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可由急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机械性创伤、热灼性和化学性烧伤及冲击波创伤所致。根据穿孔类型,可分为两大类:由紧张部良性的中央性穿孔所引起的和由较危险的鼓膜紧张部边缘性或松弛部的上鼓室穿孔所引起的。[1]

目录

病症介绍

鼓膜中央性穿孔指在穿孔边缘和骨性骨沟之间还有一些鼓膜组织存在。这类穿孔可导致传音性聋。上呼吸道感染或因洗澡,游泳而使水进入内耳时,可使慢性中耳炎加重。常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导致无痛的,脓性并有臭味的耳漏。持续性恶化可形成耳息肉(肉芽组织可经穿孔而脱垂至外耳道)和中耳破坏性病变,如砧骨长突的坏死。耳息肉是一项严重的体征,几乎不变地可伴有一种良性肿瘤,即胆脂瘤的存在。

松弛部的上鼓室穿孔可经穿孔导入上鼓室。边缘性穿孔常见于紧张部后上方,穿孔边缘与骨性鼓沟之间无鼓膜组织残存。边缘性穿孔是由急性坏死性中耳炎产生,它破坏大面积的鼓膜,包括鼓环和中耳粘膜。这类穿孔如中央性穿孔那样可伴有传音性聋和耳漏转甚。与中央性穿孔比较,边缘性穿孔更易产生诸如迷路炎,面瘫和颅内化脓的并发症。[2]

松弛部和边缘性穿孔常与胆脂瘤有联系。在急性坏死性中耳炎愈合过程中,残余的粘膜上皮层和外耳道复层鳞状上皮可移行以覆盖裸露的区域。一旦复层鳞状上皮长入中耳,它开始脱屑并堆积形成胆脂瘤。胆脂瘤也可为松弛部的复层鳞状上皮基底层的增生,松弛部或紧张部鼓膜的进行性内陷和中耳长期感染产生的鳞状上皮化生所形成。上皮脱屑以同心层方式不断地扩大堆积,以及上皮的胶原酶破坏周围的骨组织。

胆脂瘤可在耳镜检查时见到中耳内有白色的脱屑,以及邻近穿孔边缘的外耳道有骨质破坏而被识别。其他未被疑及的胆脂瘤骨质破坏,可被CT显示。耳息肉常伴有胆脂瘤。胆脂瘤的存在,特别是伴有松弛部的穿孔,极大地增加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如化脓性迷路炎,面瘫或颅内化脓)。

病情症状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黏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慢性中耳炎常见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底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3]

  1. 耳流脓:是本病的主要常见症状。可为粘液、粘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2. 耳聋: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此种耳聋,多与病性的进展成正比,即病变较重,耳聋也加重。一般为传导性聋。
  3. 除上述症外,如有眩晕、呕吐、面瘫、剧烈头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出现,证明已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可分为三种类型。

  • 单纯型:炎症未破坏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
  • 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
  • 胆脂瘤型:由于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跃,耳内流出物夹杂有上皮脱屑,及黄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

慢性中耳感染通常是由于在儿童期患耳部感染未加治疗的结果。这种感染或者是从来没有完全排除,造成感染的某些有机体仍然残留在耳内;或者是感染难以完全排除,留下一个容易受感染的部位。慢性感染会不断产生脓液,最后在鼓膜上造成穿孔,经常会使中耳的小骨受到损伤或遭到破坏。还有另一种类似的慢性中耳炎叫胆脂瘤,可导致面部麻痹,甚至可使脑部感染。[4]

不幸患上中耳炎、小儿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急性卡他性中耳炎航空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只要您坚持配合中医中药的特效治疗,相信一定会走向康复。

并发症

  1. 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
  2. 迷路炎,如果炎症向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恶心呕吐等。
  3. 颅内并发症则包括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及脑脓肿。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会有生命危险。各种脓肿,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颞肌下脓肿、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出现脓肿后,在局部可摸到很软的包块,红肿、疼痛剧烈,并有高烧。
  4. 如果处理不及时,脓肿向颈部扩散,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严重时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

病症危害

慢性中耳炎感染发作缓慢,但破坏性很大,能够造成永久性伤害。发病时耳中会不时流出灰色或黄色的脓液。你会丧失一部分的听力,感染时间愈久,听力丧失得愈多。因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感染到了晚期,它可能会扩散到耳后乳突骨上去。如果乳突受到感染,你可能需要接受乳突切除术的治疗。在治疗无效的罕见情况下,耳骨可能受到损伤,造成永久性的耳聋。

