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橋
東海大橋是中國大陸第一座跨越外海的大橋,連接上海本土與外島的洋山港,中國排名第三以及世界排名第四長跨海大橋。
2002年6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2005年底通車。北起上海浦東新區的蘆潮港與滬蘆高速公路相連,經過2.3公里的陸上段後向南跨越杭州灣北部海域,跨海25.5公里達浙江嵊泗縣崎嶇列島之大烏龜島,再經3.5公里到達小洋山港區,總長32.5公里。橋面寬31.5米,雙向六車道設計,限制車速80公里/小時,預期壽命100年。可抗12級颱風和7級地震。大橋並設有四個通航孔,其中主通航孔淨高40米,淨寬400米,可供萬噸級船舶通過。
目錄
東海大橋的設計師
這座大橋的設計者——福建莆田人林元培。
林元培(1936.2-),男,我國著名橋樑專家,福建莆田人,出生於上海市。1954年畢業於上海土木工程學校。曾任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學會副主任。現任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資深總工程師。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989年被建設部命名為首批「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在40多年的橋樑工程設計和橋樑理論研究中,設計或主持設計的大跨度橋樑達20餘座,中小橋樑有上百座,涵蓋了上海楊浦大橋、盧浦大橋、東海大橋等各種橋型。
他是中共十五大代表。上海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四次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9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由於他在我國建橋技術方面的傑出貢獻和突出成就,被授予國家設計大師,榮獲1994年度茅以升橋樑大獎。他是上海市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徐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以及東海大橋的總設計師。
1993年建成的楊浦大橋,是林元培傾注全部心血貢獻於世的最高水平設計成果。在繼南浦大橋之後,把世界最新橋型的跨徑從465米一下提高到602米[1],使世界建橋設計水平推到新的高度,這一重大貢獻為國際橋樑界所信服和讚嘆,為國爭得了榮譽。楊浦大橋的勝利建成是他一貫潛心研究,善於總結,勇於實踐,敢為天下先的結果。他構思的楊浦大橋塔拉索錨固區構造、箱型鋼樑等設計和大跨徑斜拉橋整體穩定理論等,均開創了世界先河。他首次提出的第九種跨越能力最大橋型將問鼎於世,引起了國內外橋樑界的關注。
大橋簡介
東海大橋工程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為洋山深水港區集裝箱陸路集疏運和供水、供電、通訊等需求提供服務。東海大橋全線可分為約2.3公里的陸上段,海堤至大烏龜島之間約25.5公里的海上段,大烏龜至小洋山島之間約3.5公里的港橋連接段,總長約為31公里。大橋按雙向六車道加緊急停車帶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橋寬31.5米,設計車速80公里/小時。
東海大橋工程2002年6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歷經35個月的艱苦施工,於2005年5月25日實現結構貫通。大橋寬31.5米,分上、下行雙幅橋面,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每小時80公里。大橋全線按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基準期為100年。大橋的最大主航通孔,離海面淨高達40米,相當於10層樓高,可滿足萬噸級貨輪的通航要求。東海大橋在2005年建成通車。159米高的兩座大跨度海上斜拉橋主塔在國內最高;位於顆珠山島和大烏龜島之間的深海大堤綿延1.22公里,也是國內的突破和創新;而最大的奇蹟在於建設速度——在風高浪急的外海,運用高效、科學的施工技術,實現大橋貫通僅用3年!
地位和作用
在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經有的橋樑,主要是依黃浦江、蘇州河而建,而東海大橋是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外海跨海大橋。東海大橋的建成通車,為洋山深水港年內建成開港,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東海大橋工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東海大橋全長約32.5公里,其中陸上段約3.7公里,蘆潮港新大堤至大烏龜島之間的海上段約25.3公里,大烏龜島至小洋山島之間的港橋連接段約3.5公里。大橋按雙向六車道加緊急停車帶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橋寬31.5米,設計車速每小時80公里,設計荷載按集裝箱重車密排進行校驗,可抗12級颱風、七級烈度地震,設計基準期為100年。
東海大橋是上海市跨越杭州灣北部海域通往洋山深水港的跨海長橋,它以"東海長虹"為創意理念,宛如我國東海上一道亮麗的彩虹。大橋色彩是大橋外觀形象及展示橋樑個性的直接表現,採用白色、淺灰色作為大橋的主色調,使其與環境和諧統一。目前,世界上在外海已經建成的跨海大橋最長的也只有16公里,而東海大橋建設總長32.5公里,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之橋」,也是繼杭州灣大橋之後世界第二長跨海大橋[2]。
視頻
東海大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林元培:黃浦江上「畫弧線」的專家,新浪網,2019-06-22
- ↑ 曾經是世界第二長的跨海大橋-東海大橋 ,搜狐,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