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粉岭 |
---|
|
粉岭(Fanling)位于香港新界东部,是粉岭/上水新市镇的一部份;与上水、打鼓岭和沙头角同属于1979年成立的北区(见香港行政区划)。粉岭原为农田,现在市中心一带已发展为住宅区,昔日的农田现只可在较偏远的村落找到。新界五大家族中的邓氏及彭氏分别定居于粉岭的龙跃头、粉岭楼及粉岭围。
目录
介绍
战后香港政府将新界分成27个乡事委员会,粉岭原来属于大埔理民府管治,于1954年由彭富华(太平绅士、彭族原居民)、李昌(新界乡议局创办人李仲庄的儿子)、罗泽棠(客籍原居民)等创立粉岭区乡事委员会,管理辖下的29条乡村及联和旧墟。
粉岭是香港其中一个宗教建筑最丰富的地区,涵盖香港六大宗教中的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重要宗教场所。在新市镇开发前,粉岭也曾是香港上流阶层和外籍人士活动的集中地,从百福村到安乐村都曾有大量别墅建筑,有外籍人士曾成立粉岭狩猎赛马会,粉岭站外面更曾有由退役英军开设的毕打奥餐厅,为1980年代前新界最知名的西餐厅和酒吧。粉岭亦曾是香港北部重要军事基地,曾建有粉岭军营、芬园军营、皇后山军营和新围军营,目前新围军营及其大岭练靶场仍然为解放军驻港部队使用。粉岭南部的和合石有全香港规模最大的和合石坟场,每逢清明节和重阳节都会有大量孝子贤孙前往拜祭先人。
由于粉岭是新界北最早建有火车站的地方,也有通往新界东北打鼓岭和沙头角边境的唯一公路,加上曾有大量英军驻扎,故此在1960年代前多被当时的港英政府及外籍人士认定为新界北的地区中心,地位仅次于大埔,甚至常以“粉岭”之名指代涵盖上水部分和古洞的大片地区,故此在地理学上该地平原名为粉岭低地。在1970年代末新市镇开发前,粉岭和上水大致上以大埔公路粉岭段、扫管埔和灵山为分界,但没有具体的自然地理分界,故位于大埔公路以南的年代较久远的建设,如粉锦公路和粉岭高尔夫球场都以“粉岭”命名,甚至远至金钱的新界喇沙中学也曾被俗称为“粉岭喇沙中学”。新市镇发展后由于交通道路网络的变化,上述地方在今天都被视为上水的一部分。现今粉岭与上水的东西分界线南段大概位于扫管埔路、鸡岭村和偷牛山。不过基于坊间使用习惯,一些现今视作位于上水但多年前以“粉岭”命名的场所也不再更名,造成今人在上水能找到以“粉岭”命名的场所和道路的奇特现象。
名字由来
粉岭一带古称“鸦鹊塱”。粉岭名字的由来,与区内一座古名“大岭山”的地方有关。相传大岭山上有一块石壁,雪白如粉,居于附近的乡民,便称之为“粉壁岭”[1],位于附近的乡村,便成为“粉壁岭村”。天旱时,乡民会带备三牲酒礼,跑到壁前祈求天降甘霖。据说由于有求必应,村民渐渐称这座山为“灵山”。山既已改名,粉壁岭村也被简称作“粉岭村”,粉岭也就逐渐成为附近一带的名称。“灵山”后来又改称“华山”,即现今的上水华山。不过官方记录最早要到清代嘉庆年的《新安县志》时才收录“粉壁岭”之名。
现今粉岭围以北另有一灵山,但该山应非传说中原来之“粉壁岭”,而上水廖氏亦曾有登上华山求雨的历史,惟已可考证最古老的求雨石碑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所立,晚于“粉壁岭”被《新安县志》所收录的年代,但求雨风俗与传说相同,故一定程度上可证明该山为传说中有乡民求雨的“粉壁岭”。根据历史记载,粉岭彭氏约于宋朝末年便在附近的龙山定居,并于明代中叶迁到现址附近先后建立粉岭楼和粉岭围二村[2],与“粉壁岭”一名出现的时间名称吻合,故“粉岭”之名很可能就是由粉岭彭氏先祖所起。香港新界早期的分区并不明确,虽华山耸立之地今属“上水区”,华山与上水围的距离比粉岭围更接近,但因“上水”之名与“粉壁岭”之名出现时期非常接近,不能排除两地名在古代某段时间存在重叠的情况,而且廖氏在建围之初便明确以“上水”命名其村,加上彭氏远早于廖氏来到粉岭一带定居的史实,彭氏曾在更早时期登上华山求雨亦不足为奇,故可推断“粉岭”之名与彭氏先祖有关的可能性更大。
至于现今位处粉岭围以北的灵山村则属非原居民寮屋村落,与新界古代传说有关系的可能性甚微。
地理
粉岭位于新界的东北部,东面包括横山脚新村、马尾下、马尾下岭咀、岭皮村及南山,连接沙头角,南面包括和合石、龙山及石坳山(部分),与大埔区为邻,西面包括蝴蝶山、粉岭围、扫管埔、太平山、彬山及缸瓦甫,毗邻上水,北面有恐龙坑、马头岭、松山、横岭及大砍笃而与打鼓岭相邻。粉岭以粉岭站及联和墟为两个商业中心。粉岭与上水、沙头角、打鼓岭组成北区,其中上水和粉岭已发展成为粉岭/上水新市镇,规划上连成一片。
历史
粉岭早期不见经传,南宋时有人开村;而邻近的上水华山,则发现汉代文物, 直到清嘉庆编制的《新安县志》卷二收录“粉壁岭”。粉岭于1898年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随新界一并割让给英国。日占时期粉岭由上水区役所管治。1979年北区升格为18个地方行政区一员,而粉岭是北区的四大分区之一。
