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後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後金(1616年-1636年)又稱大金汗國,是原明朝女真人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的政權,清朝的前身。後金之義,同「愛新」相同,是表明承襲完顏氏的金朝。

明末國內外矛盾激化,前後兩次的萬曆朝鮮戰爭 ,國力消耗巨大,邊牆以東的海西女真諸部內亂不已,均給建州部以可趁之機。 [1]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起家,起初努爾哈赤部受到明朝遼東都司的壓制馴服,表面上忠順於明朝,刻意隱藏自身野心。他相繼兼併海西四部,征服東海女真,統一了分散在東北地區的女真各部。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金國,史稱後金,改元天命。後金天命三年(1618年),努爾哈赤公布「七大恨」的討明檄文,開始公開起兵反明。

天命十一年(1626年,明天啟六年)努爾哈赤在寧遠戰役後逝世。皇八子皇太極繼位。皇太極即位之後,為繞開明松錦防線,天聰十年(1635年)征服漠南蒙古察哈爾部,迫使朝鮮稱臣。先後數次進入漢地燒殺劫掠,用繞道入侵的作法後來又執行五次,與明朝內部的流寇一同消耗明朝實力。 [2]同時皇太極針對努爾哈赤時期的社會矛盾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天聰新政」。還繼續完善和擴大八旗蒙古、八旗漢軍,設立蒙古衙門管轄外藩事務,並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

清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禎九年),皇太極在盛京崇政殿稱帝,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自此,大金國號停止使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後金                 建國時間         1616年(天命元年)
                簡 稱         金、大金                 國號停用時間         1636年(崇禎九年,崇德元年)
                  繼承國(後身)         大清                  主要城市          瀋陽、遼陽、撫順
                所屬洲         亞洲                 范 圍         中國東北,亞洲遠東地區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政體                 行政機構         內三院、六部
                  軍事制度         八旗制度                  國家領袖          努爾哈赤、皇太極
                主要民族         女真族(滿洲族)、漢族、蒙古族等

國號說明

努爾哈赤建立的政權正式稱呼是大金或者金國,皇太極下令國中之人皆稱滿洲原名,禁止稱諸申。[3]

發展

建州興起

女真人一直居住在東北地區,後分為三部,其中一部最為強大,該部明代時稱為建州女真。明朝後期,建州女真族在長白山西麓,松花江和遼河流域一帶興盛起來。明太祖時,明為包抄和壓抑北元殘餘勢力,在滿洲一帶設立遠東指揮使司,開始着手控制女真部的各個部落。明政府先後將建州女真分成三個衛,總稱「建州三衛」,其首領大多為女真部族的領袖。[4]

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兀狄哈勢力強大,南下壓迫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兒被殺,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終定居於興京,併入建州衛。南移後,建州女真部與明朝政府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力得到提高。明隆慶四年(1570年),建州右衛王杲沿邊作亂,被擊斬後,兒子阿台繼續和明軍對抗。遼東總兵李成梁又發動攻擊,嚮導覺昌安和兒子塔克世在混戰中死亡。這場戰爭使「建州三衛」瓦解,部落零散,各自為政。而此時正是塔克世之子努爾哈赤任明朝建州部首領。[5] 萬曆十四年(1586年)努爾哈赤被明政府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併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分散在滿洲各地的女真各部。八旗制度亦在此期間建立,成為後金的一種社會和軍事組織形式。至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時,已對內稱建州等處地方國王。此後,努爾哈赤的內外聯繫更為頻繁。內外發布政令、布告,記錄各項公務事宜等,都是借用蒙古文或漢文來完成。女真人雖有自己的語言,但女真文字早已失傳,故給日常交流帶來諸多不便,而且由於缺乏懂蒙古文的人使得上下難於溝通。因此,努爾哈赤決心創製自己的文字--滿文來書寫滿語。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努爾哈赤下令借用蒙古文字編制滿文。[6]

後金立國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邊防也越來越鬆弛。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努爾哈赤遷都到赫圖阿拉。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後金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大金覆育列國英明汗」 ,改元天命,成為大金汗王。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統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5]後金天命三年(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因為努爾哈赤認為明朝朝廷偏袒女真葉赫部而心生不忿的緣故,憤然頒布「七大恨」,起兵反明。[5] 天命四年(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金與明的第一場關鍵戰役——薩爾滸之戰爆發。明神宗任命楊鎬率領四路明軍合擊金軍,準備直搗金國大本營赫圖阿拉。四路軍的主帥分別為山海關總兵杜松、遼東總兵李如柏、開原總兵馬林和遼陽總兵劉鋌。然而,明軍情報卻泄露給金軍,使金軍早有準備。結果努爾哈赤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法,即「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努爾哈赤以少勝多大敗明軍,從而改變了遼東的戰略格局,使得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此後金採取主動出擊的方針,而明朝相對於後金處於被動局面。

