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上海文庙,清代名称为上海县学文庙”,是上海城区唯一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上海老城厢,今黄浦区文庙路215号。
上海文庙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此后几经迁移,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重建于今址。民国时期,改为上海市民众教育馆。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建筑被拆除,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上海著名的旧书市场的所在地。1997年,经过全面整修的文庙大致恢复了清代的格局,作为祭孔和展示中国文化的场所对外开放。目前的文庙建筑群包括文庙、学宫两条南北轴线上的院落以及东部的园林,主要建筑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2002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变迁
- 早在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当地已有由民宅改造成的“梓潼祠”,奉文昌梓潼帝君与孔子像[2]。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上海建镇,士绅唐时措兄弟在方浜长生桥东北(今丹凤路西)建立镇学。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分华亭县东北境五乡为上海县,按制须修建城隍庙与文庙。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知县周汝楫下令在县署东首(今敬业路一带)营建文庙,但因资金不足,未能完工。次年,浙西廉访佥事朱思诚至此巡察时,委请万户长费拱辰出资建成,当时庙中有正殿、讲堂、斋舍等建筑。大德六年(1302年),经松江判官张纪倡议,县丞范天祯带头捐资扩建,加添殿轩,增设大门、学门,重塑大成殿孔子像,并绘先贤像于两庑。知县辛思仁筑墙130尺,架桥于泮池之上,文庙规模初备。[3]
- 至大三年(1310年),廉访佥事吴彦升巡察上海县,提议扩建。时任两浙盐运使瞿霆发遂捐家资,在肇家浜(今复兴东路)北岸(淘水场一带),县衙之西兴建了新文庙。但仅四年之后(延祐元年,1314年),县丞王珪又将文庙迁回原址,并扩大庙制。当时文庙中还有天光云影池[4],池中有岛名为“芹洲”,洲上建有止庵、杏坛、盟鸥渚、洗心亭、舞雩桥、酸窝、古井、焦石堂诸胜。至正十一年(1351年),知县刘辉增建教谕厅、讲席堂,监县兀奴罕、县丞张议重建庙门、斋舍;后来知县何缉还在庙左建明伦堂,堂前东西分建育英、致道二斋。有富僧觉元捐田产六百馀亩,以资修葺费用[3]。
- 明正统四年(1439年),提学御史彭勋、巡按御史肖启命知县张祯拓展文庙,建成射亭、戟门、修斋舍、馔堂、殿庑及仪门等。九年(1444年),巡按御史郑颙增建东西两庑殿。成化二十年(1484年),知县刘琬在明伦堂后建成尊经阁。正德十四年(1519年),知县郑洛书重建大成殿、养贤堂。[3]
- 清雍正八年(1730年),巡道王澄慧移驻上海,择文庙东南隅建魁星阁。咸丰三年(1853年)九月初四,刘丽川率小刀会起义。九月初七,知县袁祖德引官员士绅于文庙祭孔,小刀会借机乔装进入,杀知县,宣布建立“大明国”,刘丽川为“大明统理政教诏讨大元帅”,在庙内明伦堂设立行辕,指挥抗击清兵。到咸丰五年(1855年),清兵联合西方军队攻占上海县,作为小刀会总部的文庙也大部分毁于炮火。同年,在原址重建文庙,但大梁未上便遇火灾。官服、乡绅恐此地不利,故决定移建文庙至县城西门内右营署的明代海防道署旧址,即现时文庙所在。次年,重建完成,占地17.3亩。然而好景不长,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迫近上海,上海县官、绅商共邀英、法兵入城协防,西兵驻屯文庙数载,到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西兵撤防时,庙内建筑已毁损大半。事后,巡道丁日昌令知县修缮。
- 民国三年(1914年),上海县公产经理处筹款重修文庙,并拓大成殿月台,置祭器、祭服等以备祭典之需。民国十六年(1927年),上海特别市工务局拟将文庙改建为公园。民国二十年(1931年)3月,文庙公园开建,但因资金不继未能完成,其后移交市教育局管理。同年12月,文庙改为上海市民众教育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尊经阁改建为上海市市立图书馆,内藏书籍一万五千馀册,成为上海市首家公共图书馆。
-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上海市民众教育馆,并建立上海市沪南人民文化馆。1959年,文庙被列为南市区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文庙被南市区体委用作训练场馆,尊经阁等多处建筑被拆除。1979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会拨款修复了大成殿、魁星阁与崇圣祠,重建东西庑殿,疏浚天光云影池。1986年起,文庙成为著名的旧书市场所在地[5]。1997年4月至1999年9月,南市区人民政府又对文庙进行全面整修,重建学门、仪门、明伦堂、尊经阁、听雨轩、儒学署等,全面恢复了清代上海文庙鼎盛时期的风貌。同时,又在文庙东北部沿梦花街、学宫街一带,建造了仿古街道,用以安置原占用大成殿及东西庑殿的“文庙书刊交易市场”。
- 200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将文庙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