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瓦赫蘭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瓦赫蘭港(wahran)地理經度:46.710174,緯度:24.8040018。北非線航線主要港口之一,是阿爾及利亞重要的海運港口。

瓦赫蘭又名奧蘭法語:Oran),位於阿爾及利亞[1]西北部地中海沿岸,是該國第二大城市,也是奧蘭省省會,市內人口759,645(2008年),都會區人口1,500,000。

瓦赫蘭的標誌是雙獅。「瓦赫蘭」的詞源是柏柏爾語詞根 hr,指獅子。相傳到了公元900年,獅子仍然出沒於當地。最後兩隻獅子於瓦赫蘭附近的山頭被獵殺,自此當地被稱為「獅子山(La montagne des lions)」。瓦赫蘭的市政廳在門前有一對獅子雕像,象徵該城市。

歷史

瓦赫蘭由摩爾-安達魯斯商人於903年建立。1509年被卡斯蒂利亞占據,而西班牙統治持續到1708年,被奧斯曼帝國奪得。西班牙於1732年重奪此城。不過,這裡作為貿易站的價值已經嚴重下降,於是國王卡洛斯四世於1792年又把它賣給了土耳其人。到了1831年,瓦赫蘭落入法國統治。

法屬時期,瓦赫蘭的正式名稱是「奧蘭(法語:Oran)」,是以其命名的行省的首府(編號92)。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奧蘭由維希政府管轄直到1942年火炬行動被盟軍奪得。

同時,在法屬時期,猶太人被鼓勵去現代化和進行從未有過的工作,包括農業。阿爾及利亞猶太人由1870年10月24日開始獲得公民權,市內猶太人獲允許加入法軍。之後法裔猶太人因為沒有支持阿爾及利亞穆斯林的獨立運動而被針對。

阿爾及利亞[2]戰爭前,奧蘭是北非其中一個歐洲人比例最高的城市。1962年7月,在與法國停火和締約之後,民族解放陣線進入奧蘭並遭到一位歐裔人士槍擊,導致有暴徒襲擊黑腳社群和屠殺上千個歐裔人士,453人據稱「失蹤」。這引起了比早已進行的法國移民潮更大規模的歐裔人士大逃亡。戰爭才剛剛結束,多數歐裔人士和阿爾及利亞猶太人已經逃往法國。短短三個月,奧蘭失去近一半人口。許多猶太人因為於獨立戰爭支持法國而要逃出阿爾及利亞。

氣候

瓦赫蘭屬於半乾旱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BSk/BSh)。瓦赫蘭氣候受到地中海氣候影響,但是城市相對較高的年度平均溫度和相對較低的年度降水量使其無法進入該氣候類別。瓦赫蘭每年平均降雨量是326毫米,多數發生於11月至5月。夏季是全年最熱的時期,最熱一月(8月)的平均溫度高達32℃。冬季是全年最涼的時期,最冷一月(1月)的平均溫度高達十約17℃。

視頻

瓦赫蘭 相關視頻

阿爾及利亞全境介紹

參考文獻

  1. 阿爾及利亞歷史發展階段簡介,世界歷史網,2015-07-28
  2. 阿爾及利亞,知乎, 20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