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簡稱台獨聯盟或獨盟,是一個推動台灣獨立運動的組織。1970年由四個海外獨立運動團體:日本台灣青年獨立聯盟(1960年成立,委員長辜寬敏)、加拿大台灣人權委員會(1964年成立)、美國全美台灣獨立聯盟(1966年成立,當時主席為蔡同榮)和歐洲台灣獨立聯盟(1967年成立)與國內台灣自由聯盟共同組成世界性台灣獨立聯盟。成為在海外勢力最大的台灣獨立運動組織[1]。
目錄
簡介
歷史
早期台獨組織多在日本組織,但隨着前往美國的台灣留學生增加,台獨組織在美國也與日俱增,加上聯合國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因此連日本台灣青年獨立聯盟委員長辜寬敏也極力主張世界性的台獨聯盟總本部應設於紐約。因此自1969年9月20日起,全球性的台灣獨立聯盟會議於紐約召開,1970年1月1日宣布成立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第一任總本部負責人由蔡同榮及張燦鍙擔任正副主席。
1970年4月,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盟員黃文雄、鄭自財「槍擊蔣經國事件(四二四刺蔣案)」,導致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內部對走暴力路線及和平路線引起爭執,更導致首任主席蔡同榮宣布不再連任。四二四刺蔣案後,黃文雄與鄭自才都離開台灣獨立建國聯盟;雖然台獨聯盟沒有分裂,鄭自才仍然不看好台獨聯盟後勢發展,因為「蔡同榮、張燦鍙、陳隆志這些領頭都太保守了」。
1973年3月29日,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盟員黃昭夫(亦有被記錄為「黃照夫」者)在法國巴黎巴士底廣場持刀割喉殺傷中國國民黨駐法國總書記滕永康(滕傑子),被捕後入獄五年。
1976年10月,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盟員王幸男以郵包炸傷台灣省主席謝東閔等事件(王幸男郵包炸彈事件)。但由於暴力路線不得同情台獨運動的美國政府及美國國會議員支持,台獨聯盟改走向美國國會遊說的溫和路線。
1979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訪問美國,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宣傳部部長張金策擔任白宮前「海外台灣人大示威」總指揮;其後,張金策質疑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支持美國帝國主義立場,退出台獨聯盟。
隨着台灣內部黨外運動的發展,與政治環境的開放與轉變,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領導人亦突破黑名單的限制,發起遷台運動,並逐漸拋棄武力革命的激進形式,紛紛偷渡返台參與政治,並於1992年將總部遷回台灣,聯盟領導人張燦鍙、郭倍宏、李應元等人亦在此一行動中被捕下獄[2]。
現況
視頻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關於「台獨組織」與「台獨人物」(一) ,中國台灣網,2008-04-18
- ↑ 「台獨」逆流的來龍去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