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將音樂[1]、書法[2]、舞蹈、繪畫等課程帶入社區,豐富居民生活,展示教師風采。通過義教活動,讓教師從講台走進社區,走向居民身邊,展示了實小教師心系社會、為民服務的精神,今後我們將會根據社區居民的需求開展更接地氣、多樣性的文體活動。
校園資訊
青海學校鈎沉·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 高原上的嶽麓書院
沿着丹噶爾明清老街青磚鋪就的道路緩步前行,滿目的灰瓦、白牆、朱紅柱廊,給人一種時空悠遠的感覺。在老街兩旁林立的商鋪中,一座與眾不同的建築非常顯眼。近百年來,它始終屹立在這裡,從湟源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堂到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見證着湟源的變化。當地人會告訴你,走進它,就能觸摸到湟源教育發展的脈絡。
陳澤藩籌資興學
1916年,湖南人陳澤藩出任湟源知事。湟源雖素有「茶馬商都」的美譽,但因連年爭戰,湟源經濟逐漸走上沒落,民生凋敝,雄心滿懷的陳澤藩立志要改變這一現狀。
陳澤藩認為「振興地方,必先興學」,上任次年,他便籌劃新建一所學校。他找到湟源宿儒楊治平,兩人經過商量,把辦學地點選擇在當時的鎮海協營原址,這裡足有六十多畝地,早已荒廢了很長時間。他倆的聯名具文申請,政府很快就批准可以徵用此地興辦教育。
為了籌集辦學資金,陳澤藩召集當地士紳,請大家捐資助學——「雖然現在我們是民窮財困,但不代表明日仍會這樣,只有培養本地的人才,才能改變現狀。」陳澤藩言詞懇切,眾人紛紛慷慨解囊。湟源縣文化學者任玉貴先生介紹,「這次捐到一萬三千兩白銀,按照中國『左學右廟』的傳統,陳澤藩決定仿照湖南的嶽麓書院,修建起文廟、勸學所以及湟源縣立高等小學堂。1920年9月,地處丹噶爾古城中心的湟源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堂建成。」 「落成之日,遠近馳譽,旅客抵湟者,咸謂甘省小學中建築與其相侔者,幾不可得。」近一個世紀後,我們只能通過這些零星記載於史籍文獻的文字,來猜測當時的盛況,任玉貴先生更是對陳澤藩不吝讚美之詞:「陳澤藩來到湟源後不僅在政務上『撫民以仁、持己以廉』,在他先後兩任六年中所經手的民間訴訟財產,經過他勸導當事人,捐助於教育基金,使教育基金逐年擴大,1922年時,基金總數達九千餘銀元。陳澤藩雖然接受的是封建教育,但他一直生活在當時中國革命風暴的中心地帶——長沙,他不僅接受了革命新思潮,並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師古而不泥古,這是他的優點。」
陶行知題寫校訓
站在老街遠望,便會看到學校門楣上九個厚重古樸的紅色大字——「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在左右兩側,分別寫着「教學相長」和「知行並重」的校訓。任玉貴先生說,校訓共有十六字,為「教學相長、知行並重、艱苦自力、忠實不欺」,是由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題寫的,開始時是懸掛在教室前沿下方,之後才刻在校門牆壁上。「學校建成後,陳澤藩派專人到南京請陶行知先生題寫,回來後,由西寧府道尹黎丹手書,當時湟源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堂在湟源教育史上的地位可見一斑。」
任先生說:「學校初建成時,有教室七座21間,圖書室3間,辦公室14間,師生宿舍27間,招收到當地學生兩百餘人,被分成4個班。課程設置從舊時代的讀經史轉向了國文、算術、自然、音樂、手工、體育等,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湟源由此揭開了現代小學教育的新篇章。可以說,學校的建成標誌着湟源從舊式教育向現代教育的轉變。」
