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臨河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部,居河套平原腹地,坐落在黃河「幾」 字彎上方,南與鄂爾多斯高原隔河相望,北依陰山,東與烏拉特草原緊密相連,是巴彥淖爾市市府所在地。轄9個鄉鎮、2個農場、11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2354平方公里,總人口55.6萬,有蒙、漢、回、壯等14個民族。是巴彥淖爾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中心。

                中文名         臨河區                 外文名         Linhe District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
                氣候條件         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行政區劃代碼         152801
                郵政區碼         015000                 方言         晉語後套話
                人口         55萬                 面積         2,354平方千米
                機場         巴彥淖爾機場                 車牌代碼         蒙L

目錄

歷史

 
唐代行政區域圖
原圖鏈接  

陰山岩畫研究表明:早在一萬多年前,陰山南北就是遊牧民族生產生活的理想家園。那時,陰山河套一帶草木茂盛,百獸出沒,生態極好。周宣王派大將南仲率大軍討伐居於陰山河套地區的獫狁之族,並在包括今臨河地區在內的朔方築城防守。戰國時代,趙武靈王君臨河套,「至高闕為塞」,設九原郡。臨河屬趙國九原郡之西部地。當為臨河見於史籍之始。

漢武帝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武帝命大將軍衛青統兵十萬出雲中,北伐匈奴,收復當時被匈奴占領的黃河北河以南平原地區,稱「河南地」。漢王朝在河南地置朔方郡,下領十縣,臨河縣是其中之一。其縣城築於今新華鎮境內,隸朔方刺史郡統領。東漢末年,朝廷腐敗,匈奴再度南下。至獻帝建安年間,臨河縣廢。直至三國及晉初,臨河地區長期為匈奴牧地。西晉永嘉以後,臨河地區又迭次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赫連勃勃夏屬地。

南北朝時,北魏政權設立鎮,臨河地域屬沃野鎮轄區。隋初屬豐州,大業三年(607)撤州置郡,屬五原郡。唐初隸關內道,貞觀中改州置郡,屬九原郡。景龍二年(708),張仁願築三受降城,臨河屬西受降城。宋、遼、金、夏時,皆為西夏屬地。元滅西夏,設雲內州,臨河地區屬雲內州之大同路。明初,地屬寧夏衛。未幾,即入北元蒙古部屬。北元中興之主阿拉坦汗曾駐牧河套地區。清初,分屬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後旗和右翼後旗。

乾隆以後,置道設廳,隸歸綏道薩拉齊廳。光緒二十七年(1901)隸五原廳。

民國初年,改廳為縣,屬五原縣。

民國十四年(1925),析五原縣豐濟渠以西地置臨河設治局,築城強家油房(今城關鎮),直隸綏遠省。

民國十八年(1929)十月升格為縣。

1949年9月19日,綏遠省國民黨軍政當局宣布起義,臨河縣屬綏遠之陝壩專員公署。

1954年,綏遠省與內蒙古自治區合併。同年陝壩專署改稱河套行政區,隸屬未變。

1958年河套行政區與巴彥淖爾盟合併,臨河縣隸巴彥淖爾盟。

1984年12月11日,臨河縣改為縣級市。2004年8月26日,巴彥淖爾撤盟設市,稱巴彥淖爾市,臨河市更名為臨河區。區人民政府駐慶豐東街。 [1]

地理位置

 
巴彥淖爾市行政圖
原圖鏈接

臨河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黃河北岸,陰山南麓,河套平原中部,南臨中國第二大河--黃河,故名「臨河」。地理坐標為東經107°6' 至107°44',北緯40°34'至41°17'。

臨河全境為黃河沖積平原,地面開闊平坦,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微度 傾斜,海拔高度為1209米--1045米。臨河耕地面積75761公頃,占總面積 的54.4%,其它為牧場、沙丘、森林和湖泊。臨河地下水資源豐富,地下水埋深平均為1.6米至2.2米。地下水多為淡水,適宜灌溉。地下水補 給主要是引黃灌溉,年引水量達12億立方米,灌溉面積159.5萬畝。

行政區域

截止至2010年底,臨河區轄10個街道、11個鎮、3個鄉:團結街道、車站街道、先鋒街道、解放街道、新華街道、東環街道、鐵南街道、西環街道、北環街道、曙光街道、狼山鎮、新華鎮、干召廟鎮、黃羊木頭鎮、烏蘭圖克鎮、隆勝鎮、小召鎮、雙河鎮、古城鎮、城關鎮、白腦包鎮、八一鄉、丹達鄉、烏蘭淖爾鄉;狼山農場、臨河農場。

