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林·鮑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星上将
科林·卢瑟·鲍威尔
Colin Luther Powell


KCB MSC

原圖鏈結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第65任美国国务卿
任期
2001年1月20日-2005年1月26日
总统 乔治·沃克·布什
副职 理查德·阿米蒂奇
前任 玛德琳·奥尔布赖特
继任 康多莉扎·赖斯
第12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任期
1989年10月1日-1993年9月30日
总统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比尔·柯林顿
副职 罗伯特·赫雷斯 (1989年)
(Robert T. Herres)
戴维·杰里迈亚 (1989年-1993年)
(David E. Jeremiah)
前任 威廉·克罗
(William J. Crowe)
继任 戴维·杰里迈亚
(David E. Jeremiah)
第16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
任期
1987年11月23日-1989年1月20日
总统 罗纳德·里根
副职 约翰·内格罗蓬特
前任 弗兰克·卡卢奇
(Frank Carlucci)
继任 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
(Brent Scowcroft)
个人资料
出生 (1937-04-05) 1937年4月5日(87歲)
美國纽约州纽约市
政党 民主黨
配偶 阿尔玛·薇薇安·约翰逊·鲍威尔
(Alma Vivian Johnson Powell)
母校 纽约市立学院(地质学学士)
乔治·华盛顿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
专业 军人
政治家
宗教信仰 圣公会
签名 科林·鮑爾的签名
军事背景
效忠 { 美國
服役 美国陆军
服役时间 1958年-1993年
军衔 四星上将
部队 第2装甲师
第23步兵师
指挥 第5军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陆军司令部
参战 越南战争
入侵巴拿马
海湾战争

科林·盧瑟·鮑威爾Colin Luther Powell,1937年4月5日),第65任美國國務卿美国历史上首位任職美國國務卿的非裔美国人。他在1990至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中擔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迄今為止唯一擔任此職位的非裔美國人。

簡介

鮑威爾生於紐約市的一個貧民區,其父母為牙買加移民。鮑威爾年青時代就讀於紐約市立學院,獲得了地質學學士名銜。畢業後鮑威爾加入美国陆军擔任軍官,服役超過35年,取得多個軍銜,冷戰時期鮑威爾先在美國駐西德部隊服役,並參加了越戰兩次。之後歷任國防部參謀、軍事學院教官。1989年晉升為四星上将。期間鮑威爾曾擔任國家安全顧問(1987年—1989年)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1989年—1993年),被認為是美國在1990至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中取勝的一大功臣。在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最後一年,他亦正式退役。他於2000年12月16日被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提名為國務卿,並得到了美國國會的批准。

鮑威爾乃喬治·W·布什第一任內閣中的鴿派,蓋因他在多項軍事政策上都和內閣其他鷹派人物持相反意見。鮑威爾強調多邊主義和以外交手段解決對外關係,與以拉姆斯菲尔德;zh-hk:拉姆斯菲爾德;zh-tw:倫斯斐為首的鷹派人物強調單邊主義和以軍事手段解決對外關係截然不同,但即使如此,他在反恐戰爭上,包括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仍全力支持布什的對外路線。由於喬治·W·布什常傾向於支持以拉姆斯菲尔德;zh-hk:拉姆斯菲爾德;zh-tw:倫斯斐為首的鷹派人物之主張,鮑威爾在對外政策上受到極大掣肘,加上與內閣中官員多次意見不合,鮑威爾在2004年12月14日宣布辭去美國國務卿職務,並即時得到總統布什接受,2005年1月正式離任。

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他兩次公開支持民主黨巴拉克·歐巴馬

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他支持民主黨的希拉里·克林頓,並表示“因为我认为她够格,而另一位先生则不够格。”[1]然而他在2014年的電郵中寫道:「我希望不用投她一票,雖然她是我尊敬的朋友。一名快70歲的人,有着長長的紀錄、恣意的野心(unbridled ambiton)、貪婪(greedy),也沒有變革意味(not transformational)。」他也在2015年8月的電郵中稱希拉里的「傲慢能毁掉她所觸碰的所有事」。對於希拉里的「電郵門事件」,鮑威爾指摘對方拖他下水,不滿希拉里稱用私人電郵處理公務的做法是諮詢過他。[2]在該次總統選舉中,雖然他沒有參與初選及選舉,但最終他卻獲得3張來自華盛頓州民主黨失信選舉人的選票,原本他們應根據該州的選舉結果投給民主黨的希拉里。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