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靺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靺鞨
來自荔枝的圖片
靺鞨

中文名稱 :靺鞨

別 名 :靺羯

類 屬 :滿-通古斯語民族

位 置 :東北地區

靺鞨,又稱"靺羯",中國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東北地區,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時的肅慎和戰國時的"挹婁"。北魏稱"勿吉",隋唐時寫作靺羯(見"鴻臚井碑")。 遼宋時期恢復了最早的肅慎名稱,但漢語中改譯為女真或女直。清代建立後,清太宗皇太極將已經統一的本民族從龍六十六部各自的自稱統一廢除,改族名為滿洲,延傳至今。唐代分為白山靺鞨、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等部,其中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建立了號稱"海東盛國"的渤海國。

介紹

古東北地區的滿族先祖在歷史上多次被中原王朝載入史籍,但是這些稱呼都不是族群的自稱。靺鞨是滿洲先祖的第一個自稱,意譯的意思林中人。最早的稱呼肅慎和後世知名度極高的女真在滿洲語中是同一個詞彙(JUSHEN),是森林的意思。

歷史

靺鞨是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周秦時稱肅慎,世居白山(或稱不咸山、徒太山、大白山、長白山)黑水之間,以漁獵為業,根據所生活地區情況不同,也有農耕文明和小部分遊牧文明。靺鞨分為七部,分別為粟末靺鞨(與古高麗相接)、伯咄部(在粟末部之北)、安車骨部(在伯咄東北)、拂涅部(在伯咄東)、號室部(在拂涅東)、黑水部(在安車骨西北)、白山部(在粟末東南)。而黑水部尤為勁健,是古之肅慎氏。粟末靺鞨部居靺鞨的最南方,早在唐初就已歸附唐。七世紀末,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統一各部落(確切地說,是統一附唐的各部落),建立了政權。後來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府都督。從此,粟末靺鞨建立的政權,就以渤海為號。渤海境內有十多萬人戶,經濟很發達。他們派人到長安學習,帶回許多漢文書籍。他們把土特產人參、貂皮以及馬、銅等輸入內地,受到內地的歡迎。靺鞨本字應作靺羯,是自"勿吉"音轉而來,對此學界早有定論。靺鞨的粟末部實即勿吉的粟末部。最早記載勿吉粟末部的史書是《魏書》。《魏書》卷100《勿吉傳》記載,從和龍出發,經善玉山、祁黎山、如洛瑰水、太魯水,"又東北行十八日到其國。國有大水,闊三里余,名速末水","國南有徒太山,魏言'太白'"。此勿吉居於松花江流域,南部包括長白山,北部包括黑龍江,顯然是指勿吉的粟末部。《魏書·勿吉傳》大部分內容都是對粟末勿吉歷史的記載。對於勿吉人的其他部落,《魏書·勿吉傳》僅提到"有大莫盧國、覆鍾國、莫多回國、庫婁國、素和國、具弗伏國、匹黎爾國、拔大何國、郁羽陵國、庫伏真國、魯婁國、羽真侯國,前後各遣使朝獻"。所以,《魏書·勿吉傳》所載於延興年間赴北魏朝貢的乙力支,是出自粟末部的使者。據乙力支自稱:"其國先破高句麗十落,密共百濟謀從水道併力取高句麗"。可見,《北史》卷94《勿吉傳》、《隋書》卷81《靺鞨傳》所載粟末部"每寇高麗"是正確的,至晚在北魏延興(471-476)以前,粟末部已與高句麗連年征戰。自夫余衰弱以後,肅慎系各部即逐漸向東南遷徙,入居松花江流域,因而才因水為名,號為粟末。與此同時,高句麗也不斷北拓,攻占原屬夫余的領土,435年李敖出使高句麗時,發現高句麗的疆界已"北至舊夫余"。粟末部與高句麗戰爭的起因當是為了爭奪對夫余故地的控制。494年,"夫余王及妻孥以國來降",投奔高句麗,高句麗人稱其為"勿吉所逐"。當是粟末靺鞨也占有了部分夫余故地。但在此後與高句麗人的戰爭中,粟末部卻漸處於不利地位,最終降隋內附。黑水靺鞨部,居靺鞨的最北面,在松花江流域和黑龍江下游兩岸一帶,發展較慢,分十六部。唐玄宗時,在此大部落置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其餘各部隸屬於都督府,稱為州,任命各部落首領為州刺史。進一步加強了這一地區同內地的聯繫。五代時期,契丹人稱黑水靺鞨為女真,從此,女真這一名稱代替了靺鞨。遼朝又因避諱改寫作女直。遼天顯元年(926)太祖耶律阿保機滅渤海,部分女真人隨渤海人南遷,編入遼籍,稱為"熟女真";留居故地的女真人,未入遼籍,稱為"生女真"。生女真中的完顏部逐漸強大,他們營建廬室,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一帶。從事農業生產,掌握了冶鐵技術,出現了私有財產,階級分化十分明顯,法律規定殺人者償馬牛三十,開始向階級社會過渡。

