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晉劇 | |
---|---|
傳統戲劇 | |
知名於 |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晉劇即為山西梆子,是中國北方的一個重要戲劇劇種,也叫中路戲,中國傳統戲曲。因興起於山西中部的汾陽、孝義、祁縣、太谷及太原而得名。
晉劇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
2006年5月20日,晉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晉劇
地理標誌;山西省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Ⅳ-18
申報地區;山西省
發源地;山西中部
英文名稱;Shanxi opera/Jin opera
別稱;山西梆子、中路戲、中路梆子
劇種簡史
起源
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一,出現於明代的蒲州梆子逐步發展成為如今的山西的四大劇種: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
晉劇,中國地方戲曲,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中國傳統戲曲。因產生於山西省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為"中戲",主要流行於我國山西省中、北部及陝西北部、內蒙古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區,大致上是晉語的并州片,呂梁片,張呼片地區以及大包片,五台片的部分地區。
發展過程中吸收晉中地區民歌、秧歌等民間藝術韻調,風格特具。
有上路調和下路調之分,上路調為北路梆子,下路調為中路梆子。民國以後中路梆子興盛,遂以山西梆子專指中路梆子,建國後則稱晉劇。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間是晉劇的發展高峰時期,當時班社眾多,人才輩出,尤其是以丁果仙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員出現之後,晉劇藝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晉劇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藝術特色,同時形成婉轉細膩的抒情風格。
中路梆子的起源應在清代咸豐年間 。道光初年,被當時稱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復興,所謂:"道光皇帝登龍廷,山西梆子又時興",蒲梆北上,來到了晉中、太原一帶演出,不僅轟動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區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賈們的娛樂要求,於是他們就以承包形式,邀請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這就是中路富商承辦戲班的開始,但劇種仍為蒲劇。其代表班有平遙縣的萬和班、小平遙班,及介休縣的吉慶班等。
咸豐初年,蒲梆開始冷落下來,致使中路地區出現了一個戲劇活動相對空缺的時期,這對酷愛着戲的中路群眾,尤其是富商們來說倍感失望,於是少數人便開始邀請賦閒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藝人等,組織研討班子,擬創立自己的劇種。到了咸豐中後期,經過眾多班子的努力研討,終於在繼承蒲梆音韻和鑼鼓經點的基礎上,結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點,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雛形班社,並開始試點演出。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縣三慶班,參加藝人,除了滯留的蒲梆藝人、秧歌及皮影藝人外,還有吹鼓手、店員、礦工、票友。
同治初年,山西社會秩序好轉。
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現,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財主們的青睞。於是先後成立了上、下聚梨園班、四喜班、四興班、四慶班等班社,在演出實踐中,互相學習,不斷改進,使唱腔及文武場面日趨完善;又學習外地劇種管理班社的經驗,使戲班逐步走向了正規化。戲班人員,除文武場保留中路籍藝人外,其他演員大都以高薪從蒲州聘來,所以民間有:"祁太鎦子,蒲州丸子"的諺語。戲班不屬商業性質,盈虧全由班主自負。只是每到一處,將木製的、標有某某縣某某財主所承戲班名稱的虎牌立在前台,以示誇耀,還要在後台粉壁牆上題筆留名。這些舞台題筆內容廣泛,成為今天研究晉劇發展史的金石之證。[1]