- 联和墟
联和墟于1949年由粉岭、沙头角、打鼓岭和部分大埔区村民集资成立。1951年正式建墟。2002年9月26日停止运作。
- 安乐村
安乐村于1915年由香港商人冯镜湖等集资立村,是一条杂姓村落,包括李、邓、冯等姓氏。安乐村是文人道侣聚集及富人修建别墅之区,有镜湖别墅、西河别墅、瑞胜书室、李园、本立园、成法园、三教总学会、安乐祠等,其中于1925年建成的轩辕祖祠最为著名,现已重建为黄帝祠。1980年代,该村的土地逐渐改建成粉岭工厂区(安乐村工业区)。
- 龙跃头
龙跃头是新界五大家族之一邓氏的聚居处,于元朝末年由锦田分迁到龙跃头,开村(即老围)立业至今历800多年,因子孙繁衍而在附近另立村庄,成为现时的五围六村。龙跃头的五围是指老围、麻笏围、永宁围、东阁围(或称岭角围)和新围(或称觐龙围),六村则是麻笏村、永宁村(或称大厅)、祠堂村、新屋村、小坑村和觐龙村,五围六村给沙头角公路从中分隔。明朝中叶,龙跃头邓氏势力延伸至大埔海,建有邓孝子祠,清初开设大埗墟[3]。
- 粉岭围
宋朝末年(1120年至1280年期间),新界五大家族之一彭氏家族从潮州揭阳县迁居扺港,初居于龙山,后迁粉岭楼,于明朝万历(1573-1620年)年间定居粉岭围。
社区环境
乡村
以下为粉岭乡事委员会的组成村列表:
- 粉岭楼
- 粉岭
- 虎地排
- 鹤薮围
- 孔岭(朝胜堂五村)
- 简头村(朝胜堂五村)
- 高莆
- 龟头岭
- 军地
- 流水响
- 岭皮村(朝胜堂五村)
- 岭仔(朝胜堂五村)
- 岭咀
- 龙跃头
- 马尾下
- 马料水新村
- 麻笏村
- 安乐村
- 新塘莆
- 新屋仔(朝胜堂五村)
- 崇谦堂
- 小坑新村
- 狮头岭
- 丹竹坑
- 塘坑
- 祠堂村
- 画眉山
- 云山下
- 和合石
其他乡村:
公共屋邨
居屋
政府宿舍
私人屋苑
- 绿悠轩
- 皇府山
- 帝庭轩
- 御庭轩
- 牵晴间
- 华慧园
- 粉岭中心
- 粉岭名都
- 粉岭花园
- 海联广场
- 碧湖花园
- 花都广场
- 万豪居
- 翠彤苑
- 逸峯
- 陇山一号
- 豪峰岭
- 百褔花园
- 嘉宏中心
- 嘉和轩
- 数码都城
- 海燕花园
- 瑞柏园
- 星光新邨
- 嘉兆轩
商场
宗教及历史建筑
康体设施
公共服务
教育
中学
- 中华基督教会基新中学
- 圣芳济各书院
- 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
- 明爱粉岭陈震夏中学
- 粉岭官立中学
- 香海正觉莲社佛教马锦灿纪念英文中学
- 田家炳中学
- 保良局马锦明中学
- 宣道会陈朱素华纪念中学
- 粉岭礼贤会中学
- 粉岭救恩书院
-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心诚中学
小学
- 粉岭公立学校
- 宝血会培灵学校
- 上水宣道小学
- 香港正觉莲社佛教正觉莲社学校
- 粉岭官立小学
- 五旬节靳茂生小学
- 凤溪廖润琛纪念学校
- 方树福堂基金方树泉小学
- 五旬節于良發小學
- 圣公会嘉福荣真小学
- 基督教粉岭神召会小学
- 救世军中原慈善基金皇后山学校
- 东华三院曾宪备小学
幼稚园
- 粉岭神召会幼稚园
- 明爱打鼓岭幼儿学校
- 粉岭浸信会吕明才幼稚园
-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祥华幼稚园
-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祥华幼稚园
- 东华三院洪王家琪幼儿园
- 保良局庄启程夫人幼稚园
- 香海正觉莲社佛教慧光幼稚园
- 基督徒信望爱堂华明幼稚园
- 明爱香港崇德社幼儿学校
- 嘉宝中英文幼稚园(粉岭)
- 保良局戴苏小韫幼稚园
- 九龙城浸信会嘉福幼稚园
- 香港保护儿童会圣诞老人爱心粉岭幼儿学校
- 神召会华人同工联会景盛幼稚园
- 嘉福浸信会幼儿园
- 基督教粉岭神召会恩光幼稚园
- 新界妇孺福利会粉岭幼儿学校
- 香港五常法幼稚园
- 牵晴间培元英文幼稚园
- 真理浸信会何袁惠琼幼稚园
- 邻舍辅导会粉岭幼儿园
- 香港宣教会优质幼儿学校
- 香海正觉莲社佛教慧光嘉福幼稚园
- 耀基创艺幼稚园
- 嘉德丽幼稚园(粉岭)
- 好时光幼儿学校(粉岭中心)
- 安基司幼稚园(粉岭)
- 麦克莱国际幼稚园
特殊学校
参考文献
- ↑ 尔东. 周海燕, 编. 香港历史之谜 第三版. 明报出版社. 2007年4月: page 8. ISBN 962-973-634-9.
- ↑ 苏万兴:《粉岭彭族简史》
- ↑ 街知巷闻:大埔头老围 护河围墙 说起邓族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