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嫩江源头区湿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嫩江源头区湿地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嫩江源湿地是嫩江松花江的北源,由9条江河流域的森林沼泽湖泊河流等组成,是中国重要湿地之一。

基本内容

中文名:嫩江源头区湿地

保护区面积:229523公顷

位 置:嫩江、松花江的北源

植 物:约1000余种

概况

一、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伊勒呼里山南麓。属于水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对象是区内的森林、沼泽、草甸和水域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内河流密布,沟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是嫩江主要发源地。二根河、南阳河、砍都河等二十几条河流汇入南瓮河形成嫩江。保护区面积229523公顷,是东北最大的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是以森林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和嫩江源头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保护区内几乎容纳了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区所有的森林植物、野生动物、森林昆虫、大型真菌。保护区内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有森林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沼泽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各种生态环境为各类动物提供了充分多样的栖息地和丰富的食物资源。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植物约10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400余种。已发现植物资源61科42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樟子松、钻天柳、黄波萝、草苁蓉、黄芪、五味子,珍稀兰科植物有紫点芍兰、大花芍兰、小斑叶兰、手参、鸟巢兰、绶草。保护区内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占大兴安岭野生动物种类90%以上,共有脊椎动物5纲74科309种,其中鸟类216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如白鹳黑鹳丹顶鹤白鹤白头鹤黑嘴松鸡金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0种。兽类49种,其中列为国家保护动物9种,如紫貂猞猁水獭棕熊貂熊马鹿驼鹿原麝雪兔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寒温带地区较大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区,是保护我国寒温带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基地。既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也包括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独特的寒温带森林湿地冷湿景观,加之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嫩江源头,使之不失为我国北方十分重要的自然保护区类型的风景名胜区。

二、南瓮河保护区风景名胜资源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是嫩江主源头,位于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区南端,具有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稀有性,也是我国唯一的以寒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有发育良好的池塘、沼泽、草甸、灌丛、河流、湖泊、森林生态系统,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国内的保护区中极其罕见,是我国北方独特的风景名胜旅游地之一。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湿地、草丛湿地、灌丛湿地、冰湖湿地、岛状林湿地、湖泊湿地齐全完整,同时也容纳了大兴安岭寒温带森林所有的陆生、湿生、水生生物物种,这给人类采种育种提供了天然基因宝库,也给各种动物生物提供了充分多样栖息地和丰富的食物资源,也为我们对寒温带生态系统的演变、水生生物系统的演替、候鸟迁徙、留鸟习性繁殖的研究工作以及冻土变化、水文、气象各项指标、土壤各项理化指标、植物演替规律的各项指标、动物种群变化的各项指标、森林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各项指标的监测提供了可靠的基地。

1、地文类景观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麓,地貌属于中低冰缘(冻土)地貌。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典型性。湖泊相连,碧波荡漾,山体挺拔娟秀。

2、水域风光类

南瓮河保护区为嫩江水系,是嫩江的发源地。全境河流山海溪密布,水流湍急,河道曲折,湖泡相连,水量适中,水体清澈,两岸风景秀丽,是理想的风景河段和漂流河段。

3、生物景观类

(1)植被景观森林是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主体,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汇集了寒温带及寒带的植物成分,由于原始森林秘处的环境不同,又形成许多形态各异的植被景观;“老头树”景观,由于立地条件恶劣和冻土分布影响,使林木生长缓慢矮小,生长势弱,形成树干、枝条松萝密布,形似老态龙钟的形象。

(2)野生动物栖息地南瓮河保护区内野生动资源十分丰富,有鸟类216种,兽类49种,两栖、爬行和鱼类44种,列入国家保护的一、二级动物56种,是观赏鸟、兽的理想场所。

综上所述,南瓮河保护区内分布的广阔和原始森林,砍都河、卧都河、南阳河、南瓮河、二根河水系资源,保护区实验区面积达90909公顷,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避暑、嬉水、看雪、滑雪、观赏森林景观、湿地景观、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开展一定规模的旅游项目,定能成为我国北部边陲的生态旅游胜地。

三、已规划生态旅游项目

(1)野营度假小区

野营度假小区位于保护区南部,地处山麓下部阳缓坡,平坦宽阔,背靠高山,环境幽雅,是开展野营活动的理想场所,占地面积50公顷。在此可观赏到周围古树参天,听南瓮河潺潺流水。并可在连环湖划船垂钓,建设部分亭台辅助设施。

