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三多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祝三多廟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主祀福德正神,是臺灣府城聯境八協境的組成廟宇之一。廟名的「祝三多」,指的是祈求「多富、多壽、多男子」,典出《莊子》一書,又有一說指的是求「福、祿、壽」。廟宇所在的東門路,從鐵道以東到彌陀寺西側約20公尺處的路段,過去曾被稱為「祝三多街」。
沿革
祝三多廟據說創建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是地方信眾集資所建的廟宇,於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中有記載。原址在今東門路鐵道之西側,道光廿三年(1843年)因舊廟年久失修,遂東遷於今址重建。該次重修留有「重修祝三多福德祠碑記」,而根據記載,雖然該廟在該年便已建好,但因為「非歲時不利于坐向,即月令不合于總董」,所以一直到咸豐五年(1855年)才舉行建醮。
日昭和七年(1932年),由許朝水再次發起重修。二次大戰後,民國卅九年(1950年)管理人許麗玉再次發起重修,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再修而成今貌。
祝三多街
過去臺灣府城東安坊的街道之一,現為東門路的一部分,因為是進出東門的要道,在街旁有許多店家屋舍,屋舍後方則是果園、雜林。街名來自「祝三多廟」,根據日治初期的記錄,當時祝三多街人口有56戶,178人。後來該地被劃為東門町二丁目。
土地祠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或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1] 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復興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實際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與農村地區的土地廟相對的,是供奉城市守護神的城隍廟。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般稱為「大伯公」。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祠,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中國大陸土地廟
潮汕土地廟
土地神在潮汕俗稱為伯公。土地廟亦稱伯公廟或寫作福德老爺廟、福德古廟。每家每戶家中都會有伯公神位,商鋪也不例外。伯公廟規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為普遍,田野、山嶺、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爺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爺夫人,是和藹可親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