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寂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覺寂塔 |
中文名稱;覺寂塔 地理位置;安徽省潛山縣北鳳凰山巔三祖寺內 投用時間;唐天寶五載(746) 重修時間;1980年 |
覺寂塔,坐落潛山縣北鳳凰山巔三祖寺內,唐天寶五載(746)構建,幾度興廢,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重修。1980年安徽省文物局撥款再次維修,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遊人登塔,遠眺天柱群峰,秀出雲表;鳥瞰梅城市容,屋瓦接堞;府視潛河,輕舟來往;遙望白雲崖瀑布,銀河飛懸。遠近風光,盡收眼底。覺寂塔,亦稱「三祖塔」,在三祖寺塔院中央。唐玄宗天寶四載(公元745年)舒州別駕李常捐建,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賜名「覺寂塔」。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滅佛時與三祖寺同時遭毀,宣宗大中初(公元847年),舒州刺史張彥遠重修。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舒州懷邑黃氏三娘合家捐資鑄造相輪一座置於塔頂。宋末寺毀,唯塔獨存。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院僧了瑩重新修繕。自後直到1946年400年間,屢壞屢修,使之保存迄今。今之覺寂塔,實為唐代塔基,明代塔身,宋代相輪。1979年以後,國家文物部門撥款予以修繕。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覺寂塔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立碑以示。宋《太平寰宇記》載:「三祖塔在舒州山谷寺……削壁間有杜牧詩」。[1]
古塔結構
塔為樓閣式建築,5層8方,主體達30米,瓴蓋筒瓦,飛檐翹角,斗拱相承,跳撐平座。北有71級台階,直達塔頂,每層有四門相對,兩虛兩實,虛實相間,遊人登塔,常為虛實所迷,方向莫辨。每方設龕,供奉4~8尊佛像,大小不等,相列有序。 頂層鐵鑄塔剎,上為葫蘆形鐵圈,下為寶瓶,瓶頸鐫佛家鎮塔四行咒語,中為鏤有幾何形花紋相輪五節,下又設室瓶,承輪而立。底層佛缽,鑄170字銘文,記述鑄造者姓名及祝願。頂懸8條鎖鏈,斜伸八方,上綴風鈴51隻,風動鈴響,悠揚悅耳,正如詩人所贊:「風送鈴聲山雲林,雲隨梵音上山巔」。
三祖寺全景
天柱山瑰麗奇絕,歷代受帝王垂青。春秋時,這裡是大夫皖伯的封地。封地之內,山名皖山(今天柱山),水稱皖水(今潛河),今天的安徽簡稱「皖」,即源於此。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南巡,設壇祭拜,封天柱山為「南嶽」。漢宣帝劉洵、南朝宋孝武帝劉駿亦次曾遣使詔祭。由此,歷代備受帝王尊崇的天柱山,被視為「洞天福地」。
三祖禪寺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境內天柱山上,南朝時屬廬江郡。魏晉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國的一個大發展時期,尤以梁武帝時期為最盛。梁武帝對佛教信仰甚篤,影響所及,沿江各地皆盛行佛教,僧寺眾多。杜牧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所詠的就是這時的盛況。三祖禪寺即在此時開山建剎。
歷代皇封
菩提庵自寶志開山建剎,香火旺盛,聲振朝野。梁武帝蕭衍聞奏,於大同三年(536)賜名「山谷寺」。唐干元元年(758),肅宗李亨御賜山谷寺為「三祖山谷干元禪寺」。大曆七年(772),代宗李豫又諡僧璨號「鑒智禪師」,賜塔名為「覺寂塔」。宋太平興國七年(982),邑民柯萼於玉鏡山古松樹下掘一石刻,上鐫釋寶志手書「聖祚綿遠」四字,進獻朝廷,太宗趙匡義取名「瑞石」,遣使來三祖寺致謝,諡寶志名「寶公」,賜名「道林真覺禪師」。天聖六年(1028),章獻皇太后降旨,為仁宗趙禎增壽,選天柱山山谷寺為道場,降賜佛牙舍利,建資壽寶塔。這些皇封和御賜,不僅充分肯定了三祖寺的歷史地位,而且為振興佛教,提供了發展的良機。