地理優勢

臨河區地理坐標為東徑107°6′—107°44′,北緯40°34′—44°17′,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6.8℃,降水量141.2毫米,大於10℃的有效積溫3032℃,無霜期140天左右,日照時數3225小時,晝夜溫差大,植物黴菌少,大氣、土壤和水質受污染程度低。臨河現有耕地面積209.5萬畝,草場面積65.41萬畝,林地面積50.24萬畝。臨河區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適宜多種農作物和動植物生長,素有「塞上江南」和「塞外明珠」之美譽。臨河區交通便利,是橫向華北貫通大西北、縱向中原聯接蒙古國的主要交通樞紐,是國家中長期規劃「五橫五縱」綜合交通網中橫向新疆哈密、縱向廣西防城港的交匯點。地處京包銀經濟帶上,處於煤炭、天然氣、銅、鐵、鋅、鉛、石灰石、電石、食鹽等礦產資源幾大富集區的包圍之中。臨河是我國日照時數最長的地區之一,是內蒙古西部、中國西北部水資源最豐富、最充裕的地區。境內土質肥沃,農牧業歷史悠久,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

經濟

生產總值接近300億元

2019年,臨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7.07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4.59億元,同比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87.14億元,同比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155.34億元,同比增長6.4%。三次產業結構為18.4:29.3:52.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3478元。

社會保障

2019年,臨河區各類社會保障性保險參保人數累計達778173人。具體來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各類人員達257930人,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46063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389878人。參加工傷保險32606人。參加生育保險31926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9770人。

物產資源

農牧業

糧豆作物以小麥糜子為主,大麥、玉米、高粱、黃黑豆、黍子、蠶豆、穀子、次之。間段性種植過水稻,還有豇豆、紅豆、綠豆、豌豆、喬麥等雜糧和馬鈴薯。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臨河區農副產品的特殊品質。綠色、特色農業蓬勃興起,基本形成南北林牧業、西部脫水蔬菜、東部特色瓜果、城郊保護地的產業格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花葵、甜菜等;經濟林果和土特產品有蜜瓜、西瓜、蘋果梨、枸杞、土豆、韭菜、豆角、青椒、蕃茄等;所產小麥是國家一級優質小麥,是我國重要的優質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是「中國蘋果梨之鄉」。

肉羊產業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帶動二三產業發展、實現農民持續增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抓。特別是當中央財政支持現代農業肉羊生產發展項目落戶臨河後,臨河區依託該項目,以高標準肉羊養殖園區、雜交繁育場、標準化肉羊養殖場及肉羊育肥大戶為重點,建立健全流通、規模育肥、飼料加工、屠宰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經營體系,實現肉羊產業的專業化分工,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提高了肉羊產業的綜合經濟效益。

羊絨俗稱「軟黃金」,羊絨資源是一種稀有資源,全世界年均產羊絨1.6萬噸左右,其中蒙古產絨3000噸,俄羅斯、伊朗和中西亞國家產絨1500噸。我國年均產絨1.2萬噸左右,占世界總產量的75%,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寧夏、新疆、西藏、青海、陝西等地區。由於特殊的地域資源和長期的人工選擇,中國羊絨的品質明顯占有優勢。特別是巴彥淖爾市盛產的「二狼山山羊絨」最為著名,這裡年產山羊絨3000多噸,占世界羊絨年產量的近1/5;所產羊絨纖維細長、光澤潔白、手感柔軟、含粗毛少、淨絨率高,能生產長度36mm以上、細度15. 3um以下的絨中極品「白中白』』,被譽為「纖維鑽石」。二狼山白山羊絨纖維長,光澤好,強度大,柔韌性強,被專家們譽為「纖維之王」,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黃河鯉魚同淞江鱸魚、興凱湖大白魚(翹嘴紅鮊)、松花江鮭魚(大麻哈魚)被共譽為我國四大名魚。黃河鯉,自古就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洛鯉伊魴,貴如牛羊」之說,向為食之上品。黃河鯉還以其肉質細嫩鮮美,金鱗赤尾、體型梭長的優美形態,馳名中外,是我國的寶貴魚類資源。 水資源

黃河是過境河流,是臨河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來源。黃河總徑流量年際變化不大,年平均總徑流量為367.2億立方米,流量為847.3立方米/秒。年內月季變化大,最大流量在8月,最小流量在11~12月。最大月份的流量為最小月份流量的5~24倍。黃河是臨河灌溉的主要水源。已形成以永濟、黃濟兩大幹渠為主體的引黃灌溉網。年引水量為11.02億立方米,總灌溉面積190.99萬畝,溝渠占地20.51萬畝。 地表水除黃河灌溉網以外,還有總面積3.1萬畝的大小湖泊,水深1~7米,PH值8~9。

地下水儲量豐富。埋深平均在1.6~2.2米,3 月份最深在2.5米以下,11月份最淺在0.5~1米。地下水走向與地形一致由向北。北部埋深<1米,含水層厚度180米,單位湧水量5~10立方米/小時;中部埋深<1.5米,含水層厚度150米,單位湧水量10~20立方米/小時;南部埋深<2米,單位湧水量10~20立方米/小時。地下水淺部為淡水,礦化度<3g/l的總面積的71.65%,礦化度3~5g/l的占20.61%,礦化度5~10g/l的占7.74%。深部以淡水為主,有鹹水、半鹹水,主要分布在古城、份子地、白腦包一帶。地下水補給主要靠引黃灌溉,年滲漏5億多立方米。[2]

