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拼音:hòu;注音:ㄏㄡˋ;闽南语白话字:hāu;粤拼:hau6)为鲎科(学名:Limulidae)动物的通称,又名“马蹄蟹”、“蟹兜”、“夫妻鱼”,属剑尾目的海生节肢动物,现存的鲎种类仅存3属4种。

鲎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虽然外表和三叶虫形态接近,但并非近亲。人们曾发现了距今5亿年前的鲎化石[1]。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大都进化或者灭绝,而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样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2]

种类与分布

全球现生的鲎分为4种:

美洲鲎(Limulus polyphemus):为绿褐色至黑褐色,分布于美洲大西洋沿岸,从北美东部缅因州海岸至墨西哥湾

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灰绿色,分布于日本韩国、中国长江以南海岸(包括了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广西、金门和海南沿海)、越南菲律宾、婆罗洲和印尼沿海。

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 ):又称巨鲎,灰绿色,分布于新加坡、婆罗洲、印尼、泰国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沿岸至印度孟加拉湾沿海。

圆尾鲎(Carcinosvorpius rotundicauda ):深绿至绿褐色,分布于东南亚沿海至印度孟加拉湾,包括孟加拉、泰国、印尼及婆罗洲等地。喜欢居位于盐度较低的河口,同时具有溯河而上的习性[3]

形态特征

鲎的身体分为三部分:最大的部分是头胸部,然后是分节的腹部,再下边是一根长长的尖尾刺。它的头胸部侧面有一对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另外还有一对感受紫外线的单眼。它们也有一对钳子,称为螯肢,是专门捕食蠕虫、薄壳软体动物用的。它们可以背朝下游泳,但一般喜欢钻进泥沙中并在泥里爬行。鲎生长得不算快,它们须要脱16次壳(脱壳一次称一龄,但并不是一年脱一次壳,鲎的小时候脱壳次数较多次),经过9到12年的时间才达到成熟。

生活习性

食性广,以动物为主,经常以底栖和埋木本的小型甲壳动物、小型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星虫海豆芽等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有机碎屑。鲎类一直作为人类的食物,又是软壳蟹类的天敌。如果是幼体鲎,食物以单胞藻、轮虫丰年虫幼体、桡足类为主。如果是成体可以食和小鱼。最具特点的就是鲎的血是蓝色的[4]

为暖水性的底栖节肢动物,栖息于20~60米水深的砂质底浅海区,喜潜砂穴居,只露出剑尾[5]。鲎类在港湾的水域中最为丰富,冬季见于中等深度的水中,夏天在潮间带的泥滩上。

视频

鲎 相关视频

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鲎
最珍贵的海洋生物,中国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