歷史回顧
覺寂塔建於唐玄宗天寶乙酉年(公元758年)。據潛山縣誌記載:「前河南少尹李常任舒州別駕,訪得達摩祖師三世僧璨之墓,啟真儀火化,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百粒捐俸建塔,並模塑三祖像於塔內。塔於唐肅宗乾元初年建成,到唐代宗大曆七年,經御史大夫張延嘗請額,得名覺寂塔。」唐代興建的覺寂塔後毀於兵火,現塔為宋宣宗大中初年重建,但塔貌仍保持唐時風貌。此塔高10餘丈,上下7層,層層皆有斗拱和環廊,出入相制,外旋中空,為國內罕見。塔的北面有石梯可上,四門相對,虛實相錯,憑欄外眺,奇山秀水盡收眼底。 塔頂有一相輪高達1丈5尺,全以生鐵鑄成,既壯觀,又可起避雷針作用。輪分9節,上為葫蘆鐵圈,下為壺形寶瓶,中間5節如輪,輪上有一個寶瓶,承輪而立。底下還有個相輪反扣於塔頂之上,大大增強了相輪的穩定性,是藝術和建築的巧妙結合。為了使相輪和寶塔連成一體,有力地抗擊風雪,古人還以一根斗粗的木柱穿立於塔的上部,以8根鐵鏈拉向八方,掛上51個風鈴。微風吹來,叮噹作響。這種奇特的造型和科學的安排方法,不管是從藝術家的角度,還是從建築家的角度來看,都是獨具匠心,別具一格。
齊梁之交,達摩法師渡海將禪法帶到中國,被譽為中國禪宗初祖。達摩與梁武帝蕭衍應對不契,於是一葦渡江,來到北魏少室山五乳峰石洞面壁9年,參禪打坐、伺機傳法。後遇慧可「斷臂求法」,達摩將「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禪法、衣缽傳給慧可,慧可因此被尊為中國禪宗二祖。
覺寂塔
僧璨(公元510年—606年)被稱為禪宗三祖。他到二祖慧可處請開示佛法的典故,見於《祖堂集》記載:北齊天保初年(公元550年)有一居士,不言姓氏,年逾四十,到二祖慧可處請開示佛法。求曰:「弟子身纏風恙,請和尚為我懺罪。」慧可說:「把你的罪對我說,我為你懺。」來者沉思片刻說:「我還說不出我的罪究竟在什麼地方?」慧可說:「我已為你懺過,你最好皈依佛法,出家僧住。」居士說:「今日見到和尚,已知自己是一個僧人了,但不知何為佛法。」慧可說:「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居士領悟地說:「今日始知人的罪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在於其心,佛法也是如此。」慧可聞言,十分喜悅,深器來者,即為剃度,高興地說:「是吾寶也,宜名僧璨。」 這一年的3月18日,僧璨在光福寺受足具戒。後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僧璨隨二祖慧可南遁隱居,往來於司空山和皖公山(今天柱山)之間長達15年之久,後接衣缽,是為禪宗三祖。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僧璨正式駐錫山谷寺(今三祖禪寺),公開弘揚禪法。 覺寂塔蒼竹
在禪宗發展歷史上,僧璨是一個重要的坐標。禪宗初祖達摩在南朝時將禪法帶到了中國,當時人們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時,人們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時是有信有修。他對禪宗的漢化改造發展,有幾個明顯的表現。其一,變面向達官顯貴為面向下層群眾。佛教初入中國,信仰接觸者多為貴族,僧璨改變靠上層弘法的方略,變為在村夫野老中隨緣化眾;其二,變在都市城廓建寺院為在深山僻壤布道場;其三,變居住無常的「頭陀行」為公開設壇傳法;其四,變「不立文字」為著經傳教。禪法初傳,有「不立文字」之說,主張靜坐安心漸悟法門。僧璨在公開弘法的同時,精心著述《信心銘》。 《信心銘》以詩體寫成,146句,四字一句,584字,從歷史與現實,祖師與信徒、教義與修持的結合上,闡明義理,大開方便,應機施教。有人稱《信心銘》是中國禪宗史上第一部經典,為禪宗以文字總結其修習經驗開創了理論先河。禪宗作為佛教的一個支派,自達摩西土東來,二祖慧可斷臂求法,傳至僧璨,方使之中國化,暢行於世,成為漢傳佛教中最具中國特色的宗派之一。
