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經濟發展水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經濟發展水平
圖片來自新浪財經

經濟發展水平亦稱「經濟發展量」、「經濟動態數列水平」。反映社會經濟現象在不同時期的規模或水平。是計算各種動態分析指標的基礎。一般是指絕對數水平,也可以是相對數水平和平均數水平。依據在一個動態數列中所處的位置,分為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報告期水平、基期水平。所謂最初水平就是動態數列中的首項指標數值;最末水平指動態數列中的末項指標數;在對比兩個時期的發展水平時,所研究時期的發展水平叫做報告期水平 (亦稱「計算期水平」);作為對比基礎時期的水平叫做基期水平。

綜述

經濟發展水平是指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和所達到的水準。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常用指標有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人均國民收入經濟發展速度、經濟增長速度。[1]

動態數列中的每個指標數值。它反映社會經濟現象在各 個不同時間所達到的規模或水平。又 稱動態數列水平或發展量。一般指總 量指標,也可以用平均指標或相對指 標來表示。[2]

意義

經濟發展水平意義:是衡量經濟發展狀態、潛力的標誌。包括:

(1)GDP/GNP總值、人均值和變化率:是衡量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指標。據聯合國和經濟學的資料,當人均GDP/GNP值超過3000美元/年時,經濟發展趨向穩定上升,即可持續發展。

(2)科技在GNP/GNP中的貢獻率:是判別是否屬於高投入、低產出的落後經濟或生產發展方式。凡是科技貢獻率越高的,經濟越可持續發展,是生產現代化水平的指標。

經濟發展指標

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可以從其規模(存量)和速度(增量)兩個方面來進行測量。所謂「經濟規模測量」是指對一個國家在特定時間範圍里能夠生產出來的財富總量,包括從基本的生活用品到複雜的生產資料,再到各種文化和精神產品等財富的總量。在對經濟規模的 測量中最常用的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它綜合性地代表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財富(物品和服務)的總和。此外,對經濟規模的測 量又分為對絕對規模和相對規模的測量。絕對規模只是測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特定時期內的GDP總量,而不論這一規模的GDP是多少勞動力創造出來的。而相對規模指標則要關心一個國家的人口(或勞動力數量)與其GDP總量之間的關係。在相對規模指標中,最常用的是「人均GDP」指標。在經濟發展速度方面,最常用的指標是「GDP年增長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