隨着中路梆子的日益定型,引起了中小財主和中等商人的成班興趣。他們也從蒲州請來藝人或招來兒童,成立科班。至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以至北路少數州縣初具規模。藝人的精湛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晉中仍有"四喜班,是好戲,禿紅、吐丑、蓋陝西。人參娃娃、大嘴丑,後邊跟的一杆旗。 "等戲諺流傳。
輝煌
光緒十年,中路梆子再次興起,出現了中路藝人演中路戲的新氣象,使舊日那種蒲梆藝人演中路戲的局面開始改變。從光緒十五年後到清末中路梆子進入一個輝煌時期。[2]
演出活動有廟會戲、集市戲、踩台戲、開光戲、商行戲、開市戲、求神戲、還願戲、祭祀戲、婚喪壽慶戲及官戲等。一般村莊,每年也唱戲一台;大型集鎮,每年多達5-10台,中路梆子已成為中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主要劇種了,而且它也隨中路商人遠足張家口、包頭、歸化等地,與當地劇種競獻技。
中路梆子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地域關係,吸收民間藝術等成份的不同,在表演程式、演唱風格,前場經譜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即以太原府轄縣的上路班;汾州府轄縣的下路班;平定、遼州所轄縣的東四處班而區分。直到解放後上述三者的較小差異,合為一體。中路梆子走向極盛之後,江南絲竹班、京都花腔班等基本退出了中路舞台,只有蒲梆偶爾還來,已勢頭大減。
辛亥革命後 ,中路各縣一度動盪不安,有錢有勢者大都採取迴避觀望態度。因此,中路梆子的承班人多改為前清衙門、鏢局遺老等人充任。同時中路籍藝人隊伍也已成長壯大,蒲梆藝人中除定居者外,其餘已不再來中路搭班了。
民國5-19年(1916-1930),山西局勢相對穩定,中路梆子又進入第二個輝煌時期。此時的中路梆子,班社林立,流派擴大。不僅紮根雁北、占領口外,且在河北省西部、陝西省東北部,以及省內原平陽府、潞安府所轄的北部各縣,也發展建立了班社,形成了橫跨中國北方的山西、陝西、河北、綏遠、察哈爾 5個省區的大型劇種,從而被人們稱為山西梆子。
名伶薈萃,競爭激烈。中路梆子形成了一個人才濟濟、實力強大、互相競爭的大好局面。劇目繁多,文武齊備。
由於人才輩出,上演的劇目多是名人手戲。
常見的有《六月雪》、《鳳儀亭》、《金沙灘》、《上天台》、《白蛇傳》、《鐵弓緣》、《百子圖》、《法門寺》等,共 200餘本、回、出。可謂文武皆能、行行不擋。演技精湛,百花齊放。此時,各個班社盡展新招,各門藝人也在唱、做、念、打特技等表演方面各領風騷。
從20年代起,山西梆子的部分老藝人健在,舞台格局能維持男女同台演出,故湧現出了太谷錦藝園等上三班好戲。
民國24年(1935),以著名女藝人丁果仙為首的步雲劇社,和以蓋天紅為首的唐風劇社,分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大大地擴大了山西梆子的影響,也與兄弟劇種藝人交流了經驗,豐富了自己。後來山西梆子出現了由男角主演逐步向女角主演轉化的局面。隨之也帶來了潛在的問題:因女子演戲更能招來觀眾、更能掙錢的影響,各地掀起了一般專門培養女藝人的熱潮。
山西梆子由於演員"陰盛陽衰",所以使許多優秀的盔靠戲、硬功戲、武打戲以及花臉、丑角戲等,逐步停演或失傳,也使這個北方劇種特有的激昂奔放的道白、唱腔,和起伏跌宕的表演程式,逐步被婉轉悠揚的曲調和綿綿纏纏的作派所代替,從而失去其昔日的那種陽剛之氣和鏗鏘特色。
低潮
閻錫山、馮玉祥倒蔣失敗後,山西經濟蕭條。山西梆子的部分班社誤入歧途,腐敗風氣傳入戲班,造成颱風不振,藝人思想墮落、藝術水平下降,給許多藝人的生活帶來嚴重困難,以至少數坤角藝人,迭遭不幸,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盧溝橋事變後 ,日本軍很快入侵山西,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迫使各地戲班全部解體,藝人四散,其中部分人亡命國外,部分入改行種地。只有少數人進入太行、晉綏、晉察冀等革命根據地,以嶄新的面貌為抗日軍民演出服務。抗戰前後的10多年間,山西梆子所遭受的劫難,造成了晉劇發展史上的第一次低潮時期。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的抗日根據地,有許多文藝團體演唱中路梆子。晉綏根據地先後組建的七月劇社、人民劇社、呂梁劇社、二中劇社,太岳根據地的新華農村實驗劇團、沁源綠茵劇團、太岳中學業餘劇社等,演出了《打金枝》、[3]《反徐州》、《陸文龍》、《紅娘子》、《千古恨》和現代戲《新屯堡》、《血淚仇》、《王德鎖減租》等,移植上演了新編歷史劇《三打祝家莊》、《逼上梁山》等。音樂家常蘇民等專門對晉劇音樂進行了搜集整理。