三祖得名
在山谷寺的歷史上,還流傳着一個三祖僧璨為四祖道信解縛的「公案」。佛教典籍記載,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沙彌道信來到皖公山山谷寺,禮謁三祖僧璨,求曰:「願和尚慈悲,為我解縛。」三祖問:「是誰將你縛住了?」道信答:「無人縛我。」三祖僧璨大師又問:「既無人縛你,那你又求何解縛?」道信聞言大悟,後又隨三祖修學九載,接法是為禪宗四祖。 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三祖大師說法時合掌立化。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舒州別駕李常取僧璨的遺骨火化,得到五色舍利300粒,用其中100粒塑造三祖像,又拿出自己的俸祿,為其建造一座三祖舍利塔,把三祖的塑像放置唐乾元元年(758年,)肅宗李亨賜山谷寺名「三祖山谷乾元禪寺」。
公元772年,唐代宗李豫諡僧璨名「鑒智禪師」,賜三祖舍利塔名「覺寂塔。」後來,寺院和塔多次被毀和重修。現在的塔,塔宮裡珍藏有三祖百顆舍利子,唐代的塔基、宋代的塔剎、明代的塔身。寶塔為樓閣式塔體,磚木結構,飛檐翹角,斗拱相乘。塔為5層,外旋中空,螺旋而上。每層4門相對,兩虛兩實。遊人登塔,常被虛實所迷。塔頂置有相輪,由8條碗口粗的鐵鏈牽制,鏈上系有400餘只風鈴。風吹鈴動,叮噹悅耳。
地址變遷
北宋時期,三祖禪寺的香火達到鼎盛時期。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舒州山民柯萼遇一老僧指點,於萬歲山(今天柱山風景區的玉鏡山)古松下掘一石篆,上鐫南梁高僧、三祖禪寺開山祖師寶志手書「聖祚綿遠」四字,進呈於朝。太宗趙光義為此石篆取名「瑞石」,並遣使至舒州三祖禪寺,頒詔臻謝,諡寶志名「寶公」,賜號「道林真覺禪師」。 宋天聖六年(公元1028年)三月,為給仁宗趙禎增壽,朝廷選舒州三祖禪寺為道場,建「資壽寶塔」一座,並賜佛牙舍利,監藏於塔座之下。同期,三祖禪寺也高僧輩出,宗風大振。時有「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州」之譽。 此後,三祖禪寺幾經損毀,歷經滄桑磨難。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寺院被毀,直至明朝中葉,方得以重建,史稱中興。明末再毀,整個清朝時期乃至民國,僅得以維持香燈不滅,呈衰敗狀態。 1979年後,歷經近30年的建設,寺院整體結構得以逐步恢復。
寶志建庵
早在南朝劉宋明帝泰始初年(465),建康(今南京市)道林寺高僧釋寶志,雲遊各地,來到天柱山,酷愛谷口鳳形山的山光水色,意欲安禪弘法。梁天監四年(505),江南雲遊方士白鶴道人,亦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擬建觀傳道。兩家爭奪一塊地,一山豈能二主居。梁武帝蕭衍聞奏,遂命二人各顯靈通,以物識地,得者居之。白鶴道人即展開手中羽扇,口中念念有詞,頃刻扇子化成白鶴,向鳳形山飛來,落地而立;釋寶志當下揮動手中錫杖,投向鳳形山。本來是白鶴先到,當聽到錫杖飛聲刺耳,昂頭一望,正向自己打來,即起身飛到右邊的山崗上,錫杖穩穩噹噹地插在地上。寶志得到此山,便住在石洞裡習靜參禪。時有潛邑隱士何求、何點、何胤三兄弟見狀,遂將私宅獻給寶志,供其開山建剎,初名「菩提庵」。
高僧雲集
歷史名剎和歷代皇封構成的三祖寺知名度和美譽度,傳遍了神州大地,吸引了許多高僧大德前來駐錫傳法。繼寶志、僧璨之後,來三祖寺駐寺弘法的高僧有:禪宗四祖道信,俗稱司馬,河南沁陽人。隋文帝開皇十二年(592),來皖公山禮謁僧璨,求其解脫法門。僧璨收其為徒,在身邊服勞九載。仁壽元年(601),道信承傳了僧璨衣缽在山谷寺駐錫,煬帝大業十三年(617)離開山谷寺,時間長達廿五年。智岩,俗姓華,江蘇丹陽人。唐高祖武德初(618)入舒州皖公山山谷寺,從寶月禪師為弟子。在住寺二十餘年中,常與二虎相伴。縣令張遜聞傳,深感為奇,遂入室詢問:「大師徒眾幾何?」師答:「祇有兩三個。」張遜復問:「現在何處?」