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B-25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B-25米切爾型轟炸機(英語:North American B-25 Mitchell)是北美航空公司於1938年設計的一種上單翼、雙垂尾、雙發中型轟炸機。

設計開發階段

B-25最初設計代號是NA-40-1,是北美飛機公司自主研發的三人座雙引擎輕轟炸機,選用的引擎是普惠R-1830-S6C3-G氣冷引擎(輸出功率1,100匹馬力);NA-40的設計源自於NA-39(XB-21),為北美公司在1936年接受陸軍航空隊委託與B-18轟炸機[1]等一同競標,最後未能獲得採用的中型轟炸機。NA-40自NA-39的設計精進,而本機型研發之際,1938年3月美國陸軍航空隊提出需求通告(編號38-385),要求下一代轟炸機:航程1,200英里(1,900公里)、極速每小時200節以上(320公里)、酬載1200磅(540公斤)。北美公司隨即提出NA-40方案投標,並在1939年1月進行測試。

1939年1月29日,NA-40首飛,但是該次試飛便發現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最主要的問題是動力不足;隨即NA-40換用萊特GR-2600-A71發動機(輸出動力1,300匹馬力)解決原始技術限制,並更改代號為NA-40-2(NA-40B)。NA-40B在1939年3月投入美軍競標,競爭者包括道格拉斯7B(DB-7B)、斯梯曼X-100、馬丁167F;但是這次競標NA-40BB仍舊並未得標,且飛機在1939年4月11日的第二次試飛時便因意外毀損。由於無法繼續進行測評,最終該次競標案由道廠勝出,隨後DB-7B更名為A-20浩劫攻擊機。陸軍雖然沒有採購北美製品,但表示北美廠試驗機型的數據成果讓他們頗感興趣,而這也成為後續NA-40持續進化的伏筆。

北美雖在1938年競標案折戟,但戰火逐漸升溫前夕,美軍已逐漸開始擴張機隊規模;1939年3月,美國陸軍航空隊發出中型轟炸機需求通告:2,400磅(1,100公斤)酬載下極速超過300節(480公里),航程1,200英里(1,900公里)以上。北美以NA-40B設計再度改良,以代號NA-62的機型競標此案。在NA-62尚未變更代號前,1939年9月德國向波蘭宣戰後美軍決定儘快讓轟炸機量產,隨即NA-62改變代號為B-25,並簽下184架訂單。當時美軍需求戰力孔急的程度連尚在繪圖板的馬丁B-26轟炸機都業已下訂(也因此導致配備初期若干複雜的技術問題與意外事故)。為了紀念早年的航空戰略家威廉·米切爾,這種飛機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第一架量產的B-25於1940年8月19日進行首次試飛,此時採用的引擎為R-2600-9,每具引擎出力1700匹馬力。在B-25初期量產階段,北美公司為了增強飛機穩定性對外型持續修改;包括增加機身的寬度以提高載彈量,原先的肩翼改為中置機翼,修改座艙的外型,增加乘員的數目與自衛的火力。實際撥交部隊的飛機為1941年春天的B-25A(NA-62A),B-25A由於獲得更多來自歐洲戰場的戰鬥經驗教訓,便積極強化飛機結構與乘組員的防禦,但這個調整被認為仍然不足,在1942年初生產主力便更換為防禦火力更加完整的B-25B;1942年底,北美公司在加開產線之際完成了性能升級,稱為B-25C/D,同年北美公司的廠務代表開始外派到各戰場聽取飛官需求,並向原廠提出研究讓B-25搭載榴彈炮的重火力型號(B-25G)。

除了量產型號,北美在1942年曾使用B-25機體基礎開發以高空飛行適性為導向的中型轟炸機-XB-28,原型機性能不俗,然而在定位不明的問題下最終未進入量產。

空襲東京

吉米·杜立特(Jimmy Doolittle)的部下乘B-25飛機空襲東京前,在「大黃蜂」號上起飛。

二戰中被應用于吉米·杜立特(Jimmy Doolittle)策劃的對日本本土的轟炸。任務名稱為空襲東京,原本計劃由24架B-25飛機編隊進行,但由於「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無法裝下那麼多B-25,最後確定為由16架B-25完成任務。1942年4月1日,飛機及機組人員登上航空母艦。次日由加利福尼亞出發。但是4月18日在距離日本約1300公里海域處,被日本巡邏艇發現,航空母艦不能繼續前行,杜立特決定提前起飛。8時18分,杜立特第一個起飛並成功,跑道還剩下約30米沒用上。剩下15架B-25也在9時21分前陸續成功起飛。他們採取單機跟進的縱隊,於12時30分飛臨日本上空並投擲炸彈,之後飛向中國,但因提早起飛,有一些B-25燃料耗盡沒能到達中國的機場,迫降在中國南昌(已被日軍占領的區域)。多名轟炸機人員被日本軍俘獲,但在中國士兵(即國民政府部隊士兵)幫助下轟炸機人員成功回國[2]

視頻

B-25 相關視頻

戰機系列4K 二戰著名轟炸機 B-25
超詳細,B-25轟炸東京過程全敘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