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耳其海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土耳其海峽(英語: turkey strait ),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1](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三部分,全長361千米,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地理位置

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

冷戰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戰後,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略要點之一。

形成原因

土耳其海峽原是沿斷層線侵蝕的古河道,後地殼下陷、海水浸沒而成。

歷史演變

西元前480年,波斯帝國澤克西斯一世(大流士一世之子)在此搭設浮橋,出征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於西元前334年出征波斯時,也以此法渡過海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裡爆發了著名的達達尼爾戰役。英國應俄軍統帥尼古拉大公籲請,為減輕俄在高加索一線的壓力,同意出兵土耳其,並選定達達尼爾海峽作為攻擊目標。1915年2月16日,英軍統帥漢米敦指揮英艦炮擊土軍灘頭陣地,掩護海軍陸戰隊實施登陸,遭土軍頑強阻擊,未果。英海軍有3艘戰列艦被擊沉,3艘遭重創,余者退向公海。4月25日,英軍以重兵借密集炮火掩護向蓋利博盧半島發起輪番進攻,被穆斯塔法·凱末爾將軍指揮的土軍第19師屢屢擊退。戰役進入僵持階段。9月,英國及其盟國的軍隊開始分階段撤退。整個戰役總共有16個師的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和法蘭西部隊參戰。協約國方面除艦隊遭受重創外,英軍傷亡21萬餘人。這次戰役在政治上影響極大,全世界得到的印象是協約國軍事上無能,英國首相阿斯奎斯因此下台。穆斯塔法·凱末爾被譽為「伊斯坦布爾救星」[2]。蓋利博盧半島矗立起了這次戰役的紀念塔。

軍事價值

土耳其海峽是西亞、北非南歐通往黑海的咽喉。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

近兩個世紀來,歐洲列強為爭得海峽的控制權進行了長期激烈的鬥爭。其中俄國為此曾幾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英法軍隊也曾占領過海峽地區。

1936年,有關國家召開了土耳其海峽問題的國際會議,並達成協議。它規定了各國的船舶可以自由通過海峽,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也可以通過,唯航空母艦例外,可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通過則有一定限制。

如今,蘇聯解體,華約不復存在,北約積極東擴,土耳其加盟北約,成為北約的南翼,所以,土耳其海峽的戰略地位日益突現,它對世界列強的全球戰略具有重要的影響。對獨聯體(主要是俄羅斯)來說,土耳其海峽是其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戰略屏障。它關係到美國和北約的切身利益,故而也不會對其等閒視之。因此,土耳其海峽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今世界關注的焦點。

視頻

土耳其海峽 相關視頻

初識海峽之土耳其海峽
被稱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峽,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