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觀宗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觀宗寺

中文名稱;觀宗寺

地點;浙江省寧波市興寧橋附近

性質;浙江地區四大叢林

時間;五代後周廣順三年(953年)

觀宗寺,位於浙江寧波市興寧橋附近,為浙江地區四大叢林之一。它的前身是延慶寺的十六觀堂。

觀宗寺,始建於五代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僧介然在寺之東北隅建屋六十餘楹,中建寶閣,寶閣四周建十六室稱為十六觀堂。清乾嘉年間,十六觀堂開始獨立門戶,但興廢無常。

民初起,觀宗寺由近代高僧諦閒法師主持十六觀堂,並將觀堂改名為觀宗講寺,觀宗寺自此大盛。

寺廟簡介

觀宗寺,位於寧波市海曙區解放南路延慶巷。始建於宋元豐年間,僧人介然於延慶寺東北隅募資築屋60餘間,中建寶殿,名延慶寺觀堂,為延慶寺子院。清乾隆嘉慶間重修殿宇、增建僧舍,獨立門庭為一寺。民國初年,天台宗泰斗諦閒法師任住持,名為觀宗講寺,弘揚天台宗教義,設立觀宗學社,創辦四明佛學院,紹隆佛種,培育僧才,一時頗為興盛,成為近代中國天台宗活動中心之一。新中國建立後,寺殿得到保護,現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觀宗學社舊址等。[1]

弘法刊物

諦閒法師主持下,設立研究社,出版《弘法月刊》 ,藉此大力培養僧才。觀宗寺遂成為中國天台宗之弘法中心,後諦師兩次北上弘法,遠播法音。1921年,其弟子寶靜弘法香港,使天台教義弘揚於各地。1932年諦師西歸後,寶靜繼席主持,遵其師遺志,續辦弘法研究社,後稱觀宗學社,弘揚台宗教義。1945年,根慧和尚出任觀宗寺方丈,聘誠一法師為主講,後此宗風重振。

由於歷史原因,觀宗寺曾一度衰落。解放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宗教政策進一步得已落實,現大殿及天王殿已修葺一新。

主體建築

觀宗寺,現僅存天王殿大殿、廂房等近1000平方米木結構建築,保存尚好,天王殿,重檐歇山頂,屋身甚高,五開間,殿通面寬22米,通進梁16米。大雄寶殿,重檐歇山頂,翅角飛檐,五開間,通面寬23米,通進深21米,台基高50厘米,下四周檐柱均為石柱。二殿內新塑佛像等。

寺廟禁忌

佛教的教制、教職在各國不盡相同。在中國寺院中,一般有"住持"(或稱"方丈",是寺院負責人)、"監院"(負責處理寺院內部事務)、"知客"(負責對外聯繫),可尊稱"高僧"、"大師"、"法師"、"長老"等。具體稱呼如下:

1、不得單稱名字,對年長比丘當尊稱作長老、某老法師、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師、或師父、法師。

2、對年青比丘、比丘尼,則可僅稱師父、或於其名號下加稱師字。

3、因僧尼出家後一律姓釋,出家入道後,由師父賜予法名。故請問大德名號時,當先合掌,然後說請問上下、請問師父尊號、法師尊號上下。

4、於大德前,不可自稱我字。當視關係而自稱後學、門生、晚學、未學、學人或弟子、學生等,不得稱不慧、不才、不佞等。寺是非常莊嚴而神聖的地方掌握以上的禮儀是非常必要的。

法席相續

延慶寺內原有觀心堂,是寺眾修天台教觀之處。關於觀的對境問題,北宋時期由於各家見解不一,以致引起山家派妄心觀與山外派真心觀的爭論與對立。

歷史沿革

在寧波靈橋路與解放南路相交的東北側,有一延慶寺,為我國佛教史上有重大影響的寺院,被稱為天台宗三大祖庭(國清寺、玉泉寺、延慶寺)之一。該寺建於五代後周廣順三年(953),原名報恩院,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改名為延慶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而觀宗寺則是從延慶寺中分離出來的,建於北宋哲宗元豐年間(1078-1085),也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了。

寧波(浙東)一直是中國佛教哲學思想比較活躍的地區,在中國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自三國赤烏二年(239)年,吳太子太傅、都鄉侯闞澤在今慈湖北畔建寧波歷史上第一所寺院--普濟寺以來,慈谿五磊寺,鄞縣阿育王寺、天童寺,餘姚龍泉寺等相繼建起,為佛教文化在浙東普及、繁榮打下了重要基礎。

早年曾學法於寧波觀宗寺的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認為:寧波曾是中國佛教的中心地區,寺院密集,最多時有大寺數十所,小寺一千多所。僅寧波一府有10萬人出家,平均三人中即有一出家人。至東晉時,佛教流行大乘般若空宗,由於解釋不一,產生"六家七宗",其中就有四家在浙東。對寧波影響較大的天台宗佛教其淵源於南朝的陳,開創於隋,而盛於唐。陳、隋之間,天台國清寺四祖智凱在國清寺創立了印度佛教中國化的第一個宗派--天台宗,對南北朝儒、道、釋理論作了新的發揮創造,提出了一些新的教義理論。對中國佛教界產生極大的影響。至唐代,天台宗九祖湛然因提出"無情有性"說,推動了天台宗學說的發展,被認為是唐時天台宗中興之祖。

安史之亂以後,天台宗一度衰落。宋代是寧波佛教思想的鼎盛時代。北宋初年高麗王子寶雲義通繼承天台宗法後,在寧波寶雲寺(今雲石街)弘傳,被尊為天台十六祖。後經四明學者天台宗十七祖知禮法師在延慶寺主持講席,繼續弘揚,使天台宗在宋代得以中興。知禮法師的佛教思想著述主要有:《觀音玄義記》、《觀音經義疏記》、《金光明文句記》、《金光明玄義拾遺記》等。由此,延慶寺遂成為"天台宗中興道場"和"天台宗祖庭之一"。號稱天下講宗之第二。一時寺院興盛,殿宇宏偉,香客雲集。

