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经济地理学(agricultural geography)的一个分支,也是农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形成条件及发展变化规律。农业地理学的特点是:①地域性,科学地阐明和揭示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②综合性,从自然、经济[1]、技术、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③边缘性,处于地理科学和农业科学的交汇领域;④实践性,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属应用基础学科。农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农业评价;②农业历史地理;③农业部门地理;④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向、方式和途径;⑤农业地域类型;⑥农业区划;⑦农业地图等。
简介
农业生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按照人们的意愿或社会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定向调节和干预,进行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物再生产过程。
农业与各种地域性条件,特别是自然条件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各种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如人口密度、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分布、交通运输、市场条件等,在地域上千差万别,强烈影响着农业生产,使得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诸如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2]、农林牧渔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的地域结构和分布、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的选用和推广等,无不具有强烈的地域差异。
农业地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农业生产及其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特征及表现形式;研究农业生产形成的自然的技术的和社会经济的原因,并探索其形成过程及变化发展趋向;研究由于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而形成的各种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的形成、结构和发展。通过这些研究,使人们认识和掌握千差万别的农业生产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地规划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
基本内容
农业地理研究的课题十分广泛,既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地域性条件(自然、技术和经济因素)、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开展专题研究,也可综合地研究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区域和农业发展问题。凡存在着明显地域差异的农业生产各方面问题,均可作为农业地理学的研究课题。
概括地说,农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农业评价。按照农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和要求,搞清自然界提供的可能性以及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研究在农业上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式和途径,对发展农业有着重大实践意义,同时也是农业地理研究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