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戰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非戰役 |
名 稱 : 北非戰爭 時 間 : 1940年9月13日~1943年5月13日 時 間 : 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結 果 : 德意軍投降 傷亡情況 : 意大利:22341人陣亡、25萬人被俘; |
北非戰役一般是指北非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和意大利為一方,英法美為另一方的武裝力量之間,為爭奪重要戰略地區和目標,爭奪北非、近東和地中海的控制權,爭奪殖民地而實施的軍事行動。
目錄
雙方備戰
為了實施軍事行動,意大利在非洲大陸展開了兩個軍隊集團,一個東北非(30萬人),一個在北非(23.6萬人)。這兩個地區的英軍分別為3.25萬人和6.6萬人。
在東北非,意軍於1940年7—8月開始從埃塞俄比亞向蘇丹、肯尼亞和英屬索馬里腹地進攻,奪占了許多地區,但是蘇丹和肯尼亞軍隊的頑強抵抗及在埃塞俄比亞展開的游擊運動迫使意軍轉入了防禦。英軍統帥部乘機將其在蘇丹和肯尼亞的軍隊集團(大多是殖民地軍隊)擴大到15萬人,並於1941年1月在東北非發動進攻,最終以意軍投降而結束[1]。
戰役過程
根據戰區條件,軍事行動在寬50—80公里的沿岸地帶進行,並從1940年9月13日持續到1943年5月13日。北非戰局大致可分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40年9月13日~12月8日)——意軍進攻。
意大利野戰集團軍在利比亞展開,9月13日,開始進攻英國「尼羅河」集團軍。意軍推進90公里,於9月16日進逼西迪拜拉尼,但由於指揮失靈和補給中斷,終止了爾後的進攻。英軍則繼續退後,一直到馬特魯港附近預先構築的陣地才立住腳。敵對雙方之間形成了一個寬達130公里的「真空」地帶。
第二階段
(1940年12月9日~1941年3月30日)——英軍進攻。
12月9日,英集團軍轉入反攻,擊敗意軍,在兩個月內推進800餘公里。至翌年2月11日前,英軍已進抵阿蓋拉、馬拉達以東一線,轉入防禦。英國政府決定向巴爾幹轉移力量,利用意軍在希臘的失敗,為奪取巴爾幹半島在希臘建立戰略基地。英集團軍一部從北非調到了希臘。1941年初,德軍統帥部將德國非洲軍和一些航空兵部隊調往利比亞。
第三階段
(1941年3月31日~11月17日)——德意聯軍進攻。
3月31日,意德軍開始進攻英集團軍,攻占塞盧姆。英軍在兩星期內退到了埃及邊界,留下了駐圖卜魯格的強大守軍,結果這支守軍遭到了聯軍的圍困。至4月16日前,北非的戰線便在利比亞,埃及邊界附近穩定下來。
第四階段
(1941年11月18日~1942年1月20日)——英軍進攻。
1941年11月18日,英集團軍開始了「十字軍戰士」戰役,以粉碎當面敵軍集團,解救托卜魯克守軍和完全解放昔蘭尼加(利比亞東部)。英軍在兩個月的戰鬥中推進幾達800公里,但未能完成殲滅駐北非德意軍這一主要任務。艦隊保障了英軍的補給和濱海翼側的火力支援,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英軍的大縱深推進。
第五階段
(1942年1月21日~10月22日)——德意軍進攻。
法西斯統帥部利用英軍的分散和未做好防禦準備,變更了兵力部署,於1月21日發動反攻。至1942年2月8日前,德意軍推進達600公里,進至加扎拉、比爾哈基姆一線,戰線在此一直穩定到5月底。
第六階段
(1942年10月23日~1943年5月13日)——盟軍進攻。
1942年秋,德國集團斯大林格勒戰役再次陷入了困境,無法給隆美爾元帥必要的軍隊和軍事技術裝備支援。10月23日,人員和坦克比敵幾乎多2倍,飛機多3倍以上的英第8集團軍,在蒙哥馬利的指揮下,在阿萊曼附近轉入進攻,阿拉曼戰役11月8日,英美軍開始在北非登陸,它們將敵逐入突尼斯。