四大殿堂

到"文革"後延慶寺仍留有四大殿堂,由北至南分別為天王殿、吉祥殿、方丈殿、藏經樓,占地5000多平方米,多系明清所建。至今寺內尚存宋靖康元年的石刻畫像一組。寺內原藏有梵文金邊貝葉經294張,現移藏在七塔寺。

觀宗寺原為延慶寺的觀堂,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4)僧介然募緣構屋60餘間,中建寶閣,環以16室,故名十六觀堂。曆元、明、清600餘年,至清乾隆嘉慶間寺院重建,始獨立門戶,另設方丈。至清末,寺院已漸破落,殿宇荒蕪,禪室傾頹。1912年,又因延慶寺觀堂方丈犯規,為鄞縣主事所逐,經諸山長老推薦,敦請在上海留雲寺學佛社主講之天台宗耆宿諦閒法師任觀宗寺主持。時年56歲的諦閒法師受任後,依據四明法師遺志"三觀為宗,說法為用",遂改稱為觀宗講寺。募建大殿、天王殿、念佛堂、禪堂、藏經閣等,使觀宗寺聲名大震。1913年秋,諦閒法師在觀宗講寺講法華經,創設"弘法研究社",成為天台宗司教之所。

1915年,為應對日本向我方提出傳教自由要求,時任大總統之位的袁世凱欲自興佛教,便在畿輔創辦第一大乘講習會,舉諦閒法師為主講,飛電敦促。諦閒法師遂在京開講楞嚴經,時名公巨卿,各國公使,藏蒙喇嘛,及都人信善者皆爭先恐後聆聽之。及歸,袁世凱還贈"宏傳南宗"之匾。

1918年,葉恭綽蒯受樞二居士建議諦公假觀宗弘法研究社之地開辦僧伽學社,專為培養講師之所,並以巨資相助。次年"觀宗學社"正式成立,諦公等人親為主講。由此培養了許多高級僧才,觀宗寺也被後人譽為"佛教界的黃埔軍校"。1928年觀宗學社與弘法研究社合併為"弘法研究學社"。1947年又創辦"四明佛學院"。

從20世紀20年代起,觀宗寺的高級僧才已不斷向外弘法,擴大天台宗佛教在海內外的影響。從1921年太虛法師離開觀宗寺去北方弘法,促進了天台宗在東北、西北、山東等地的佛教弘揚與寺院興建。1922年浙江省督盧永祥及省長等,敦請諦閒海潮寺講"仁王護國般若",講前全省還禁屠三日。

聞名中外

觀宗寺的法脈還流傳到海外。現任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國務院港事顧問的覺光法師,曾先後在寧波天童寺、觀宗寺學法十餘年,1934年在觀宗弘法研究學社深造,1939年後隨寶靜法師香港創辦《弘法精舍》佛學院,嗣後覺光法師成為天台宗在港的傳人,並在香港先後創建了正覺蓮社、觀宗寺等寺院184所,辦有佛教中學、小學20餘所,還於慈雲寺創辦妙清佛學院。活躍在海外的觀宗寺高僧還有紐約大莊嚴寺主持、美國佛教協會會長、現年90多歲的顯明法師美國觀宗寺方丈靜修法師。觀宗寺法裔斌宗法師,1943年起在台灣創建法願講寺、法濟寺、天台宗高級研究班、佛學研究所、弘法院等。此外在美國夏威夷的檀華寺、觀音堂、中華佛教會,加州的法靈寺。

刻石以傳

延慶、觀宗兩寺不但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過重要作用,還是名人流寓和學者講學之處。如:元末書法家吳志淳曾在此以八分書法作千字文,由楊理學刻石以傳;明末的"南湖詩社"曾在此集會吟詩論文;清初著名的民主主義思想家黃宗羲也一度在此設"證人講會",成為甬上學術重地,總占地3萬多平方米的延慶、觀宗兩寺,原系日湖蓮心島的中心,四周有河道環繞,後日湖淤積縮小及填河築路,遂成現狀。曾與寧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七塔寺合稱為浙東佛教界的"四大叢林"。1961年雙雙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屢遭劫難

在千餘年發展中,延慶、觀宗寺屢遭火災等劫難。進入20世紀最大的劫難是"文革"的浩劫。這座號稱我國南方最大寺院的延慶寺吉祥殿內珍貴的明代五百羅漢木雕像悉數被砸毀,中間三尊10多米高的佛像(如來佛、阿彌陀佛、藥師佛)被強行拖倒、砸毀。洗劫之後的延慶、觀宗寺的大殿、廂房及空地均被一些部門占用,作為倉庫、堆場、學校、會場,還有一些房子被居民搶住,千年古剎變得支離破碎,破敗不堪,令海內外天台宗教徒痛心疾首。1978年香港覺光法師來天童寺,聞祖庭觀宗寺被破壞殆盡,浩嘆:"聞者痛心,見者流淚"。

宗教意義

1993年,市委統戰部為落實宗教政策,成立觀宗講寺修復委員會,市佛教協會請天台國清寺代方丈益行法師(天台宗第四十七代傳人)來寺規復。此時省宗教局已批准寧波觀宗講寺為保護寺院。1995年,天王殿大雄寶殿得以修復,但其餘殿堂由於被一些部門及居民占用,無法清退和修復,更不能開放。

參考資料

  1. 觀宗寺 , 旅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