(2)森林湿地景观科普教育小区

普教育小区突出寒温带森林沼泽湿地的科普知识教育主题,开辟游路20公里。游路两侧有各种不同的森林沼泽湿地景观,其中有吸引游客的连环湖、月亮泡、老头林。还有珍稀水禽和植物。在游览过程中可以看到森林植物群落和沼泽生态系统类型,寓生态知识教育于游览过程中。

(3)观鸟、漂流和垂钓小区

将贯穿实验区东南的砍都河下游作为漂流和垂钓小区,河流两岸风景秀丽,在每年6—8月份可开展活动。漂流河段东南河弯稳水区比比皆是,并有连环湖分布其侧,是垂钓的理想场所。

(4)登山观光小区

登山观光小区设在野营度假小区东侧,划定登山观光小区为两处,一处是野营度假小区东南侧山地,行程25公里,呈环路配置。另一条为登山路线。登山路线沿途森林茂密,风光秀丽,该项活动可以和野营度假相结合,突出森林的野趣。

(5)其它景点

保护区内的工程建筑也可以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有了望塔和桥梁。保护区内共有3坐了望塔。可以浏览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山脉及各种湿地景观。

生态保护

嫩江源头湿地也应纳入“保护圈”。

历史上的嫩江源头和中上游有着茂密的森林覆盖,水源涵养能力极强。随着对天然林的大面积开发及毁林开荒,湿地、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一旦大雨来临,森林不能吸纳水量,大量雨水将直泻嫩江,造成洪灾。

2001年嫩江源头湿地列入重点生态区进行保护,同时,嫩江源头湿地已经列入我国重要湿地名录。在实施“天保工程”的同时,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展开了自然保护区的划建工作。1999年建立了南瓮河省级湿地保护区,2003年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嫩江源头湿地不仅承担嫩江及其下游松花江的补水、维持流域的水平衡,调节流量、控制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而且还能调节大兴安岭地区的气候,维持一定的湿度和降水,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所以,应加强嫩江源头生态功能区的森林、草地等植物的保护与恢复,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人工草地,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天然氧吧的生态功能。

据了解,嫩江源头地区流域总面积206万公顷,由加格达河流域、南瓮河流域、汗诺河流域、古利库河流域、克里热河流域、那都里河流域、多布库尔河流域、甘河流域、嫩江流域的森林、沼泽、湖泊、河流共同组成,湿地总面积487577公顷。

目前大兴安岭地区已经划建了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了1126881公顷,占到了全区总面积的13.49%,超过了省及全国的水平。但是从目前来看,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如果不能再加大投资和管理力度,就会影响生态建设。

湿地公园

大安市嫩江湾以其独特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价值,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这标志着大安嫩江湾的生态建设和湿地保护进入新阶段。

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大安市城区东北部,距城区仅1公里,属天然港湾湿地。公园内生态系统类型比较丰富且相对完整,有野生植物35科124种,野生动物56种,其中,鸟类30种,鱼类10科47种。1993年被林业部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2003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湿地公园内植被茂盛,水草丰美,万鸟栖息,渔歌唱晚,极具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

近年来,大安市十分重视嫩江湾湿地的保护工作,聘请了北京达沃斯设计公司对湿地生态旅游进行整体设计,规划了“一心两带四环九区”湿地生态景观。已累计投资1.4亿元用于开发建设,建湿地调节闸2处,向嫩江湾湿地和公舍泡一次性补水300万立方米,使苇塘和泡沼得到了较好恢复。同时植树12万多株,在核心区实施了路、桥、涵、闸等10项工程,建设了广场、码头、玉龙湖、同心桥、映月潭、揽月亭等10个景点。一个集临水观光、游船垂钓、天然浴场、鱼宴品评、休闲娱乐于一体,具有浓郁嫩江气息的城市湿地景观带粗具规模。

2009年12月23日,国家林业局批复了《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根据规划,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将投资8056万元,分两期建设,建设期限为5年。规划面积2441公顷。整个公园分为湿地保护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湿地体验区、服务管理区、生态缓冲与控制区。其中,湿地重建720公顷,恢复草本沼泽面积892公顷,湖泊恢复面积200公顷。

2010年,大安将紧紧围绕“三三一”兴市战略,坚持“引进一源,激活六源,做大做强八个产业。”“引进一源”,就是引进一个水资源,逐步打造“一江环绕,四湖拥抱”的城市水系。“激活六源”就是激活土地、泡沼、旅游、城市、文化和劳动力等六个资源。全力打造嫩江湾湿地公园。“做大做强八个产业”就是通过湿地恢复保护和开发,做大做强旅游、建筑、交通、水产、商贸、餐饮、娱乐、文化等八项产业,把嫩江湾打造成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载体,真正实现“东赏长白山,西游嫩江湾”的目标。[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