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SdKfz 2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SdKfz 2(德語:Sonderkraftfahrzeug 2,第2號特種車輛)是納粹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運用的一款半履帶摩托車,由納蘇汽車公司設計製造,生產型號為「HK 101輕型履帶摩托車(德語:Kleines Kettenkraftrad Typ HK 101)」。該車最初專為山地獵兵和空降獵兵開發,後因車體小巧、越野性強得到德國國防軍各兵種的青睞,廣泛應用於拖曳火炮、運輸給養至牽引飛機等多種用途[1]。從1940年起,這種小型的半履帶車共生產了約8,345輛,其中大部分由巴登州北部內卡蘇爾姆的納蘇工廠製造。不同於其他德國軍車,該車在戰後繼續生產了550輛,直至1947年方才停產。

研發歷史

民用半履帶車的研發發端於20世紀20年代。1929年,德國工程師海因里希·克尼普坎普(後任德國陸軍武器局六處總監,監督過三號、四號、豹式等坦克的開發工作)曾取得過農業專用的小型半履帶拖拉機專利,為日後的設計奠定了基礎。1938年,德國納蘇汽車公司開始設計一款具有高越野能力的小型拖拉機,準備銷往林業農業市場以取代落後低效的畜力和蒸汽拖拉機。初期研發工作基於克尼普坎普的成果展開,最終成就了別具一格的半履帶摩托[2]

二戰爆發後,納蘇被迫中止了農用半履帶車的進一步研發,轉而向德國軍方推銷軍用化的可行性。軍方起初並不看好這款小車,因為其拖曳能力只有乏善可陳的500千克(1,100英磅),但還是購買了測試用的70輛並着手改良。從木製模型到最終定型,整個研發過程中共製造了約11至13輛原型車。所有原型車都採用單輪在前、履帶在後的設計,區別主要集中在前叉零件、車輪構造等細節。通過在測試中反覆對比檢討,軍用設計案逐漸臻於成熟。從1940年7月至1941年底,納蘇試製了500輛供實戰測試的「0-系列(0-Serie)」樣車。1941年6月5日,德國陸軍正式批准HK 101定型投產,編號SdKfz 。

視頻

SdKfz 2 相關視頻

二戰德國的半履帶全地形摩托車, 到現在了,竟然還可以正常運行。
二戰半履帶摩托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