解放戰爭時期,有的團體隨着解放大軍挺進西北,直下西南,有的晉劇工作者在其他省區紮根落戶,使中路梆子的活動區域和影響進一步擴展。
新中國的成立,給山西梆子開創了第三個輝煌時期。1956-1958年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區縣市以上劇團,相繼建立健全起來。最優秀演員集中在省城太原演出,於是把山西梆子正式定名為晉劇,各地縣所屬劇團名稱,也統一改為某某晉劇團。
文革的發生,使晉劇成為被衝擊的目標之一,使晉劇再次走向低谷。1967年,劇團改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後又統一改唱樣板戲,上場藝人還要通過政審後方能登台。晉劇元氣大傷,造成了發展史上的第二次低潮時期。
段發展
進入八十年代,政府號召振興晉劇,各級劇團相繼調整了班子,充實了演員,添置了行頭,整理了舊戲,趕排了新戲,有的還晉劇表演與當前流行的輕音樂等文藝形式結合起來,增強了晉劇的演出效果。 同時也湧現出宋轉轉、史佳花、崔建華、李天喜、王曉萍、王二慶、栗桂蓮、孫紅麗等藝術新秀。恢復和新編了《下河東》、《十五貫》、《玉蟬淚》、《臥虎令》 、《伐子都》、《吳王劍》、《三下桃園》等劇目,並多次匯集省城調演評比,甚至有的還到北京獻藝。另外有少數人獲得了晉劇表演藝術家的光榮稱號,有的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有的晉升為一、二級演員。
這個劇院的著名演員有王愛愛、田桂蘭、冀平、馬玉樓、劉漢銀、郭鳳英、王寶釵等。山西省晉劇院的代表劇目有傳統戲《打金枝》、《含嫣》、《小宴》、《殺宮》、《算糧》等。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晉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
廣為熟知的劇目有《打金枝》[5]、《轅門斬子》、《賣畫劈門》、《游西湖》、《風雨行宮》、《算糧》、《見皇姑》[6]、《樊梨花》、《徐策跑城》、《蘆花》、《程嬰救孤》(又名《趙氏孤兒》)等。
2006年5月20日,晉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申遺
2011年1月7日,山西省政府日前向文化部正式提交申請,晉劇將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最佳實踐項目"。全世界僅有3項最佳實踐項目,而中國在這方面暫時還是空白。
據山西省文化廳巡視員趙晉蓉介紹,山西是中國戲曲的資源大省和消費大省。地方戲曲劇種品類繁多,曾多達54個,占全國300多個劇種的六分之一,居全國首位,有"中國戲曲搖籃"的美譽。山西每年的戲曲演出保持在3萬場左右,占全國演出的十分之一,且戲價在全國居前列。在山西近現代史上,村村有戲台,戲曲不僅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而且成為人緣感情交流的重要媒介。
晉劇的四大梆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均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立檔保存、創作研究、加強傳承、實地演出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充分體現了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最佳實踐項目"的原則和目標。
據了解,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最佳實踐項目是指那些在技術、方法、策略、方式、流程等方面被驗證過的,可以產出人們期望的結果和突出的績效的項目,是中國正努力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向。
據省非遺保護中心趙中悅主任介紹,山西一次能有兩個項目"申遺"實屬破例,而3月31日前所有申報材料將交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現狀
中國晉劇藝術網是以山西戲劇為藝術主體且延伸其它藝術門類的大型戲劇門戶網站、現代品牌。該網站不僅成為了山西省戲劇信息渠道與戲劇第一原創信息散發平台,也為山西省戲劇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展示、傳播與交流搭建了最佳的橋樑。此次全新上線的56個劇種,更是彰顯了山西戲曲大省的深厚底蘊。上世紀80年代,山西戲曲劇種就多達56個,為了儘可能詳實、準確地呈現這些劇種,不少老藝術家出謀劃策、尋找資料,網站在隨後的工作中對劇中內容進行豐富填充,一些已近滅亡或者脫離舞台的劇種也得以在網站上重現,讓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得以永久保留。 在地球村與互聯網大家庭中,促進山西戲劇藝術的繁榮發展,與之同時有望實現中國晉劇藝術網更大的發展與突破。