1926年,在學校步入正軌之後,湟源名士朱繡又動員當地富商李耀庭捐資,「聽老人們講,李耀庭捐了一萬兩白銀,他差人用托盤將銀兩送到了學校旁邊的勸學所,白花花的銀子堆滿了勸學所,朱繡當即邀請湟源頭面人物及富商宦門前來參觀,並藉機勸大家效仿他的義舉,為培養子孫後代酌力捐助,又捐到七八千兩白銀。當局將富餘的教育經費入股到洋行、商號,到年終連本帶利收回,次年再由董事會選擇信譽好、贏利多的商行入股,如此一來,不僅充實了學校的教育經費,也刺激了湟源商業的發展。」 為此,時任縣教育局局長楊治平向省政府請功,並轉報駐節西安的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馮玉祥。馮玉祥聞報後,親書「為國育才」黑底金字匾額一方,送給李耀庭,以示表彰。時光悠悠,往事早已隨着歷史的煙塵散去,但李耀庭關心培養人才、主張集資辦學的義舉,仍然在湟源百姓中口口相傳。
是校園也是園林
「學校的建築獨具匠心,別具一格。校園曲徑迴廊,花圃精舍,古樸典雅,雄偉壯觀,頗似江南園林,可謂湟源縣校園之最。」這是曾任學校教導主任的李耀祖對學校的記憶。
邁過六級石階,推開那扇朱紅色大門,便進入了一座幽雅的園林,這裡就是湟源縣城關第一小學校園。校園影門頂棚高於校門房頂一米左右,四面裝飾紅綠相間的條形花窗,青瓦覆頂,精緻美觀。經東西收發室門前北上,兩面各是一條十餘米的緩坡走廊,任玉貴先生說,「陳澤藩在仿照嶽麓書院設計的時候,並沒有全盤照搬。考慮到湟源當地的氣候寒冷,他將大窗改成小窗,以增加保溫功能。為了方便師生出行,他在校園中特意設計了雨廊。雨廊方磚鋪地,如遇雨天,只要進入學校,順着雨廊就可以走遍全校,雖然外面風雨交加,走在雨廊里的人卻是衣鞋不濕。校園巧妙地利用了建築地的地勢,整個校舍,依地形傾斜的特點,自南向北漸次升高,緊湊連貫,層次分明。雖然校內坡度差有數十米,但每院拾級而上,全無爬坡之感。」
雨廊通往勸學所,在勸學所的門楣上方有翠竹構成的圖案。「二門門庭為深三架重檐設施。後庭後又設花窗格子門四扇,天井北牆是影壁,影壁邊緣和正中飾有青磚雕刻的花紋圖案,東西兩牆為磚雕圖案壘成的花牆,影壁下有一半圓形花壇,圍以兩根平頂石柱,以擺應時花盆。這些設計,既有江南園林的風格,又融入了當地的特色,這些磚雕多以梅花居多,也正是暗含『梅花香自苦寒來』之寓意。」如今,當初主管全縣教育的勸學所被改建成昌耀紀念館,時常會有遊人前來憑弔這位青海著名的詩人。紀念館四面牆壁上都刻上了昌耀的詩歌,形成了古典魅力和現代氣息交相輝映的獨特氛圍。 「校園裡還栽種了輪柏、探春、杏等,每年春天,校園裡香氣四溢,而每當杏樹掛果,雖然青澀難咽,但對於年少的我們仍有很大的誘惑。至今回憶起來,那綠樹成蔭、杏果飄香、蜂吟蝶唱的美景仍然鮮明如昨天。難怪1927年,甘肅省教育廳長馬鶴天視察時曾發出『建設陳設亦甚美備,恐為甘肅各縣之一』的讚嘆。」任玉貴說。
舉辦湟源首次小學生運動會
任玉貴說,湟源歷史上的第一次小學生運動會就是在湟源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堂舉行的。那是在1920年,當湟源人破天荒地看到學生們走出課堂,在操場上賽跑、跳高,充滿了童趣與活力,都大吃一驚,他們想象不到學校居然還可以這樣進行教育。小學生運動會徹底改變了湟源人對「教育」的認識。「學校一直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全有賴於較強的師資力量。早在建校之時就聘用了當時受到過師範教育的老師,我省文化教育界名人石殿峰曾任學校的國文老師,還曾擔任過第二任校長。在學校歷史上的許多校長,大都是青海早期文化名人。一完小的教學質量在州縣學校中處於前列,在這裡成為湟源人才的搖籃。」
8月1日中午,焦福祥早早就來到文廟。三年前從教師崗位上退休後,他當起了「教書先生」,每有遊客到來,他都會帶領大家齊聲誦讀《論語》。
1961年秋天,8歲的焦福祥成為一完小的學生。「因為老師很多,當時的文廟大殿被當成教師辦公室,我記得當時大殿擺滿了桌子,幾十位老師在這裡緊張地工作。而且因為學生人數增多,文廟的房間都被改成了教室。」焦福祥指着文廟大殿東側的一排房間說,「現在的東房就是我接受啟蒙的地方,教室面積約有三十平方米,每排放着三張課桌,一直擺到牆根。現在學校建起了新的教學樓,這時都不再當做教室使用,但我每次走進來,都會想起李向源校長講算術、馬茹娥老師教語文課時的情景……也正是這些老師的言傳身教,也使我選擇終身從教。」焦福祥言辭間流露出來的情感,令人動容。
參考文獻
- ↑ 奧爾夫音樂教案8篇,學優網
- ↑ 各種書法字體的特點_各種書法字體分類及特點,學習啦,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