对大脑的危害

中耳炎有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又有单纯性,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三种。非化脓性和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但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两种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如果是颅内合并症就有危害。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之所以会发生并发症,是因为中耳的顶壁称为鼓室盖,鼓室仅借此薄骨壁与颅中窝大脑颞叶分隔,乳突后壁又借乙状窦骨板与小脑相近,这两种中耳炎具有侵蚀,破坏骨质的因素,一旦骨壁腐蚀,感染可经此进入颅内,引起脑膜外,脑膜,脑实质的炎症,局限形成脓肿。

诊断检查

急性期后持续有分泌物出或存在其它症状,可能并发其它疾病,不宜延误,应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不可在公共汽车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损伤。

治疗措施

应对措施

去医院就医,医生会把发病耳部清洗干净,给患者服用抗菌药物(药片或滴剂)。这种治疗法是为了

减少感染,使耳部干燥,防止耳中的分泌物残留,前后为时三个月。医生可能会用检耳镜检查你的耳部,对头部做X光照像,以确定感染是否已扩散到了乳突区。此时医生才能决定,你是否需要接受乳突切除手术。

成药自疗法

  1. 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 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 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 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验方自疗法

  1. 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2. 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连服3-4日。
  3. 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
  4. 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饮食自疗法

  1. 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2. 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中药外治自疗法

自疗注意事项

  1. 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 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 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 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 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 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 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 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 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 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11. 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中医治疗中耳炎

中医认为,耳部疾病是由于致病邪毒侵犯,使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失调,从而发生病理变化,具体到中耳炎,即为肝胆湿热、邪气盛行所致。当机体正气旺盛,邪气便不易侵犯而发生病.。

各地老百姓中间流传的民间偏方对中耳炎有些也有很好疗效。

慢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目前,在临床上,慢性中耳炎的西医治疗最常见的方法是鼓室成型手术。鼓室成形术是一种可以根治中耳病灶和重建鼓室传音结构的手术,目的是清除病灶,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以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康福音,获得了众多治愈患者的高度好评。

鼓室成型手术疗法具有以下优势

  1. 手术伤害小、并发症少:在显微镜下通过耳显微器械去除病变,同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具有手术伤害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的优点。
  2. 可根治所有耳病及并发症:鼓室成型手术通过切除中耳及周围骨质中病变组织藏匿的所有腔隙,最大程度减少了病灶的残留,并全面恢复听骨链的连续性。
  3. 修复听骨链,重建听力: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穿孔鼓膜封闭形态接近正常,重建后听骨链的活动性及连续性良好,手术后听力会逐渐提高,3个月后明显提高。

预防方法

  1. 洗澡或游泳时耳朵内如果进水,可能容易滋生细菌,若已进水时,可以用棉棒清洁,但深度不要太深。
  2. 曾经发生过中耳炎的人,容易再度复发,自己要避免感冒,一旦感染到感冒或中耳炎,应找合格医生治疗。
  3. 家中如果有人抽烟、擦油漆或点香时,应该保持空气流通,这样可防止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肿胀。
  4. 要保持耳部干燥、清洁,用棉花棒将耳中分泌物擦掉。
  5. 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6. 老人住房应通风透光,保持空气洁净及适宜的温度湿度。饮食上注意营养,常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7. 擤鼻方法要正确,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侧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防止鼻涕进入中耳。
  8. 得了中耳炎应及早到医院接受正确治疗,防止转化为慢性中耳炎。
  9. 感冒后应当注意擤鼻的方法,即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或者将手帕、卫生纸放在鼻前方,不压鼻孔,用手轻轻扶放在鼻两侧,只是用力由鼻孔向外吹气,将鼻涕擤在卫生纸或手帕中。

卫生保健

  1. 注意均衡饮食与生活习惯不吸烟、少喝酒,少食用一些重油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尽量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防止中耳炎的发生或恶化。
  2. 保持卫生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环境的安宁,不可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
  3. 养成正确的医疗习惯中耳炎要注意养成正确的医疗习惯,遵照耳鼻喉科专家的指导与治疗绝不可自作主张,认为症状减轻缓解就自行停药或不按时按量服药,以致病情反复。
  4. 防止不洁生水的进入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例如洗头、游泳等),造成发炎的加重,必要时可用耳塞塞住耳道来预防,若水进入耳朵时,可用吹风机吹乾,或侧跳使水份流出,避免耳道受伤害。

视频

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