1943年5月13日,德意軍投降,北非戰局的最後一個戰役遂告結束。[2]
主要戰役
阿拉曼戰役
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北非戰爭中,英軍第8集團軍於在北非實施的進攻戰役。
由於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會戰中損失慘重,德意兩國法西斯領導集團被迫於1942年秋季前大幅度縮減對在非洲作戰軍隊的支援。10月23日前,德意軍「非洲」坦克集團軍(司令為隆美爾元帥)在埃及阿拉曼阻滯和粉碎英軍進攻。在埃及作戰的英軍第8集團軍(司令為蒙哥馬利將軍)於戰役規定;將德意軍隊濱海集團壓迫至沿海一帶,並予以殲滅。10月23日21時40分,經過3天的預先航空火力和炮火準備,英軍轉入進攻。但英軍炮兵未能壓制敵人火力配系,雖經一整夜戰鬥,僅楔入敵人防禦陣地。
11月2日凌晨1時,英軍按照"增壓"計劃發起新的進攻。德軍實施反擊,但由於沒有空中掩護,大部坦克被擊毀。隆美爾命令德意軍全線撤退。由於油料和車輛不足,撤退行動遲緩。英軍乘勢轉入追擊,並出動大批飛機轟炸。6日,英軍因雨停止追擊,致使德意軍裝甲摩托化部隊順利撤退,僅意軍第10軍在退卻途中大部被殲,戰役至此結束。[3]
突尼斯戰役
1942年7月,英美首腦決定實施進攻北非的「火炬」行動計劃,並任命艾森豪威爾將軍為「火炬」行動的盟國遠征軍總司令。9月下旬,美英兩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在倫敦確定了實施「火炬」作戰計劃的細節,決定兩國軍隊於11月8日在法屬北非的阿爾及爾、奧蘭和卡薩布蘭卡實施登陸,占領沿海主要港口,然後由阿爾及爾登陸部隊向東搶占突尼斯,再待機與北非的英軍協同作戰,消滅在北非的德意部隊。
11月8日,10餘萬美英聯軍在阿爾及爾、奧蘭和卡薩布蘭卡登陸。11月11日,法軍總司令、海軍上將達爾朗宣布脫離維希政府,命令法軍停火,並加入了聯軍。盟軍登陸成功後,以攻占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但希特勒迅速命令占領維希法國,同時用運輸機將部隊源源不斷地運往突尼斯。德軍搶占了突尼斯。
1943年1月14日,英美首腦在卡薩布蘭卡會晤,決定在北非戰場設立戰區,由美國的艾森豪威爾將軍任總司令,英國的亞歷山大將軍為副總司令。1943年5月13日,德意軍餘部宣布投降,經過2年零8個月的拉鋸戰,北非戰爭終告結束。盟軍在北非的勝利,使地中海航道從此暢通,為下一步通過西西里島重返歐洲創造了條件[4]。
戰爭影響
盟軍取得勝利,使軸心國在地中海戰區的戰略形勢急轉直下。由於控制了非洲整個北部海岸以及東北海岸,並在地中海沿岸占了上風,英美兩國便重新開闢了對它們至關重要的、由地中海經蘇伊士運河至印度洋的航路,並為攻入南歐創造了有利條件。在北非戰局中,盟軍統帥部取得了解決戰區內聯合作戰戰略問題的經驗。但是它在占有頗大兵力兵器優勢的情況下,卻在許多場合行動不堅決。北非戰局最後階段的特點,是組織了海軍和陸軍龐大兵力的協同。在北非戰局中,總共擊潰德意軍12個師。
傷亡情況
在北非戰役中,德軍有21994人陣亡,18萬人被俘;意大利軍隊陣亡22341人,25萬人被俘。軸心國方面共損失了2500輛坦克和800架飛機,盟軍方面英軍陣亡35478人;法軍傷亡16000人;美軍方面9243人陣亡。盟軍方面損失了2000輛坦克和1400架飛機。
視頻
北非戰役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北非戰役,故事大全
- ↑ 北非戰役,豆丁網
- ↑ 軍事專題:阿拉曼戰役-搜狐軍事頻道搜狐網,搜狐網
- ↑ 隆美爾告別非洲戰場的謝幕之戰——突尼斯戰役 ,搜狐網,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