天命四年(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稱大金皇帝。

天命六年(1621年,明 天啟元年),努爾哈赤於三月十三日率重兵圍攻瀋陽。同年,金軍還成功攻取遼陽,並下令遷都遼陽。 [5]天命十年(1625年,明 天啟五年),後金又決定遷都瀋陽,並改瀋陽為盛京。

天命十一年(1626年,明 天啟六年),努爾哈赤於攻打寧遠,是為寧遠戰役。然而寧遠在明軍將領袁崇煥的防守下久攻不克,後袁崇煥採用紅夷大炮,擊退金軍進攻,努爾哈赤身患毒疽,不久逝世。[7]皇八子皇太極在一場權力鬥爭獲勝後繼位。

天聰新政

清太宗皇太極在既繼承父汗的基業後,看到國家的弊政,從而固本維新,進行改革。皇太極的固本維新,採取了政治、軍事、經濟、民族、八旗、外事等多方面的措施。皇太極對後金的政權架構,仿效明制,設立內三院(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兩衙門(都察院、理藩院),形成所謂「三院六部二衙門」的政府架構,基本完善了政府組織的體制和架構。皇太極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強調滿洲、蒙古、漢人之間的關係「譬諸五味,調劑貴得其宜」。他決定:漢人壯丁,分屯別居;漢族降人,編為民戶;攻陷城池,不殺降民;善待逃人,放寬懲治「民皆大悅,逃者皆止」。漢官漢民原從屬滿洲大臣,自己的馬不能騎、畜不能用、田不能耕;官員病故,妻子要給貝勒家為奴。皇太極優禮漢官,以此作為籠絡漢族上層人物的一項重要政策。對歸降的漢官給予田地,分配馬匹,進行賞賜,委任官職。漢軍皇太極逐步設立八旗漢軍,創建重(zhònɡ)軍。寧遠之戰、寧錦之戰失敗後,皇太極明白了一個道理:戰敗的重要原因是沒有最新式武器——紅夷大炮。此炮為西洋人製造,滿洲忌諱「夷」字而諧音為「衣」,稱作「紅衣大炮」。

改號大清

皇太極即位不到十年,他統一整個東北,並南下朝鮮,西征蒙古,屢挫大明官兵。由於東邊的李氏朝鮮親明,而且明朝作戰時常有朝鮮兵參戰,皇太極遂以此為藉口下令攻打朝鮮,使得後者降伏。這場戰爭在朝鮮歷史上被稱為「丁卯虜亂」。此時山海關外,明政府只剩下錦州、寧遠、松山三個據地,其他已成為大金的領土。明軍將領袁崇煥因「咐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及至城下,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罪名被處以碟刑。從此後金基本控制了關外。不過,由於朝鮮王朝之後仍然奉行親明政策,皇太極於十年後再次下令進攻朝鮮,最終迫使朝鮮屈服並成為其屬國。這場戰爭在朝鮮歷史上被稱為「丙子虜亂」。迫國王李倧遣使請盟。

皇太極即位後,決定在南下入關之前解決蒙古這個後背隱患,以避免重蹈金朝的覆轍。為消弱林丹汗的勢力,皇太極對蒙古各部採取聯姻、勸誘、征討一系列軟硬兼施的策略。而且由於林丹汗後期在西藏紅教喇嘛沙爾巴呼圖克圖的影響下皈依紅教,引起信奉黃教的蒙古蒙古眾多部的不滿,使得這些部落開始疏遠林丹汗。同時,在金軍的優勢武力打擊下,漠南蒙古各部逐漸瓦解。林丹汗雖組織力量抵抗,但其下屬已逐漸離心離德,紛紛向後金投降。三月,皇太極決定親自對林丹汗進行最後一次決定性的征討戰。後金天聰二年(1628年,明崇禎元年),後金兵大破林丹汗於錫爾哈、錫伯圖、英湯圖一帶(今內蒙古林西至克什克騰旗一線),林丹汗勢力被逐出西遼河流域。

天聰六年(1632年,明崇禎五年),汗王皇太極會同歸附的蒙古各部大舉進攻林丹汗。皇太極進歸化城後,兵騎四出,俘獲甚眾,土默特餘部亦降於金[8]

