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話文,亦稱語體文,是指以各漢語分支的現代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以區別文言文[1](為春秋時期至20世紀初的寫作規範)。
歷史
古代寫作規範起源自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漢語口語。據學者胡適考證,至中國漢代,文言文已經脫離了日常口語,而當時的書面語(即文言文)已經開始向復古和口語兩個方向發展。
至中國唐宋時期,漢語口語與先秦時期口語差異愈加明顯,此時,有三種書面語。一種書面語模仿上古漢文書面文獻,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即古文運動的作品;另一種是在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漢語基礎上所形成的書面語,即今日的漢文,如西漢《史記》、東漢佛經翻譯、南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第三種則是各種白話文的源頭,如唐代的變文 、宋代的話本等。
到了元、明、清的近世時期,情況與中古時期類似,既有模仿上古的書面語,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謂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謂的近代白話,比如《水滸傳》、《西遊記》等。由於文言文並不是一時一地的一種語言,因此不同時代或地區的文獻,在語法和詞彙上會有差異。
自辛亥革命之後,中國普遍有着各種改革舊有文化的思想;知識分子陳獨秀、胡適等除了大力引進各種西方學說,標榜科學與民主外,因鑑於文言文有礙於表情達意,也鼓勵白話文。他們積極提倡以近口語的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強調「我手寫我口」,競相出版刊物,如《新青年》等,為文學帶來一片新思潮。隨着1919年所發生的五四運動,當時全中國瀰漫着一片反傳統、求革新的呼聲,進一步推助了白話文運動的發展[2]。
新文學運動之後,白話文運動取得成功,以符合官話口語詞彙、語法的白話文逐漸取代了與口語脫離的文言文。與此同時,中國各地語言都相繼出現了各自的口語書面化嘗試和努力。但在台灣和中國大陸,政府強制推廣基於官話制定的官方標準語(「國語」或「普通話」)及相應的現代漢語白話文,令各地一度出現的口語書面化運動無疾而終。然而在英國殖民地香港和以粵語人群為主的海外華人社區,語言沒有受到限制。粵語在相對自由寬鬆的環境中發展,符合粵語口語詞彙、語法的粵語白話文也得以延續並在民間廣泛使用。台灣自解嚴後,一度受壓抑的台語白話文最近有復甦跡象。
視頻
白話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現代白話文的產生路徑,光明網, 2018-7-29
- ↑ 論五四白話文運動的發生與發展,道客巴巴 ,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