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太巴塱部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巴塱部落
图片来自TAIWAN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

太巴塱(阿美语:Afalong、Tafalong)台湾原住民族最大部落之一,台湾阿美族最大部落,位于花莲县光复乡东境,与西边的马太鞍相邻。为阿美族传统制陶四大中心之一。“Afalong”出自于阿美语,汉译为阿巴塱,其意译则指当地有许多白螃蟹,族人因此直接以“白螃蟹”取名;后来被改称“Tafalong”,即汉译为“太巴塱

在阿美族的远古传说中,祖先来自现今丰滨乡猫公山一带,一路来到太巴塱才定居下来 。太巴塱发祥地原本被族人认为是在河床地,后来在2000年一场考古挖掘之下,在部落后方的小山坡挖出2000馀年前陶片,属于卑南文化遗址之巨石文化一部分,因此被当地族人视为这里是太巴塱发祥地。


起源传说

根据太巴塱阿美族人的传说,他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住在阿拉巴耐(Arapanay)(今台东市南方),由于弗拉拉卡斯(Felalakac)为了追求迪雅玛赞(Tiyamacan)而引发大洪水,迪雅玛赞的四哥拉拉康(Lalakan)和姐姐萝济(Doci)一同驾著小木臼,在波涛淘涌的海浪中,从阿拉巴耐漂流至奇密社东北方的吉拉雅山(Cilangasan),因为没有其他人漂来,姊弟二人为了繁衍后代,因而结为夫妻。婚后生男生女,到了第三代,有位名叫Rarikayan no Cidal者下山,住在奇密另立一社。他们的子女们出外狩猎,偶然发现北方的一片原野,乃从吉拉雅山下山向北移动,终于在太巴塱社,他们称它为Siaksakay(移川子之蔵,1935:482-486)。 光复乡前任乡长万仁光及地方民意代表曾经到Sisaksakay去,发现不少遗物是祖先留下来的,因此认为,昔时太巴塱社阿美族迁来之初曾以此为拓殖据点。今他们的后裔皆称该地是祖先早期之发祥地。在Piharaw时代,族人又从Sisaksakay迁居光复溪右岸与沙荖溪汇合处另建一聚落,称Cifangaian。住了一段时间,因遇台风,溪水暴涨,耕地流失,往高的地方移居,另建一社,名太巴塱,这就是太巴塱历史的开始。


清朝

咸丰七年(1857),分别有闽、客籍自台湾西部移民到太巴塱,从事商业及农垦。光绪元年(1875),清政府派遣陈辉煌驻军位在今寿丰乡吴全城,招抚太巴塱社,并且修筑到太巴塱的栈道。光绪十三年(1887),台湾建省,东台湾设立台东直隶州,太巴塱隶属台东直隶州奉乡新福堡,由秀姑峦府肯分局管辖。

日治时期

日本政府统治台湾时期,太巴塱隶属凤林郡。大正十二年左右(1923),日本政府压迫并禁止太巴塱举行Ilisin,后来由于部落族人寄望日本政府能够许可部落再次举行祭典,日本政府才再次以月见祭的形式举办,并且要求族人敬奉日本神道教。大正十六年(1925),日本政府为扫除太巴塱、马太鞍猎首习俗,并且清除传统建筑中的首棚(saksak),于是将首棚架上头骨集中,设立太巴塱纳骨塔。1933年,日本政府为化解马太鞍、太巴塱部落彼此仇恨 因而搭建跨越两部落间的马沸溪桥,因此在 1933 年设立太巴塱纪念碑。现在位于太巴塱国小大门左侧位置。1937年,日本政府实行地方改名政策,太巴塱因土地富饶,因此便改称“富田”,并沿用至国民政府迁台之后。

光复后

国民政府迁台后,此时全台的行政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整,花莲成立光复乡,富田被划分成东富西富南富北富等四村<。现今仍有人使用“太巴塱”或“富田”称之。