天聰八年(1634年,明崇禎七年),林丹汗逃至大草灘(今甘肅境內)一帶安營紮寨,但在此因病去世。林丹汗去世後,其勢力加速走向崩潰。

天聰九年(1635年,明崇禎八年),林丹汗之子額哲歸降皇太極,並獻上據說是當年元惠宗離開中原時帶走的傳國玉璽。漠南蒙古遂被併入後金版圖。

皇太極於清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禎九年)在瀋陽上尊號「寬溫仁聖皇帝」,改國號為大清、改族名為「滿洲」,改元崇德。 [9] [13]

地理疆域

努爾哈赤先後攻取或招撫了渾河流域和佟家江流域的棟鄂部、渾河上游的哲陳部、哈達河上游的完顏部、鴨綠江部、長白山北麓的珠舍里部和訥殷部。到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建州女真各部。接着,努爾哈赤開始進攻海西女真的扈倫四部,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征服安楚拉庫路,開始經營東海諸部。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後金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東)稱汗,建立大金國,史稱後金。不久又征服了葉赫河流域的葉赫部,於是扈倫四部全部歸屬後金。

後金天命四年(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正式稱大金皇帝,以後後金不僅不斷攻占明朝在山海關外的據點,還多次越過長城,威脅北京,最南曾攻至徐州附近。

天命九年(1624年,明 天啟四年),蒙古科爾沁部投降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明崇禎八年),後金出兵滅蒙古察哈爾餘部。

清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禎九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接着又征服了索倫諸部,並完全吞併了東海諸部。到崇德八年(1643年,明崇禎十六年),清朝的疆域已經擴大到明長城以北,包括今內蒙古、東北三省和俄羅斯北至外興安嶺以北、西起貝加爾湖、東至薩哈林島(庫頁島)間。

政治軍事

議政王大臣會議

議政王大臣會議,是「議政王」與「議政大臣」集議諸事的一種議政形式,在清朝前期相當長的時間裡,為皇帝指揮下議處軍國大政的最高權力機構。

努爾哈赤創立了八旗制度,分封子侄為旗主貝勒,轄治旗下人員,兩者之間有着嚴格的君臣君民的隸屬關係。天命年間,努爾哈赤親領正黃、鑲黃兩旗,大貝勒代善是正紅、鑲紅兩旗的旗主,二貝勒阿敏主鑲藍旗,三貝勒莽古爾泰轄正藍旗,四貝勒皇太極領有正白旗,鑲白旗為汗王之長孫杜度轄領。汗王之其他子侄、孫阿巴泰等貝勒,也各自擁有汗王賜予的若干牛錄。[10]

由於各旗主貝勒的強大權勢及其激烈爭奪汗位,努爾哈赤於後金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初三日向八旗貝勒宣布,今後要實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 [11] 。新汗王由八貝勒商議後「任置」,軍國大政由八貝勒議處。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病故,經大貝勒代善提議,諸貝勒「任置」皇太極為新汗王,以汗王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為主,輔以諸貝勒,議處全國軍政要務[10]

皇太極對這種「共治國政」制十分反感,利用各種條件和機會,極力壓抑旗主貝勒權勢,提高汗王的權力。這樣一來,旗主貝勒的權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度難以延續下去了,因而議政王大臣會議應運而生。[10]

清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禎九年)四月,大貝勒代善等八旗貝勒大臣尊天聰汗皇太極為「寬溫仁聖皇帝」,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崇德二年(1637年,明崇禎十年)四月,皇帝又命貝子尼堪、羅托、博洛等與議國政,各旗又各設議政大臣三員。此時的親王、郡王皆是議政王,杜度、岳託、阿巴泰等在天命年間就是「議政貝勒」,此時繼續與議國政,八固山額真原來便系在議政處,「與諸貝勒偕坐共議」,加上各旗專設議政大員三員,及幾位被皇帝指定議政的貝勒,這就是「議政王大臣會議」或「議政王貝勒大臣會議」的全部成員,約有四、五十人。[10]

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禎十年)起,清朝正式進入在皇帝指揮之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議處軍國大政的新時期。崇德年間(1636—1643),議政王大臣會議的職掌不算廣泛,各旗內部事務由該旗旗主貝勒處理,特殊者交六部,一般事務,如舉行科舉,僉撥差役,分配人畜財帛,興建殿、堡、山陵工程,等等有關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政務,由各管理部務之王貝勒督責本部官員,分別處理,只是當各部事務「有不能決斷者」,才由議政王貝勒大臣會同議決。此時議政王大臣會議之職掌主要有二,一是軍務,「凡遇出師,必先議定而行」,二是審理滿洲王公大臣刑案。[10]

