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徽劇原名「徽調」、「二黃調」,1949年後定名徽劇。是一種中國地方戲曲,起源於明代嘉靖年間,迄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它形成於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縣、貴池、當塗)一帶的「徽池雅調」,在安徽省境內(尤其是皖南,包括今屬江西省的婺源縣)流行起來。特色是把傳入安徽的亂彈聲腔與地方聲腔及民間音樂結合起來。它為京劇、粵劇及南方的許多地方戲曲劇種提供一個重要的發展基礎,其影響幾乎遍及全國。
徽劇傳統劇目有1404個,保存檔案有753個。其內容從列國紛爭、宮遷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間生活故事。徽劇的音樂、唱腔優美、完整。主要分青陽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撥子、二黃、西皮、花腔小調共九類。而以吹腔、撥子、皮簧為主要聲腔。吹腔輕柔委婉,撥子高亢激昂,皮簧則比較通俗流暢,徽劇的表演藝術豐富多彩,技藝精湛。文戲以載歌載舞、委婉細膩其特點,武戲以粗獷、熾熱、功夫精深、善於高台跌扑而震驚觀眾。生活小戲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風趣、詼諧和語言吸引着觀眾。舞台畫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2006年5月20日,徽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019年11月,徽劇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歷史沿革
中國戲劇的繁榮,往往同聲腔的廣泛流傳和發展分不開。徽劇聲腔的形成,是徽劇賴以成立的基礎。
元朝末期,南戲與北方雜劇分庭抗禮。弋陽腔流傳到安徽衍化成徽州腔和青陽腔,並以此為主體,形成了徽劇的前身——徽池雅調。並相繼產生了徽州腔、青陽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種聲腔。徽州腔的產生約在明嘉靖年間,至萬曆而盛行。當時在中國戲壇上有兩種傾向,一種是以弋陽、徽州聲腔為代表的適合普通老百姓口味的戲曲,另一種是以崑腔為代表的適合文人口味的戲劇。
明代中葉,皖南的徽州、池州是中國東南商貿文化的中心,當時著名的戲曲聲腔譬如餘姚腔、弋陽腔已在這一帶流行。嘉靖年間,江西弋陽腔流傳到安徽青陽、貴池一帶,與當地民眾喜愛的民間曲調相結合,創造了新腔,形成了具有當地地方特色的「青陽腔」。萬曆年間,這一帶產生了「徽州腔」、「青陽腔」(亦稱池州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種聲腔。這些聲腔興起後,便風靡各地。後來,青陽腔又受到民間山歌小調和崑曲的影響,慢慢形成今天的徽劇。
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亂彈聲腔流入安徽,受當地諸腔影響,逐漸衍變,形成了徽調主要唱腔之一的撥子。
撥子高亢激越、吹腔柔和,常在同一個劇目中配合使用,通稱「吹撥」。由於它產生和流行在樅陽、石牌(今懷寧)、安慶一帶,曾被稱為「樅陽腔」、「石牌調」或「安慶梆子」。
吹腔(崑弋腔)為曲牌體受到滾調的影響,逐漸形成七字句或十字句一套板式的唱腔。
撥子又稱「二凡」,為五聲音階,有時亦出現「變宮(si)」,但無「變徽(fa)」。唱時以棗木梆擊節。後來受青陽腔等聲腔的影響,發展了導板、十八板(回龍)、原板、流水、疊板、散板等各種板式,才演變成撥子。
二凡與撥子均擅長表現激越之情,在老徽戲劇本中,二凡和撥子可以通用。另外,撥子和吹腔可以結合使用,往往在一本戲中,唱腔採用吹腔與撥子兩種腔調,抒情時唱吹腔,激昂處唱撥子;文戲部分唱吹腔,武戲部分唱撥子。這種互取其長的配合運用,漸漸發展、融合、衍變,於是產生了二簧腔。
二簧腔(二黃腔)的形成是由幾種聲腔融合而成。初時,吹腔用崑笛伴奏,因其四平腔、崑腔風味較濃,稱之為「四崑腔」、「崑平腔」。這種腔調後受撥子影響,並改用嗩吶伴奏,形成了「嗩吶二簧」。當時的曲調結構和板式變化都還比較簡單,吸收了撥子之後並加以演化成比較完整的二簧。二簧改用胡琴伴奏,唱腔更加流暢柔和。後又變出了反二簧。另外,還衍生了二簧平、老二簧、二簧、反二簧。
清朝乾隆年間,二簧腔就已盛行,於皖南、鄂東、贛東北相鄰地區,二簧、西皮慢慢合流,並奠定了徽劇的基礎。徽劇名藝人高朗亭、郝天壽等人,把徽劇帶到揚州。當時揚州是花部的集中地,但很快被徽劇壓倒。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高朗亭又把徽劇帶到了北京。後來進京的還有四慶徽、五慶徽、四喜、春台、和春、三和等徽班。其中,以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班最為有名,人稱「四大徽班」。徽劇在北京後便興盛起來,直到嘉慶、道光年間,發展成以唱西皮、二簧為主的京劇。自此,徽班的影響遍及全國南北各省。在川劇、湘劇、贛劇、閩劇、粵劇、滇劇、黔劇、婺劇、淮劇等劇種中,都可以找到徽戲的影子[2]。