经济

太巴塱部落经济以务农为主,农业用地占全光复乡的65%。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箭笋藤心以及红糯米等。箭笋的盛产季为二月到四月,据光复乡公所农情调查的统计,太巴塱的箭笋年产量超过1,200公吨。 自民国八十五年,由于受到“社区总体营造”影响,部落经济发展转型到另一个阶段,随即培育木雕、皮雕、陶艺、编织、植物染布、珠串等产业,希望开创部落的工艺产业特色;农产部分,则将阿美族野菜改良培育成有机无毒蔬菜,转型为部落健康食品。观光发展,也成为太巴塱发展的项目,举凡表演团体成立、各景点的修缮与维护、餐饮美食的研发与民宿,进行食衣住行育乐全面的推动,无不以观光作为努力展的方向。

教育

太巴塱部落内目前有太巴塱国小。前身为明治十三年(1901)设立的国语传习所太巴塱分教场。明治十五年(1906)改设为太巴塱蕃人公学校。大正十年(1921)改名为台湾公立太巴塱蕃人公学校,四月再度改名为太巴塱公学校。大正二十六年(1937)改名为富田国民学校,并附设富田青年学校。并加强对于当地居民的日语教育。 国民政府来台之后,富田国民学校改为北富国民学校。1994年,居民申请将校名改回传统地名,命名为太巴塱国民小学

丰年祭

Ilisin为阿美族语丰年祭之意,每年最重要的祭典。阿美族语“i”有“在”的意思,而“lisin”是“祭祀”、“仪式”的意思,因此“ilisin”有“正在进行祭祀、仪式”的含义,通常字首以大写Ilisin来专指这个每年最重要的年祭,对于族人来说是个非常严肃的祭祀活动,且在Ilisin期间是禁止吃鱼及水产类食物,因鱼有鱼腥味,会使祖灵因鱼腥味而离开。

Tafalong(太巴塱)部落位于花莲县光复乡境内,为花莲溪与马太鞍溪所冲积的平原,行政区域包括有东富、西富、南富与北富四个村,又称为“富田地区”,主要是希望这里“稻作富饶”。Tafalong部落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说法是阿美族人由Cirangasan(现丰滨乡里牙津山)下山后建社,以阿美族语称“下山”为Masofolong,后人讹其音为Tafalong。另一说法则是主要取自阿美族语中“白螃蟹”(Afalong)之意,早期在Ilisin过后都会到河边去抓鱼,据说有一年刚好三、四个月都没有下雨,河水干枯,鱼群死亡,那时只抓到白色的螃蟹,而这些螃蟹都是靠近河边湿地挖洞穴居住,且体质上十分耐旱,因此没有灭种,族人便将该地取名为“Afalong”,日本人依音翻成“Tafalong 太巴塱”。

大约600多年前,阿美族先民从丰滨乡大港口上岸,部分族人越过东部海岸山脉,到现在部落北方约5公里处的Saksakay旧部落(今东富村11邻附近)落脚,后来随著人口的增加,才向西拓展,也就是现在的部落发展,Tafalong为花莲县境最大的阿美族部落,也可以说是全台湾最大的原住民部落之一,人口约有4,000人。

阿美族社会运作是由“头目暨年龄阶级”、“祭司(巫师)”、“母系继嗣”三大要素所构成,年龄阶层是由男性所组织,阶层内严格执行纪律,并承担族内公共工作事务,目前Tafalong部落共有15个年龄阶级组织,大致以五年为一个阶层,每个阶层都有其特殊的含意与所赋予的使命。“Ilisin年祭”是以系列文化活动形式呈现,早期为十二天,为因应社会变迁及不影响年轻人在外工作,目前浓缩为七天(前三天为教育训练及准备期,后四天为祭仪、圑聚、欢庆、交谊、竞技、感恩等等文化系列活动)[1]

参考文献

  1. Lisin Ko Tafalong,原住民族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