峽兩岸的科研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他除擔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之外,還協助台灣「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研究所設計、安裝一部分子束碰撞儀器,預定年底完成。多年來,他一直與中國科技大學開展學術交流,並幫助中科大化學系開展起化學動力學的研究工作。中國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上海復旦大學授予他榮譽教授頭銜。他還指導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化學研究所建立了三套分子束裝置。
榮譽記錄
李遠哲李遠哲曾獲得美國化學學會的哈里遜豪獎、彼得·德拜物理化學獎、美源都的勞倫斯獎、美國國家科學獎、英國皇家
化學佰法拉第獎和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等。
此外,李遠哲獲得各國學術團體、大學授予之榮譽博士、榮譽教授、榮譽講座、傑出校友、傑出學人等榮譽名銜數十項。並發表科學著作兩百多篇。同時也參與國際學術團體、美國聯邦政府、加州州政府、加州大學和一些私人學術組織中各種委員會諮詢工作。
社會影響
1999年以來,李遠哲每年回台灣多次,除主持學術講習、參加學術會議外,以「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科學研究所籌備處諮詢委員會主席身份,協助原子分所的發展,並直接參與原子分所的設計、研究計劃、科學家的聘任與學術指導等實際工作。李遠哲還是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指導委員會委員。
李遠哲曾分別於2000年和2004年,在台灣地區「選舉」中的關鍵時刻幫助陳水扁獲得「選舉」勝利,而且經常通過媒體與陳水扁當局就個別問題進行唱和,因此台灣媒體評價其為綠營人士。
對於2008年中國國民黨在台「立法院」大勝四分之三個議席,李遠哲搖身變成鼓吹「一黨獨大之弊端」的號手,認為中國國民黨如果在「總統」選舉中再度獲勝,將會壟斷行政和立法權,走回「獨裁」老路。李遠哲的說法與民進黨2008年「總統」參選人謝長廷的口號相唱和,試圖通過這種方式為馬英九當選減分。
社會評價
李敖:李敖在2005年出版的新書《李遠哲的真面目》中,評價李遠哲「是好人,但也會做壞事」, 「沒有領袖風格,只能做科學」,不應把他(李遠哲)「捧上天」。
胡忠信:前台灣「中研院長」李遠哲表態期待民進黨二00八「大選」參選人謝長廷當選,島內專家認為李遠哲這番表態很愚蠢。
胡忠信:從過去李遠哲支持陳水扁當選就可以看得出來其政治眼光有問題;李遠哲不了解政治和民意的運作,應該針對政策向兩大黨候選人提建議,而不是出面表態支持誰。李遠哲應該專心做學術研究,不要涉獵政治。
簡易年表
1936年11月19日,生於日本帝國台灣新竹州。
1943年入新竹公學校,是棒球校隊及桌球校隊隊員。
1949年入新竹中學,是網球校隊隊員,並在學校樂團吹長號。
1955年保送進入國立臺灣大學化工系,次年轉入化學系。
1959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
1959年入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原子科學研究所放射化學組碩士班。
1961年續留清大擔任助教一年。
1962年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就讀化學博士,論文由馬漢(Bruce Mahan)教授指導。
1965年取得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學位。
1967年2月,前往哈佛大學,在達德利·赫施巴赫教授處從事博士後研究。
1968年10月,任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及佛蘭克研究所(James Franck Institute)助理教授。
1971年10月,升為芝加哥大學副教授。
1972年返台擔任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半學年。
1973年1月,升為芝加哥大學教授。
1974年返回加州柏克萊分校,任化學系教授、勞倫斯柏克萊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同年,成為美國公民。
1975年任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Fellow,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
1979年獲選爲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80年當選中央研究院數理組第十三屆院士。
1980年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名譽研究員。
1986年獲授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1986年與哈佛大學赫施巴赫教授及多倫多大學約翰·波拉尼教授同獲諾貝爾化學獎。
1987年5月,與另一位美籍華人得主李政道一起應邀到北京會見鄧小平。
1994年1月15日,放棄美國國籍,回到台灣接替吳大猷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1995年應時任總統李登輝和行政院院長連戰邀請,擔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會)召集人,
1997年12月2日,教改會完成階段性任務解散後卸任。
2000年3月13日,發表辭去中央研究院院長職務;不久接受時任總統陳水扁挽留及續任。
2002至2004年,任亞太經合會中華臺北領袖代表。
2006年10月19日,中央研究院院長任期屆滿,由翁啟惠接任。
2007年1月,被選任為日本學士院客員(對國際學術的發達有特別功勞的外國人研究者,得被選定為日本學士院客員,李遠哲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台灣人日本學士院客員)。
2007年5月22日,出任《台灣大百科全書》,總監修。
2007年10月9日,天主教教宗本篤16世任命李遠哲為宗座科學院院士。
2008年3月21日起,擔任T3大學聯盟召集人、諮詢委員會委員。
2008年當選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任期自2011年開始。
2011年11月,擔任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理事會會員。
2012年9月11日至15日,應蒙古國立大學校長TUMUR-OCHIR Sanjbegz之邀訪問蒙古,訪問期間除接受蒙古國立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外,並發表題為"Sustainability of Human Society"及"Dynamics of Chemical Reactions and Photochemical Processes"兩場演講。
2012年10月17至20日,受巴拿馬第14屆國家科技會議之邀,發表開幕演講,並榮獲巴拿馬頒授「Manuel Amador Guerrero(大十字勳章)」。
2014年5月30日,受邀至 TEDxTaipei 演講,對未來進行闡述說道:「打破一戶一冰箱的思維,由社區共用一個大冰箱來省電;水資源不一定要用於發電,面對酷熱的夏天,可以直接將台灣東海岸又深又冷的海水引至西岸冷卻大都會。」
2014年7月16日,國立交通大學,名譽博士。[3]
經典語錄
⊙、一個人的成敗繫於最艱難的處境中,有些人能繼續努力,有些人承受不了。你如果問我為什麼做得比別人好,大概我比較會堅持吧。
⊙、近代科學的研究已是一個很龐大的社會活動,物理、化學、生物和其他各種研究,很少是一個人可以作出很多科學實驗的工作的。——不管他才能多大,智商多高。現代科學活動是集合很多人的專長及才智,彼此互相幫忙,才可作出一點東西。
⊙、歷史一直在驗證英國阿克頓勳爵的名言「權力使人腐敗,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敗」,海內外就有不少例子;因此不論誰,於城於國,都要謹記這兩句名言,時時自我警惕。
⊙、要有追根究底、毫不妥協的精神,無論生活或研究工作都必須非常認真,要打破沙鍋問到底。
⊙、大家對教育確實有很多不滿。但這十多年來,很多人受到誤導,認為教改會要負責;其實教育是大家一直要改革、討論的,要經年累月檢討,方向不對就要改進。
⊙、在科學研究上,先天的聰明不算什麼,後天的努力卻非常重要。
⊙、要作好一個科學家,一定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因此,在現實社會裡很容易妥協的人一定不會成為一個好的科學家。生活上容易妥協的人絕對不會成為很好的科學家,即便他讀了不少書,花了許多時間在實驗室,也沒有多大用處。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