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馮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馮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從原來的發源地陝西,發展到了現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

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七位,在以人口為序的中國姓氏中排名第27位,在台灣省名列第七十二位,人口約八百六十一萬五千餘,占全國人口的0.64%左右。

主要分布於中國的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山東和雲南等地。

姓氏溯源

圖騰出自歸姓,為馮簡子之後。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期,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居住着以白頭翁為圖騰的歸夷氏族。歸姓的一旁支遷徙到今山東菏澤地區,形成河伯族。進入夏朝帝芒時代,河伯族首領馮夷後人在馮地(今陝西大荔縣)建立了馮夷國,歷經夏商周三朝。周初,馮夷國分裂為馮、河宗、邯三國。春秋時期,鄭國大夫簡子(歸姓)被鄭簡公封於此地,遂以封邑而得氏,為該支馮姓第一人。

出自姬姓,為姬昌之後,系承畢公高,始祖馮文孫。據《元和姓纂》《廣韻》記載,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后裔畢萬之子追隨晉文公立國,封為魏武子,得封魏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封魏家為諸侯,其後人魏長卿一支受封於馮城(一說今河南省滎陽縣,一說今陝西省大荔縣)。於是這一支子孫逐步放棄了畢、魏之姓,以邑為氏而改姓馮,史稱馮氏正宗。而魏地的子孫則氏魏,故馮、魏兩姓實為同一脈族。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拓拔穆泰氏族,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號為氏。北魏太武帝拓拔燾的裔孫拓拔穆泰的後裔子孫中,其長子拓拔遂留接續馮翌侯之爵,後成為代郡穆氏的鼻祖;而在次子拓拔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爵稱號"馮翌侯"為姓氏者,漢化稱馮翌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馮氏,逐漸融入漢族。

源於蒙古族蓋珠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巴爾虎部嘎拉珠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

源於滿族烏蘇氏和富思庫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屬於漢化改姓以為氏。

得姓始祖

馮簡子。春秋時期鄭國大夫,鄭簡公封其於馮地,以封邑馮地為姓,始為馮氏。

馮文孫(魏長卿)。東周時期魏國長卿,系周文王姬昌之後人,以封邑馮地改姓,始為馮氏。

拓拔覯。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人,北魏太武帝拓拔燾之後裔,以先祖官爵稱號"馮翌侯"為姓氏,後漢化形成一支馮氏。 [1]

郡望堂號

郡望

潁川郡:戰國時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

上黨郡:上黨地名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晉國,此後趙魏韓三家分晉,都占據了上黨地區的一部分,戰國時期韓國置郡,但是具體郡置已難以考證。

京兆郡:亦稱京兆、京兆尹,實際上並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

弘農郡:始建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治所在弘農縣(今河南靈寶函谷關城),其時轄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內鄉以西、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陝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華山以南的地區。

堂號

穎川堂:以望立堂。

上黨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弘農堂:以望立堂。

市義堂:戰國時的馮驩是孟嘗君家的食客。起初孟嘗君對他只當一般門客對待,後來孟嘗君派他到薛地收帳,他把所有債戶都叫來,宣布將債書燒掉,給所有的債戶解決了困難,大家感激不盡。

始於堂:馮氏遠祖始於周代。族譜載:"受姓始祖畢公,名高,文王第十五子,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緒業,武王踐位於畢,今陝西西安咸陽縣畢原,康王十二年保鰲東郊,厥後支子採食於馮邑,即始平郡。子孫去邑為氏,書作馮。"始平乃馮氏發祥之地也。

同輿堂:根據史籍《後魏書》記載,馮誕和後魏高祖皇帝元宏同歲,自幼又是同學,後來娶了高祖的妹妹安樂公主為駙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輿而行,所以稱"同輿堂"。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