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發生於2004年12月26日UTC時間0時58分55秒(雅加達,曼谷當地時間為UTC+7)。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為芮氏地震規模6.8,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量度到的強度則為里氏規模8.5至8.7。其後香港天文台和美國全國地震情報中心分別修正強度為8.9和9.0,矩震級為9.0。最後確定為矩震級達到9.3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穌受難日地震來最強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來規模第二大的地震,引發海嘯高達十餘米,波及範圍遠至波斯灣的阿曼、非洲東岸索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國,地震及震後海嘯對東南亞及南亞地區造成巨大傷亡,在印度奪去約一萬人性命、斯里蘭卡四萬餘人遇難,而印尼的死傷人數分別為20萬人、3萬人之多[1]。
海嘯一周年
2005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亞亞齊省省會班達亞齊舉行的海嘯一周年紀念儀式上,人們為海嘯遇難者祈禱。當日,班達亞齊舉行儀式,紀念印度洋海嘯發生一周年。
在2004年12月26日曝發的印度洋海嘯當中,泰國有將近5400人遇難,在這場災難周年的日子裡,遇難者的家人和一些海嘯倖存者齊聚泰國南部的海灘舉行紀念活動。
大約2000名在海嘯中遇難的一些外國人的親屬預計也將加入到紀念行列中來,去年的大海嘯在泰國安達曼海岸掀起了10米多高的巨浪,6個沿岸省份都受到了衝擊。
在這次為期一天的周年紀念活動前的周末,泰國境內已經舉行了包括燭光守夜、祈禱以及獻花在內的各種活動。到目前為止,海嘯造成的破壞已經基本上得到了修復,曾經擺滿了遇難者遺體和到處都是垃圾的海灘已經清理乾淨,海灘上還修建了紀念公園、海嘯預警塔以及保護性的防波堤。
但是,對於遇難者的家屬和倖存者而言,一年前的災難仍然是一個沒有癒合的傷疤,而周年的紀念活動則成了他們尋找心靈慰藉的一種方式。
在海嘯中遇難的外國人的親屬當時曾等待了幾個月才收到遇難者的遺體,而且還有數百名親屬現在還沒有收到遇難者的遺體。德國紅十字會的志願者亞歷山大·尼克恩戴表示,這些外國遇難者的親屬這次來到泰國參加紀念活動使得他們在痛苦了一年之後內心能夠得以安寧。
他說:「一個德國男子對我說,他參觀了外國遇難者的骨灰被送回國之前被火化的一家佛教寺院,他說這個活動讓他因為失去親人而受傷的心靈得到了安慰。他親眼看到火化的場所非常莊嚴肅穆,遇難者的遺體得到了尊重。」
26日的紀念活動以在海嘯最先爆發的6個海灘上擺放花環為開始,隨後還在數百名遇難者的遺體被火化的寺院舉行了紀念儀式。外國遇難者的親屬用他們本國的語言在海灘上舉行了悼念活動,包括在海灘上擺放紀念品。
26日下午,泰國總理他信將為去年的海嘯重災區Khao Lak即將修建的一座海嘯紀念館放置奠基石[2]。黃昏時分,他信還將主持一個悼念儀式,其間將朗誦佛教、基督教、印度教、穆斯林以及印度錫克教的祈禱詞。11歲的英國女孩蒂比·史密斯和10歲的泰國兒童帕蒂瓦特·科姆克拉這兩個海嘯的倖存者還將在悼念者點亮數百盞燈籠之前朗讀紀念詩歌。
視頻
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印度洋大地震大海嘯4周年,網易,2008-12-26
- ↑ 用紀念慰籍心靈 外籍公民泰國參加海嘯紀念活動,中國經濟網,2005-12-26