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伯力,俄语名哈巴罗夫斯克(一译喀巴罗甫斯克,Хаба́ровск),位于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交界处东侧,中俄边界处,北距海参崴800|km,为俄罗斯联邦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首府,2002年至2018年间是远东联邦管区行政中心。
“伯力”是该市的中国传统名,此地原属中国清朝管辖。1858年,俄罗斯帝国在此地建立要塞,以俄国探险家叶罗费·帕夫洛维奇·哈巴罗夫的名字命名为“哈巴罗夫斯克”。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后正式割让予俄国。
哈巴罗夫斯克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根据1989年苏联人口普查[1] ,该市人口数量达600,623人;到了2002年俄罗斯人口普查,该市的人口数量降至583,072人。
历史
唐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任命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稽为勃利刺史,并将黑水都督府勃利州治所设于今日的哈巴罗夫斯克。到了辽朝,勃利改名为“剖阿里”,并设有五国部节度使,辖黑龙江下游各部。
15世纪,明朝在此设巴忽鲁卫,隶属于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后金崇德八年(1643年),在此设博和哩噶珊。“颇黎”、“勃利”、“博和哩”、“剖阿里”都是“伯力”、“伯利”的汉语谐音,来源于部落名“博和哩”(ᠪᠣᡥᠣᡵᡳ)。据《满洲源流考》卷11《疆域》载:“博和哩,满洲语,豌豆也”。
1858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派遣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侵占中国黑龙江沿岸并在此设军事哨所。穆拉维约夫为纪念17世纪俄国探险家叶罗费·帕夫洛维奇·哈巴罗夫在远东地区的探勘行动,将伯力改称为“哈巴罗夫卡”(Хабаровка)。随著居民点的扩大,1883年10月又改为“哈巴罗夫斯克”(Хабаровск)。俄文名称便来源于此。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根据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原属清朝位于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交界处东侧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连同库页岛一并割让予俄国,伯力遂属俄境。丧失伯力城之后,中国在牡丹江流域另建“勃利”,以延续“伯利”之统辖边疆功能,即今七台河市的勃利县。
20世纪初,哈巴罗夫斯克随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而兴起,此后成为俄远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
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国试图收回中东铁路,与苏联爆发冲突,苏联决定对中国发动战争,共产国际远东局在伯力组建了“远东工人游击队”,受远东军区司令的加伦将军指挥,派刘伯承与叶剑英参与并组织训练部队,与国民政府军张学良部作战,协助苏联进攻中国的黑龙江海拉尔之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在伯力的维亚特斯科耶组建了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88步兵旅,成员主要为原东北抗联败退入苏联境内的成员。二战结束后,曾在此市对日本关东军战犯进行审判,即伯力审判。
名称
伯力又名伯利。此名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勃利州。辽朝时期此地被称作剖阿里。1858年,沙俄在此地建造军事要塞,以探险家叶罗费·帕夫洛维奇·哈巴罗夫的名字,将之命名为“哈巴罗夫斯克”。1860年依据《中俄北京条约》,此地正式被清政府割让给俄罗斯。
目前华语地区仍普遍将此城市称为伯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的地图标记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根据中国国家测绘局2003年5月9日发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汉语版地图中“哈巴罗夫斯克”之后必须括注中国名称“伯力”,汉语拼音版地图和外文版地图除外。中国大陆官媒对此城市的译名使用不统一,有时使用“哈巴罗夫斯克”,有时使用“伯力”。
中华民国官方仍然沿用“伯力”这个传统地名。台湾媒体对该市的称呼不统一,或译为“哈巴罗夫斯克”,或沿用传统名字“伯力”。
参考文献
- ↑ 1989年苏联人口普查,xue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