特色小吃

以河套特色豬骨頭燴酸菜、河套硬四盤、巴盟麵筋烤全羊手把肉、黃河大鯉魚、燉牛肉為主的飯菜味道香美、實惠。河套的許多名牌產品成為餐飲業中的一面旗幟,為河套的美味佳肴增光添彩,如河套王酒、金川保健啤酒、河套瓜子等,當尊貴的客人光臨河套,這些地方特產與河套人的待人風格,為客人增添一種難得的享受,為河套人增添無盡的自豪感,成為河套餐飲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旅遊景點

 
臨河夜景
原圖鏈接  

鏡湖2A景區,臨河地區集旅遊、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型生態旅遊區,位於臨河區北郊,距市區9公里。總占地面積4500畝,800畝水面鑲嵌其中,四周綠樹掩映,芳草連天,魚躍鳥翔,葦草叢生,生態環境保持完好,堪與寧夏「沙湖」媲美。

青清湖景區,位於臨河區西南5公里處,占地600畝,水域400畝,葦草200畝,是天然淡水湖,平均深度1-2.5米。湖中生長着草魚墨魚、鯉魚、白鰱等多種魚類,湖東北、西北部為自然沙丘,南部為廣闊的田園,鄰近有現代化奶牛場。

隆勝星月生態高科技農業觀光旅遊區,位於臨河區東北17公里處,面積16.7萬畝,是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和農業廳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

甘露寺,位於臨河區新華鎮哈達村,又叫常素廟,始建於民國12年,是內蒙西部最大的漢傳佛教寺廟,現有僧人23人,寺院占地面積31000平米,年觀光約30萬人次。

慈雲寺,始建於民國1938年,為藏傳佛教寺廟,現有僧人52人,寺院占地面積22000平米,年觀光遊人12萬人次主。 干召廟四季青農業高科技生態園區,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和農業廳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位於干召廟鎮民主村四組,地處干烏路2公里處,占地面積3000畝,其中林園占地1000畝,設施農業300畝,漁池100畝,養殖用地600畝,高級作物及其他占地1000畝。

巴彥淖爾市河套黃河濕地公園位於中國黃河流域上中游,黃河「幾」字灣北岸,巴彥淖爾市臨河區與雙河區交界處。是巴彥淖爾市最大的開放性濕地旅遊區,也是維護黃河流域中下游水生態安全和祖國北方重要防沙、治沙綠色生態的天然屏障。公園以生態保護、文化傳播、休閒遊覽和自然野趣為主要內容,共分為蒙元文化展示區、都市文化休閒區、黃河文化展示區、農耕文明觀賞區、水上活動娛樂區等。濕地公園內植物類型多樣,包含林地、灌叢、草甸、沼澤、水生植物等多種植被群落類型。規劃片區內動物資源豐富,有鳥類14目25科81種,浮遊動物3門62種,魚類4目7科20種,兩棲類1目1科2種。有維管束植物1門15科29種,浮游植物6門72種。據統計,規劃區內鳥類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3種,包括:白尾海雕、大鴇、遺鷗;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包括斑嘴鵜鶘、白琵鷺、大天鵝、玉帶海雕、蒼鷹、雀鷹等。[3]

中國河套文化博物院中國河套文化博物院暨內蒙古河套文化藝術中心,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占地面積為4.9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47萬平方米,該博物院集河套文化博物院、圖書館、美術館、群藝館、河套文化主題劇場、青少年科技館、書院畫院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提煉凝聚,從文化生態、先人演進、岩刻春秋、青銅鑄史、長城嬗替、水利開拓、文化升華等7個單元,集中展示了我國古老文明的誕生地之一――黃河河套文化萌生、發展、成熟、興盛的歷史全貌。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巴彥淖爾地質博物館巴彥淖爾市地質博物館是我市第一個面向公眾開放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博物館於2011年6月底完成全部布展工作,博物館建築面積3000㎡,布展面積達到4100㎡。2011年7月3日在巴彥淖爾地質公園開園揭碑後,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共分3個展廳,一樓恐龍王國展廳主要介紹巴音滿都呼地區恐龍和恐龍足跡。二樓地質公園展廳主要介紹公園的地質特徵和河套文化。三樓礦產資源展廳主要介紹巴彥淖爾市礦產資源。這裡被稱為微縮的巴彥淖爾。地質博物館於2012年12月被自治區旅遊局評定為AAA級旅遊景區。

座落於臨河區雙河鎮內的黃河度假村是一處集自然與人文為一體的好去處。

臨河區富強村是巴彥淖爾市極具代表性的旅遊業帶動老百姓致富增收的鄉村景區。美麗的富強村,綠樹環繞,一條條道路乾淨整潔,房前屋後樹木林立,有鄉村客棧、園林水系景觀,每到夏季,瓜果飄香。村子分為五個功能區:文化展示區、體驗經濟區、田園風光旅遊區、旅遊度假區和精品農業種植區。 富強村完整地保留了河套地區的農耕文化,同時又把農耕文化和農家樂、採摘園、農事體驗園有機地結合起來,開發了鄉村旅遊,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4]

相關視頻

臨河區70年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