內閣制度

清入關前沒有內閣的名稱。但是皇太極統治下的後金已初具內閣性質的內三院。清崇德元年(1636年,明崇禎十年)三月,皇太極改文館為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從文館到內三院,雖任職者均為大學士、學士,但分工更明確了,有的負責編考歷史,有的起草敕諭及注釋古今政事得失,還有的向皇帝進講。崇德以後內三院的大學士、學士們對皇太極的決策有了更大的影響。 [12]

剃髮易服

女真族與廣大漢族在髮式上有很明顯的差別,漢族蓄滿發,女真族留辮髮。[13]努爾哈赤把漢族改變髮式、剃去頭髮作為其歸降金國的標誌,因此,他每攻占一個漢族聚居的地方,就下令漢族「剃髮」,即剃去前半部頭髮,後半部依照女真族(滿族)的習俗削髮垂辮。 [14]

滿漢同住

後金天命六年(1621年,明 天啟元年)三月,金軍接連攻克瀋陽和遼陽以後,為了鞏固對遼瀋一帶的統治,金當局急需把建州地區的女真民戶遷入遼瀋地區,為此努爾哈赤下令女真民戶大規模地向西遷移。從十一月到十二月,建州的女真民戶遷進了遼瀋地區。為了妥善安置這些後遷進的女真民戶,努爾哈赤採取女真與漢人合住同食共耕的辦法。[15]

軍事組織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過程中,把女真人編為八個旗,旗既是一個行政單位,又是軍事組織。每旗下面有許多牛錄,一個牛錄三百人,平時耕田打獵,戰時打仗。這樣既推動了生產,又加強了戰鬥力。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的直接來源是「牛錄額真」,本為女真人出獵開圍之際臨時設立的「十人之總領」[16]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於每個牛錄設牛錄額真1員,5牛錄為1甲喇,設甲喇額真1員;5甲喇為1固山,設固山額真1員,創建黃、紅、藍、白四固山(四旗),是為後來八旗制度的主要基礎。努爾哈赤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又增設四旗,將原來的旗幟周圍鑲上其它顏色。黃、白、藍旗鑲紅邊,稱作鑲黃、鑲白、鑲藍旗;紅旗則鑲白邊,稱作鑲紅旗。它們與原本的純色的正四旗合稱「八旗」,此後旗色再未有變化。當時各旗尚由大汗與各旗主貝勒分別掌控。

天聰九年(1635年,明崇禎八年),後金在征服察哈爾部後,對眾多的蒙古壯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重新整編,大部分蒙古人丁從滿洲旗中撥出,正式組建蒙古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相同。漢軍單獨編旗始於天聰五年(1631年,明崇禎四年),清崇德二年(1637年,明崇禎十年)分為二旗,旗色玄青,崇德四年(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再分為四旗。四旗為正青色旗和黃、白、紅鑲青邊。崇德七年(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正式編為漢軍八旗,旗制與滿蒙相同。滿洲、蒙古、漢軍均由同一旗主管轄。因為有了這三個部分,一些史料又將八旗稱作「二十四旗」。

雖然整體上,八旗有此三部份之分,但具體而論,八旗中的族屬成分仍較之複雜。它主要以滿洲為主幹,輔以漢、蒙古、朝鮮(高麗)、索倫、錫伯、回和阿爾巴津人等族群,甚至還曾一度有越南人加入。從內部階層上來說,八旗制度中大體有外八旗人、包衣和旗下家奴之分。外八旗即八旗中的旗份佐領,主要源於清朝入關前的自由民階層,也是整個制度的骨幹成員。包衣則是服侍皇室、王公的家內奴僕和莊園壯丁。旗下家奴是官僚和一部分富裕旗人的家僕。

民族文化

努爾哈赤害怕一盤散沙的蒙古重新統一,出現一個強大的蒙古汗國,因此他千方百計分化離間蒙古各部,採取分而治之的手段,逐步吞併。後金興起後,對蒙古採取了既不同於中原漢族皇帝、也不同於金代女真皇帝的做法。他用編旗、聯姻、會盟、封賞、圍獵、賑濟、朝覲、重教等政策,加強對蒙古上層人物及部民的聯繫與轄治。

努爾哈赤開始占據遼東的時候,對漢人實行「拒敵者殺之,不與敵者勿妄殺」的政策,他優待「尼勘」 ,給予了歸降的漢人以民的地位,從他們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看,其身分接近於後金國人,亦即牛錄屬員。考慮到這些漢民與滿洲的文化傳統迥異,努爾哈赤也沒把他們編入八旗。而對即對據城不降、不服從命令的漢人則實施鎮壓、屠殺。皇太極繼位後,內部滿、漢、蒙幾十萬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都聚集在遼河東、西。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間、滿族統治者內部等等各種矛盾都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因此,他即位之初,就強調「滿漢人民,均屬一體」[17],特別注重消彌和緩和遼東滿漢民族間的矛盾。