師以拂子敲擊禪床三下,二虎從室內咆哮而出,張遜大驚,智岩即示虎退去。 湛然,俗姓戚,江蘇常州人,唐代高僧,天台宗九祖。於唐肅宗至德(756-758)年間,入舒州山谷寺,誦經著述於舍利塔下。他深為山谷寺和舍利塔未能及時得到朝廷冊封而不安,便與禪眾寺大律師澄俊、嵩山大比丘惠融、勝業寺大比丘開悟等,同籌振興二祖基業,極力申具州府,經揚州牧御史大夫張延賞奏請朝廷,終於在干元元年和大曆七年,得到了御賜。除此,還有崇慧、馬祖道一、徹聞、白雲守端、法演、慧勤、清遠、圓智,智海等幾十位有名望的大和尚都與三祖寺有緣,或禮佛,或駐錫,在這裡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住持法師
唐肅宗至德(756-758)年間的菩提庵儘管深隱於茂林修竹之中,規模很小,但由於寶志虔誠弘揚佛法,吸引了遠近善男信女,紛紛前來禮佛,香火不斷,影響周邊,聲名遠播。公元五二○年,印度第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在南京與梁武帝機緣不合,渡江北上,經過菩提庵時,曾在峭壁上鑿了觀音閣(現稱達摩崖)。周武滅佛時,慧可護法南下,來到了舒州皖公山(即天柱山),找到了高徒僧璨,便駐錫現屬岳西縣的司空山。從此,僧璨遂往來於司空山與天柱山之間,隱姓埋名,行化山野,積十餘年,無人知曉。隨着時間的推移,武帝逝世,宣帝、靜帝即位,滅佛運動過去,佛教再興,僧璨於隋開皇二年(583),在司空山得到慧可傳承衣缽後,便審時度勢,於隋文帝開皇十年(590),正式駐錫山谷寺(即三祖寺),研着《信心銘》經典,公開傳經布法。 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將衣法傳給了道信,即往廣東博羅縣的羅浮山,兩年後旋即返回山谷寺,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十月十五日在寺前法會大樹下,為眾說法後合掌立化,葬於寺後,唐玄宗天寶四年(745),舒州別駕李常取僧璨真儀火化,得舍利三百粒,以百粒塑僧璨像,出己俸建塔,置像於塔座南竇,供廣大信眾祀奉。僧璨大師《信心銘》是禪宗祖師的第一部經典,全書一百四十六句,每句四言,計五百四十八個字,字字有聲,句句鏗鏘。宋代大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在《璨公信心銘》一詩中贊曰:「沔被有流,載浮載沉。為文以濟,一壺千全。法譬則水,窮之彌深。璨公所傳,等觀初心。」這是對《信心銘》的肯定與頌揚。
千年冷落
潛山縣地處江淮,是長江北岸上通四川,武漢,下達南京、上海的交通要塞。由於地理位置顯要,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這裡是兵家必爭之地。而距縣城西北面九公里的三祖寺,便成為兵家搶占的據點。因此,從宋代開始,這裡烽煙不斷,三祖寺屢遭兵燹,佛教活動場所受到毀滅性的破壞,古剎冷落千秋。南宋末年,元兵大舉南下,在江淮大地馳騁東西,天柱山則成為宋元兩軍的主戰場。時舒州義民在當地首領劉源率領下,於天柱山結寨抗元,三祖寺成了前沿陣地。這場民族戰爭長達十八個年頭,三祖寺除覺寂塔外,均被洗劫一空。到了明代幾經修復,三祖寺香火有了延續。可是在明崇禎八年(1635)張獻忠率農民義軍進駐潛山,和明廷官兵多次激戰中,三祖寺又遭重創。 在清代康乾盛世期間,有破闇法師和法嗣智海任三祖寺住持,廣施法雨,普結善緣,四方募化,宗風大振,大雄寶殿等佛事活動場所,重新建立起來。到了文宗咸豐十年(1860),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進駐潛山,與清軍連續作戰,三祖寺難逃劫難,香火一落千丈。民國初年,時局動盪,三祖寺香火寥落,入不敷出,債台高築,殿宇曾改為學校,住持僧在塔院守住幾間舊房。後來又逢抗日軍興,從一九三八年五月開始,日軍四次洗劫潛山,炮火連天,烽煙四起,三祖寺成為縣政府的臨時所在地。佛事活動,幾乎停止。住寺僧人僅依微薄的寺產維持生存。
一九四九年全國解放,三祖寺開始復興。不料在一九六六年全國文化大革命中,三祖寺又被列入「四舊」之列,首當其衝地遭到「橫掃」。一些無知者竟然挖開覺寂塔底層僧璨塑像下的地宮,取出一塊黃綾,付之一炬。後來人們傳說這塊黃綾上的字,可能就是僧璨所著的《信心銘》。縱觀三祖寺的歷史,從宋代到「文革」前的千餘年中,多次遭受戰爭禍水洗劫,破壞極為嚴重,其中雖有香火盛代,但時間不長,破壞大於恢復,興少衰多。
