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花见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淑妃(?-947年),中国五代十国后唐第二代明宗皇帝李嗣源宠妃,被称作五代第一美女,永安公主生母,许王李从益养母。

人物生平

她出身平民,为邠州人家之女,姿色美艳,肌肤雪白,号称“花见羞”。十七岁时,被卖给后梁大将刘𬩽为侍女,刘𬩽去世,花见羞无所归。当时,李嗣源夏夫人已经去世,方求别室,有人将花见羞的事告诉了安重诲,安重诲告知李嗣源,花见羞被纳为妾。花见羞性情温柔,心地善良,得到刘𬩽很多钱后,都给了李嗣源左右及诸子妇,人人皆称誉花见羞,李嗣源更爱她了。而曹夫人为人简质,常避事,于是王氏专宠,王氏生下一个女儿永安公主,并收养许王李从益为养子。

926年,李嗣源即皇帝位,议立皇后,曹夫人当立,曹夫人对花见羞说:“我素多病,而性不耐烦,妹当代我。”花见羞回答:“后,帝匹也,至尊之位,谁敢干之!”于是立曹氏为皇后天成三年(928年)正月册立花见羞为德妃。王德妃事奉曹皇后也很恭谨,每次明宗李嗣源早起洗漱,都是王德妃执事在左右,李嗣源罢朝与皇后吃饭,王德妃侍立,帝后吃完乃退,未尝少懈,皇后之心也很喜爱她。但宫中之事,都是王德妃做主。长兴二年(931年)四月,王德妃进号淑妃,明宗得病,王淑妃与宦官孟汉琼结纳左右,遂专用事,杀安重诲、秦王李从荣,她都参与了。刘𬩽诸子,都以王淑妃的缘故,封拜官爵。应顺元年(934年)闰正月十三日,愍帝李从厚即位,册尊曹皇后为皇太后,王淑妃为皇太妃。起初,明宗有后宫生下儿子,王淑妃作为养母,是为许王李从益。李从益乳母司衣王氏,见明宗已老,秦王李从荣握兵,想归附李从荣,说:“儿思秦王。”当时李从益已四岁,司衣王氏又数次教李从益自言要求见秦王。明宗派乳母带着李从益往来秦府,司衣王氏遂与李从荣私通,李从荣通过王氏伺察宫中的动静。李从荣已死,司衣王氏口出怨言,说秦王派兵入宫保卫天子,但以谋反被诛。愍帝李从厚知道后,大怒,赐司衣王氏死,事连王太妃,于是李从厚不悦,想迁她到至德宫,以曹太后和王太妃关系好,怕伤其意而止,但是待之甚薄。

废帝李从珂入立,参加置酒在太妃的宫院,太妃举酒说:“愿辞皇帝为比丘尼。”李从珂大惊,问其缘故,太妃说“小儿处偶得命,若大人不容,则死之日,何面见先帝!”因此泣下。李从珂也为此凄然,待她颇厚。石敬瑭兵犯京师,李从珂聚族将自焚。王太妃对曹太后说:“事情紧急,应该稍稍回避,以待姑爷入京(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曹太后说:“我家至此,何忍独生,妹自勉之!”曹太后与李从珂自焚而死,而王太妃与许王李从益及其妹藏在鞠院以免死难。

石敬瑭即位为晋高祖,王太妃自请为尼,石敬瑭不同意,把她迁到至德宫。后晋迁都汴京,太妃母子也到东都,置于宫中,石敬瑭的李皇后(李嗣源女)事太妃如母。天福四年(939年)九月癸未,石敬瑭以郇国三千户封唐许王李从益为郇国公,以奉唐朝包括后唐的祭祀,服色、旌旗一依旧制。太常议立庄宗、明宗、愍帝三室,以至德宫为庙;诏立高祖太宗,为五庙,使李从益岁时主祠。

出帝石重贵即位,太妃母子都回洛阳契丹入侵京师,赵延寿所娶的明宗女儿兴平公主已死,耶律德光为赵延寿娶李从益之妹永安公主公主不知其母是谁,一直被太妃抚养,[来源请求]太妃至京师主婚礼。耶律德光见明宗画像,焚香再拜,对太妃说:“明宗与我约为弟兄,尔吾嫂也。”然后调笑说:“今日却是我的夫人的。”耶律德光拜李从益为彰信军节度使,李从益力辞,不至官,与太妃都回洛阳。