女真人在金朝時期曾依照契丹字創建女真字,但因金國亡於元朝之後中原女真人高度漢化,而東北女真又受到蒙古影響,導致女真文在明朝中後期徹底失傳。所以後來努爾哈赤崛起,深感與明朝、朝鮮往來文書需要反覆譯寫多有不便,於是指示大臣噶蓋和學者額爾德尼二人創製文字來解決這一問題。後來,二人根據努爾哈赤之意創製而成並頒行,被後世稱為「無圈點滿文」(老滿文),此後再經達海於天聰年間徹底完善,為「有圈點滿文」(新滿文)。努爾哈赤主持創製和頒行滿文使其治下部民相互交流、書寫公文、記載政事、翻譯漢籍等方面更為便利。翻譯而成的大量漢籍也使努爾哈赤本人及其後世統治者在中原歷代王朝的歷史中吸取了大量經驗。[18]

滿族曾信仰薩滿教。「薩滿」是通古斯語,意為「瘋狂的人」。漢譯為巫師。滿族的薩滿教兼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四重含意,故崇拜的神祇既多又雜。祭記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有宮廷與民間之別,富者與貧者之別及地區之別、家族之別。

清代,滿族也有崇信佛教和關羽的,但祭祀儀式仍襲用薩滿祭祀而有別於其他民族。駐防旗人後裔有家中掛祖宗袋的,袋中所裝,為從關外帶來的家鄉的泥土。廣州滿族祭「落廣祖」,所祭為第一代到廣州落戶的祖先。

滿族的髮式和頭飾也很有特點。滿族的男子都要留長辮子。入關以後,要求漢人男子也要留髮,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為止。 滿族婦女與男孩一樣,成年後才蓄髮,或綰或髻。髻的樣式和名稱有好幾種,如兩把頭、架子頭、大盤頭等。滿族婦女不僅很講究髮式,也很注意頭飾。在清朝滿族婦女的上層中,不僅要帶旗頭(一種用青絨、青緞做成的扇形頭冠),而且要插上各種各樣的銀飾,滿族婦女的耳環也與眾不同,他們在耳朵上要扎三個耳眼,戴三隻耳環,這種古老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參考資料

  1. 王景澤, 馬桂秋. 「野人女真」與努爾哈赤的興起[J]. 黑龍江民族叢刊, 1997(3):60-65.
  2. 謝景芳. 論「已巳之變」與明清興替[J]. 求是學刊, 1988.
  3. 漢譯《滿洲舊檔》第136頁,《清太宗實錄》卷25。
  4. 明代初期建州女真的社會形態.中華文史網.2013-05-21
  5. 5.0 5.1 5.2 5.3 姜公韜,《中國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 明清之際》,第110頁-第121頁。 九州出版社, 2010-1,ISBN 9787510800627。
  6. 趙志強,《清代的滿語研究》,《北京社會科學》1993年第01期
  7. 趙爾巽. 《清史稿‧本紀一‧太祖本紀》:十一年丙寅春正月戊午,上起兵伐明寧遠。....城上放西洋炮,頗傷士卒,乃罷攻。....二月壬午,上還瀋陽,語諸貝勒曰:「朕用兵以來,未有抗顏行者。袁崇煥何人,乃能爾耶!」....八月丙午,上大漸,乘舟回。庚戌,至愛雞堡,上崩,入宮發喪。
  8. 後金統一漠南蒙古.內蒙古新聞網.2012-12-21
  9. [網址 標題.網站.日期]
  10. 10.0 10.1 10.2 10.3 10.4  第二節 議政王大臣會議.中國通史.2014-03-22
  11. 《光緒大清會典》卷43
  12. 《清太宗實錄稿本》頁30。
  13. 《明實錄》正德十六年乙卯監察御史虞守隨言:「蓋中國之所以為中國者,以有禮義之風,衣冠文物之美。」
  14. 從「剃頭」說起-太原晚報網.太原晚報.2016-08-26
  15. 民族整合與文化認同:努爾哈赤漢人「恩養」政策,《民族整合與文化認同:努爾哈赤漢人「恩養」政策》,《貴州文史叢刊》, 2014(2):38-44。
  16. 《滿文老檔》
  17. 王先謙:《東華錄》天聰十
  18. 閻崇年.努爾哈赤傳·正說清朝第一帝:北京出版社,200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