清代末葉,京劇興起後,藝人紛紛改學京劇,徽劇卻日益衰落。到了20世紀40年代,已瀕於消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組織了安徽省徽劇團,徽劇老藝人培養年輕演員,挖掘及整理劇目。60年代,徽劇在北京重生,《水淹七軍》、《淤泥河》等劇都獲得好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徽劇在婺源仍然很受歡迎。每逢新年過節,各地搶着請劇團去演出。
藝術特色
徽劇的劇目很多,根據記載有一千四百零四個,曲牌800多首,其中文場曲牌也有210多首,但因年代較久,多為手抄本,不少已經失傳。重新發掘後,徽劇著名劇目有《七擒孟獲》、《八陣圖》、《昭君出塞》、《貴妃醉酒》、《千里駒》、《雙合印》、《巧姻緣》、《龍虎鬥》、《反昭關》、《宇宙鋒》、《花田錯》、《春秋配》、《水淹七軍》、《齊王點兵》、《戰長沙》、《古城會》、《百花贈劍》、《義虎報》、《齊王點馬》、《借靴》、《龍鳳扇》、《三擋》、《醉打三門》等。
根據唱腔,徽劇可分徽崑、吹腔、撥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調。徽崑的唱腔曲牌較蘇崑粗獷強烈,以演武戲為主。吹腔以笛和小嗩吶為主要,分曲牌、板式變化加曲牌體、板式變化體。撥子以棗木梆擊出節奏為主。二簧、西皮大部分以徽胡為主。花腔小調大部分是民間俗曲俚歌,生活氣息較濃[3]。
早期徽劇的腳色分為:末、生、小生、外、旦、貼、夫、淨、丑九行[4]。在表演上,動作粗獷豪壯,擅長武戲,如獨腳單踢、叉腿單踢、刀門、翻台子、跳圈、竄火、飛叉、紅拳等。
徽劇傑出代表是程長庚。他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並蓄,自成一家,承先啟後。因此,他成為京劇的開山祖師。
代表人物
早期徽劇代表人
程長庚
(1811年~1880年),名椿,譜名程聞檄,清朝同治、光緒時京劇表演藝術家,由演唱徽調、崑腔衍變為京劇的奠基人之一,譽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被清末畫家沈蓉圃繪入《同光十三絕》畫譜。他曾任三慶班主,精忠廟廟首,三慶、春台、四喜三班總管,同仁尊稱其大老闆。他腹笥淵博,能戲300餘出,與四喜班張二奎、春台班余三勝並稱老生三傑、老生三鼎甲。雖比余、張享名較晚,但其威望極高,名列「三鼎甲」之首。
余銀順(1888年~1974年),徽劇名角演員,安徽績溪大源鄉坦頭村人。晚年定居尚田村。15歲投師學徽劇,攻鬚生,學藝6載,拿手戲有《打金枝》《大紅袍》《渭水河》等,後因大嗓倒去,改用小嗓,學青衣,演文武花旦,以《寶蓮燈》《重台別》名於世。民國3年改攻小生,長於《昭君》《水斗》《思凡》、《奇雙會》等傳統戲目。
程松順(1880年~1966年),男,漢族,安徽省歙縣長陔鄉石門坑人,徽班藝人,老生演員。其十三歲拜「桂春」班(二黃班兼演目連戲)王順田為師習老生。出師後相繼在「上升」、「丹桂」、「長春」、「二陽春」、「柯長春」等大小戲班唱戲。
現代徽劇傳承人
章其祥,國家一級演員。1944年出生,黃山市屯溪高梘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56年開始學戲,1957年入安徽省徽劇團,在徽劇《水淹七軍》《情義千秋》《淤泥河》《快活林》《磨房會》中飾演主要角色。
李龍斌,安徽省明光市人,1956年生,安徽省徽京劇院副院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徽劇」代表性傳承人,1992年,憑藉作品《臨江會》獲得上海第三屆「白玉蘭」表演藝術獎,1993年,因出色扮演了徽劇《呂布與貂蟬》中的呂布一角而獲得第十一屆「梅花獎」[5]。
汪亦萍,黃山市省級非遺徽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是一位將京、徽劇藝術傳承藝術家。從藝33年來,她不但在京、徽劇演出、研究中作出貢獻,還將京、徽劇演到了國門之外,傳進了校園和社區。
主要劇目
安徽省徽劇團建團以來,搶救挖掘、搜集記錄了近千個劇目和大量的徽劇聲腔、音樂、臉譜等珍貴資料。徽劇共有傳統劇目1404個,存安徽省徽劇團手抄劇本753個。徽劇的音樂唱腔以吹腔、撥子為主,另有青陽腔、四平腔、徽昆、昆弋腔、二簧、西皮及花腔小調共九類聲腔。徽劇的曲牌共有100餘種,經常演出使用的約50多種。徽劇傳統劇目非常豐富,其中徽崑劇目以武戲為主,西皮戲,多與漢劇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