耶律德光北归,留萧翰守汴州。汉高祖刘知远起兵太原萧翰欲北去,派人召李从益,委托给他中原的事务。李从益母子逃到徽陵域中,以躲避使者,使者迫使他们向东都,遂以李从益权知南朝军国事。李从益御崇元殿,萧翰率契丹诸将在殿上拜,晋群臣在殿下拜。群臣谒见太妃,太妃说:“吾家子母孤弱,为翰所迫,此岂福邪?祸行至矣!”以王松、赵远为左右丞相,李式、翟光邺为枢密使,燕将刘祚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萧翰留契丹兵千人给刘祚而去。

刘知远拥兵南下,李从益派人召高行周、武行德等人抵御,高行周等人不至,李从益与王松计划以燕兵闭城自守。王太妃说:“吾家亡国之余,安敢与人争天下!”派人上书迎刘知远。刘知远听说他曾经召高行周而不至,就派遣郭从义先入京师杀太妃母子。太妃临死大呼:“吾家母子何罪?何不留吾儿,使每岁寒食持一盂饭洒明宗坟上。”闻者悲之。李从益死时年十七岁。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四月,郭威追谥王淑妃为贤妃

王淑妃母关氏,后晋年间封陇西郡夫人,有墓志铭存世。

人物逸事

“十八新娘八十郎”

据《新五代史》记载,花见羞乃邠州(今陕西彬县)人氏。和花蕊夫人一样,花见羞并不姓花,她父亲王氏在城内经营一家副食商店。及笄之年的花见羞生得眉如远山,目如秋水,鼻似琼瑶,齿似瓠犀。因为天生丽质,芳菲满体,容颜比春日里盛开的鲜花还要娇艳,远亲近邻们送她一个美名“花见羞”。虽然出身低微,但父母还是请了专门的私塾教女儿诗书文章、琴瑟音律。花见羞聪明机灵,学习能力很强。由于从小在店里帮父母料理生意,见多识广,察眼观色,历练得心灵手巧,待人接物从容得体。少年时代的特殊历练对她后来的人生经历帮助很大。由于家教严格,花见羞从小就性情温顺,心地善良。

后梁名将刘彟得知花见羞的艳名,携重礼上门提亲。刘彟年龄虽大,但文武兼修,很有气度,威名远播。战乱时期,王家正需要有刘彟这样的军人背景。于是,年仅17岁的花见羞(“王氏”)成了年过花甲的刘彟的爱妾,这种“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婚姻,不知羡煞了陕西陕北的多少痴情少男。( “一树梨花压海棠”:典出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的调侃之作。张先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东坡作诗调侃他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之后,“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为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

老夫少妻恩爱和谐,相敬如宾。或许是天妒红颜,甜蜜美满的婚姻只维持了不到三年,刘彟就在征战中死去。刘彟死后,花见羞虽然不是正妻,仍然为他结庐守节。那段时间,人们时常见到花见羞一身白衣,踯躅在刘彟墓旁。杂树野花丛中,群鸟掠空悲鸣而过,风吹衣袂飘飘,窈窕动人的花见羞临风伫立,寂寞如洛水中冉冉升起的洛神。城中仰慕花见羞姿色的富家子弟纷纷托人上门说合,愿出重金娶她为妾,她却一概回绝。

李嗣源的无冕的皇后

李存勖灭后梁,最先攻入都城的是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李嗣源出身沙陀平民,没有姓氏,只有一个小名邈佶烈,“李嗣源”为养父李克用所赐。李存勖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唐,任命李嗣源为天平节度使。

李嗣源进兵邠城。这位敢于弯弓射虎的武夫,见到花见羞时竟然魂飞魄散,当即拜倒在花见羞的石榴裙下。为了获得花见羞的芳心,李嗣源不惜向敌国名将刘彟的孤坟长揖行礼。为其诚心所感,花见羞终于褪去孝服,投入到李嗣源的怀抱,此时的花见羞年仅20岁。

三年之后,群臣纷纷上表,认为皇后母仪天下,不可长久虚置,一致推荐花见羞为皇后,李嗣源也认为皇后非她莫属。花见羞却坚辞不肯,并力荐曹淑妃为后。她的理由是:曹淑妃从前侍候过夏氏夫人,并对夏夫人的两个儿子有哺育之恩。李嗣源见花见羞态度坚决,只得遵从她的意愿立曹氏为后,花见羞则仍为淑妃。花见羞对曹皇后非常尊重,曹皇后对她更是感激涕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