髮型習俗

契丹、高麗、室韋皆不屬辮髮民族;奚族的髮式因不見於文獻記載,暫時不詳;只有靺鞨"俗皆辮髮",但僅黑水靺鞨的髮式可以考知。《新唐書·北狄傳》記載:"黑水靺鞨……俗編發,綴野豕牙,插雉尾為冠飾,自別於諸部。"編發,即辮髮,但黑水靺鞨的辮髮是何種樣式已不得知。不過,女真來源於黑水靺鞨,滿族又出自女真,文獻中有關於女真髮式的記載則是比較清楚的。《大金國志》卷三九記載:"金辮髮垂肩,留顱後發系以色絲。"《北風揚沙錄》稱"(女真)人皆辮髮,與契丹異,留顱後發以色絲系之,富人用珠玉為飾。"《三朝北盟會編》卷三則雲"(女真)男子辮髮垂後,耳飾金環,後顱留髮以色絲系之,富者以珠玉為飾。"這些記載既稱"辮髮"又強調"留顱後發",對照滿族男子的髮式,可以明確這是一種既髡又辮的髮式,即剃去額前發,留顱後發,編辮垂後,系以色絲。宋金時期,對這種髮式似乎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名稱,所以文獻中有時稱作"編發",有時又稱作"髡髮"或"削髮"、"剝發",直到滿族才開始稱這種髮式為"剃髮"。由此可以推測,黑水靺鞨很可能也是這種前髡後辮的髮式,與朝陽出土的石俑的髮式應有不同。粟末靺鞨辮髮的樣式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靺鞨各部雖然同一族名且"俗皆辮髮",但辮髮的樣式未必相同。因為當時靺鞨只是一個種族共同體,文化和習俗並不完全相同。《新唐書·北狄傳》載講黑水靺鞨時,也明確指出"自別於諸部",也就是說粟末靺鞨與黑水靺鞨辮髮的樣式可能是不相同的。程溯洛先生將中國歷史上的辮髮區別為兩類:"一類屬於單純辮髮,即將前額蓄髮直至腦後,編垂而下;另一類則剃去前腦頭髮,而後腦編發。"黑水靺鞨、女真、滿族即屬於後一類的辮髮。粟末靺鞨既然屬於辮髮又與有別,就很可能屬於前一類。

考古發現

近年來,中國考古工作者在今黑龍江省綏濱縣同仁遺址中,發掘了不少靺鞨人用過的鐵錛、鐵帶扣和部分陶器,形制與中原地區的同類器物非常近似。這說明,靺鞨人在政治、 經濟、 文化生活上受到中原地區的影響,比肅慎、挹婁更多。[1]

視頻

滿族靺鞨繡雙面繡八寶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