盛世寺興
一九七八年以後,三祖寺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春天。安徽省政協委員、潛山縣政協常委釋宏行,任三祖寺住持。十多年裡,他嘔心瀝血,上下奔波,先後籌資一千多萬元,修建了山門殿、通天橋、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尊客堂、五觀堂、上賓寮、東西寮房、無相門、附屬寮、院牆、寶公殿、塔院門、千佛殿、廊房、覺寂塔、祖師殿、地藏殿、東西寮樓、後院門、圓通門、海會堂和山牆,全寺面積現有二百多畝。總建築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三祖寺的振興,不僅迎來了海內外和境外遊客、香客,慕名前來敬香禮佛,而且也得到各級政府和宗教部門的肯定。 一九九○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臨視察,對寺宇建設十分滿意,並囑咐宏行法師:「在你手上要把《三祖寺志》修起來。」朴老對三祖寺深有感情,他的出生地在太湖縣寺前鎮,距三祖寺僅百餘里。對三祖寺的歷史地位和振興佛教禪宗的現實與深遠意義,看得一清二楚。一九八一年朴老重溫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山谷寺詩句:「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圍。欲窮源而不得,竟悵望以空歸。」興奮不已,揮毫和王安石詩曰:「汲盡泠泠江水,沖開靡靡山圍。三祖道場重現,千花滿載而歸。」宏行法師任住持後,取詩中後兩句書刻成聯,懸掛在千佛殿前兩邊。朴老看後,十分驚嘆。宏行法師為不辜負朴老的關注,經過五年的努力,十八萬字的《三祖寺志》書稿得以完成,朴老得知這一喜訊,立即揮毫題寫「中國禪宗三祖寺志」的書名。
隨着天柱山旅遊業的迅猛發展,三祖寺知名度日益提高。不僅國內許多信眾慕名前來禮佛,一年四季香火旺盛,而且吸引了海內、境外佛教信士專程到此敬香。二○○○年十月,歐洲統一佛教協會會長、法國佛教朝聖團團長志明法師率領法國、德國、挪威、比利時、荷蘭等九個國家佛教人士一行八十四人,來三祖寺觀光、朝聖、禮佛。二○○三年五月台灣佛教界一行五百多人,前來尋根覓祖,禮佛敬香。三祖寺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香火旺盛。正如宋代詩人張同元在一方石刻中題云:
飛錫梁朝寺,傳衣祖塔丘;
石龕擎古木,山谷臥青牛。
半夜朝風起,長年澗水流;
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州。
覺寂塔,坐落潛山縣北鳳凰山巔三祖寺內,唐天寶五載(746)構建,幾度興廢,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重修。1980年安徽省文物局撥款再次維修,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為樓閣式建築,5層8方,主體達30米,瓴蓋筒瓦,飛檐翹角,斗拱相承,跳撐平座。北有71級台階,直達塔頂,每層有四門相對,兩虛兩實,虛實相間,遊人登塔,常為虛實所迷,方向莫辨。每方設龕,供奉4~8尊佛像,大小不等,相列有序。頂層鐵鑄塔剎,上為葫蘆形鐵圈,下為寶瓶,瓶頸鐫佛家鎮塔四行咒語,中為鏤有幾何形花紋相輪五節,下又設室瓶,承輪而立。底層佛缽,鑄170字銘文,記述鑄造者姓名及祝願。頂懸8條鎖鏈,斜伸八方,上綴風鈴51隻,風動鈴響,悠揚悅耳,正如詩人所贊:「風送鈴聲山雲林,雲隨梵音上山巔」。遊人登塔,遠眺天柱群峰,秀出雲表;鳥瞰梅城市容,屋瓦接堞;府視潛河,輕舟來往;遙望白雲崖瀑布,銀河飛懸。遠近風光,盡收眼底。
相關視頻
參考來源
- ↑ 重點保護文物,唐代的覺寂塔、禪宗三祖的傳衣洞與摩圍泉等古蹟,愛奇藝 , 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