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伯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伯力
圖片來自huane

伯力,俄語名哈巴羅夫斯克(一譯喀巴羅甫斯克,Хаба́ровск),位於黑龍江烏蘇里江交界處東側,中俄邊界處,北距海參崴800|km,為俄羅斯聯邦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首府,2002年至2018年間是遠東聯邦管區行政中心

「伯力」是該市的中國傳統名,此地原屬中國清朝管轄。1858年,俄羅斯帝國在此地建立要塞,以俄國探險家葉羅費·帕夫洛維奇·哈巴羅夫的名字命名為「哈巴羅夫斯克」。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後正式割讓予俄國。

哈巴羅夫斯克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根據1989年蘇聯人口普查[1] ,該市人口數量達600,623人;到了2002年俄羅斯人口普查,該市的人口數量降至583,072人。

歷史

開元十年(722年),唐玄宗任命黑水靺鞨酋長倪屬利稽為勃利刺史,並將黑水都督府勃利州治所設於今日的哈巴羅夫斯克。到了遼朝,勃利改名為「剖阿里」,並設有五國部節度使,轄黑龍江下游各部。

15世紀,明朝在此設巴忽魯衛,隸屬於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後金崇德八年(1643年),在此設博和哩噶珊。「頗黎」、「勃利」、「博和哩」、「剖阿里」都是「伯力」、「伯利」的漢語諧音,來源於部落名「博和哩」(ᠪᠣᡥᠣᡵᡳ)。據《滿洲源流考》卷11《疆域》載:「博和哩,滿洲語,豌豆也」。

清朝年間,此地屬於吉林三姓副都統管轄。

1858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派遣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侵佔中國黑龍江沿岸並在此設軍事哨所。穆拉維約夫爲紀念17世紀俄國探險家葉羅費·帕夫洛維奇·哈巴羅夫在遠東地區的探勘行動,將伯力改稱爲「哈巴羅夫卡」(Хабаровка)。隨著居民點的擴大,1883年10月又改爲「哈巴羅夫斯克」(Хабаровск)。俄文名稱便來源於此。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根據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原屬清朝位於黑龍江烏蘇里江交界處東側4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連同庫頁島一併割讓予俄國,伯力遂屬俄境。喪失伯力城之後,中國在牡丹江流域另建「勃利」,以延續「伯利」之統轄邊疆功能,即今七台河市勃利縣

20世紀初,哈巴羅夫斯克隨西伯利亞大鐵路通車而興起,此後成為俄遠東地區重要交通樞紐。

1929年中東路事件,中國試圖收回中東鐵路,與蘇聯爆發衝突,蘇聯決定對中國發動戰爭,共產國際遠東局在伯力組建了「遠東工人游擊隊」,受遠東軍區司令的加倫將軍指揮,派劉伯承葉劍英參與並組織訓練部隊,與國民政府張學良部作戰,協助蘇聯進攻中國黑龍江海拉爾之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在伯力的維亞特斯科耶組建了蘇聯遠東方面軍獨立第88步兵旅,成員主要為原東北抗聯敗退入蘇聯境內的成員。二戰結束後,曾在此市對日本關東軍戰犯進行審判,即伯力審判

名稱

伯力又名伯利。此名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的勃利州遼朝時期此地被稱作剖阿里。1858年,沙俄在此地建造軍事要塞,以探險家葉羅費·帕夫洛維奇·哈巴羅夫的名字,將之命名為「哈巴羅夫斯克」。1860年依據《中俄北京條約》,此地正式被清政府割讓給俄羅斯。

目前華語地區仍普遍將此城市稱為伯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地圖標記為哈巴羅夫斯克(伯力)。根據中國國家測繪局2003年5月9日發布的《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若干規定》第十七條規定,漢語版地圖中「哈巴羅夫斯克」之後必須括注中國名稱「伯力」,漢語拼音版地圖和外文版地圖除外。中國大陸官媒對此城市的譯名使用不統一,有時使用「哈巴羅夫斯克」,有時使用「伯力」。

中華民國官方仍然沿用「伯力」這個傳統地名。臺灣媒體對該市的稱呼不統一,或譯為「哈巴羅夫斯克」,或沿用傳統名字「伯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