作為影響深遠的晉劇經典保留劇目,《打金枝》自誕生至今久演不衰,深受社會各界群眾喜愛。山西省晉劇院推出了強大的演員陣容,唐代宗、沈後、昇平公主等角色分別由李建清、劉建平、師學麗等飾演。其中劉建平是國家一級演員,師承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晉劇皇后"王愛愛,被觀眾譽為"晉劇小皇后",曾獲第九屆全國戲劇文化獎表演金獎。[7]
晉劇的創新
在當今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網絡信息飛速運行的今天,原有的理論、概念都在更新,尤其是傳統文化更是受到了強烈的衝擊,這就要求傳統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現代晉劇《托起明天的太陽》,在現代戲的舞台呈現上做了一些嘗試。在創新方面,突出戲曲表演的虛擬性。劇中有一場背人的動作,不能背真人在舞台上表演,這樣既難看又不利於演技發揮。首先是要用戲曲的虛擬動作來完成,利用現代燈光技術,將真人做好上背的動作,給觀眾明確的理解後,用燈光分割,將背上的演員分開並在黑暗中急速滾進惻幕條,台上演員留下充分表演的機會,全面展示戲曲程式動作的虛擬性,大幅度、大寫意、大虛擬地呈現戲曲表演程式動作的魅力,深受現場觀眾的歡迎。
新編晉劇《巴爾斯御史》,一上演就讓觀眾耳目一新,同時還收穫第十三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比如說從音樂的包裝,它不是過去簡單的四大件的伴奏,音樂有震撼力,表現力非常強,舞美燈光的氣勢,它能烘托整個戲的氣氛,它都產生了非常強的戲劇效果和劇場效果,這在以往的傳統戲上是達不到的。為適應《巴爾斯御史》的新創作手法,曾獲中國戲劇"紅梅獎"的鬚生演員李建清,打破30年晉劇表演以唱為主的老套路,將人物的性格特點、情感都融入到唱、念、作、打中,這一突破也讓她收穫了2013年第十三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新編現代晉劇 《上馬街》於前不久在太原精彩亮相,由謝濤及5位國家一級演員、9位"杏花獎"獲得者組成的舞台精銳部隊,不僅進行了傾情演繹,而且《上馬街》的創作和立意更引來北京專家的高度評價。專家們認為,《上馬街》是一個紅色經典或者紅色題材的現代戲創造,它在藝術個性、藝術感染力兩個方面達到了比較高的水準。戲裡體現出來的黨和人民的關係,變成了人與人的關係和人性的關係,是一種比較先鋒的認識。
新編歷史晉劇《于成龍》由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創排、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謝濤領銜主演。這部於2015年9月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舞台藝術創作資助項目,2016年入選文化部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2016年度十大重點扶持劇目",獲山西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等諸多榮譽。該劇受邀參加 "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也是山西省唯一一部入圍本屆藝術節"第十五屆文華大獎"的參賽戲曲類劇目,再次反映出這部戲深厚的藝術價值和現實社會意義。
瀕危狀態
·1、十年文革使晉劇遭到嚴重摧殘,已挖掘搜集的大量藝術資料遭到毀滅;一些身懷絕技的著名藝人(丁果仙、筱桂桃、小三兒生等)被害致死,帶走了他們藝術財富;好多劇團的戲箱行頭,劇本被付之一炬;身殘改行的藝人也比比皆是。正如有人所說,文革使晉劇傷了元氣。
·2、由於改革開放以來多種藝術形式的出現,古老的晉劇受到了嚴重衝擊,人們的藝術審美情趣也發生了極大變化。所以晉劇的市場越來越小,城市內已見不到專業劇團的營業性演出,只能在農閒、廟會、節慶等時間到農村看晉劇演出。
·3、由於經費缺乏,行頭破舊,觀眾日漸減少,好多劇團只好老戲老演,造成藝術質量明顯下降;新劇目無法上演,更顯出晉劇的蒼老、衰退。因此為晉劇出路擔憂之人,已由晉劇界自身波及到一般的民眾。
·4、過去晉劇班社的藝人一般都要至少能唱「三本六回十二出」。如今隨着演出市場的縮小,觀眾減少,演員的藝術進取心也多數不如從前,不僅會的戲很少,演唱時也很少精益求精,於是出現了一種演員與觀眾之間,因戲少,質量差,觀眾少;又因觀眾少,不想演,導致質量差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的怪現象。
·5、後繼乏人。學音樂、舞蹈、美術的青少年隨處可見,可喜歡晉劇、願學晉劇的青少年則少的可憐。山西戲劇職業學院招收晉劇班學生竟然出現了僅有6名考生的現象。至於編劇、導演的後繼人才也無不如此。[8]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